2024年以来,全市城乡水务系统持续推进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三年行动,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供水率“三个100%”,不仅让广大农民群众生活用上了安全好水,还给他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
为保障农村供水能力,我市大力实施工程建设。2022年以来,共投资31.23亿元,建设4座水库,完成3453个村3.4万公里供水管网改造和20座水厂深度处理改造。
“自从村里通上自来水后,我们吃用的水由地下井水换成水厂供水,不仅水质有保障了,还全天不间断供水。”一说起自来水,邹平市西董八台柱村村民李式军很激动。据介绍,八台柱村位于邹平市南部山区,是全市海拔最高的村,过去该村使用自备井水作为饮用水,不仅缺乏水质检测,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到了枯水期,还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困境。截至2022年,邹平市还有178个村面临同样的供水问题。
2022年,邹平市全面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三年专项行动,重点解决单村供水问题,克服山区施工难度大,群众认可度不高等困难,将规模化供水送至每个村头。邹平市城乡水务局农村水利股股长贾琳琳介绍:“邹平市城乡水务局将继续做好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工作,全力保障农村居民用水需求。”
无棣县信阳镇郭来仪村群众赵辉说:“原来都是村里来人收水费,要是碰巧自己不在家,就交不上水费了。”如今,村民们在手机上就可以缴水费,打开微信,输上水表号就能充值缴费,很方便。“现在统一管理,统一水价,每立方米水费比过去便宜了5毛钱。”
现代化供水离不开数字赋能,全市城乡水务系统积极推进构建“1+7+N”智慧管理网,建设管网GIS图,实时监测水量、水压等运行数据。同时更换智能远传水表70万块,实现抄表无需人工作业,缴费线上自助,群众可以远程查信息,足不出户交水费。
2022年以来,惠及无棣县碣石山镇37个村庄的农村供水管网升级改造项目整体完成。碣石山镇供水服务中心建设智能远程供水管理平台,搭建营业收费系统,为每户安装分体式超声水表,实现远程抄表,让9000余户村民实现手机缴费。智能平台全方位掌控供水管网压力、流量、水质等数据,实现精准调度,为群众用水保驾护航。“我们不断强化农村供水数字监管平台建设,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对水源、生产、输配水、水质监控、用户服务等核心业务的有效监管,有效提高了农村供水工程全流程的监管效率,保障了农村供水的安全性,全力确保农村供水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无棣县城乡水务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耿晓林告诉记者。
此外,为切实提高为农户供水的服务水平,我市不断深化系统改革,成立了8家供水公司,因地制宜推行“公司直管到户”或“县级公司+乡镇服务中心”模式,实现县级统管全覆盖。各公司均配备“供水管家”,设置专用服务热线受理诉求,让群众用水更舒心、更顺心、更安心。“2024年以来,我市着力做好夯基础、提效能、优服务‘三篇文章’,全力打造‘品质供水’品牌,已完成249个村水源转换,建成18处加压泵站、55处水质监测点、41个供水服务中心,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市城乡水务局农村水利科科长陈连波说,“目前,全市实现村内管网应改尽改,水厂深度处理全覆盖,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城乡供水品质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