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05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7日
五载征程春华秋实 砥砺奋进谱写新篇
——滨州市科协五年工作综述与展望
文章字数:6,342
















  本报记者 李成强 郭向春 通讯员 孙潇 刘盼 刘晓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近年来,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不断完善“五院十校N基地”创新格局,持续优化“引育留用评”人才服务体系,加速塑成“政产学研金服用”科创生态,全市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五年来,全市科协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和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中勇担使命,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中奋发有为,在深化科协系统改革中开拓创新,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挺膺担当,圆满完成市科协确定的五大目标任务,推动了全市科协事业起势成势、蓬勃发展。
  基层科协组织不断完善,科普活动有声有色,科技人才荟萃云集,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翻看过去五年的成绩单,滨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可谓是硕果累累。
  市科协获全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四年被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滨州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参与指数连续四年位列全国第1位,连续三年荣获“‘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优秀组织单位”。滨州市科技馆被认定为“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先后荣获“山东省青年文明号”和“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等称号。
  高举旗帜绘就众心向党“同心圆”
  五年来,滨州市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科协工作全过程,在绘就全市科技界众心向党同心圆上实现创新突破。
  市科协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创新探索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引领长效化机制,不断夯实众心向党、自立自强的思想基础。重点把握建党100周年、党的“二十大”召开、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大节点,策划开展“科技工作者心向党”系列活动150场次,不断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爱国爱党热忱。在全省率先将“弘扬科学家精神”列入全市5月主题党日活动主题,打造“党领导下的科学家”“品质滨州·冠军产品”主题展厅,三年接待180个党组织,6200余名党员干部思想上受到了洗礼。建立“聚焦二十大擎旗奋进汇智建滨州争先向前”主题微站,开设“科言科语”栏目,浏览量突破2000万次。实施滨籍科学家学术资料采集工程,编印《滨州当代人物》《滨州科技先锋群像》,深情讲述滨籍科技巨匠勇攀科技高峰的“一人一生一事”。高规格举办刘徽数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弘扬科学家精神报告会,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刘徽数学成就全球巡展,成功向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申报,将国际编号为361712号的小行星誉名为“刘徽星”,创塑“刘徽故里品质滨州”科学文化品牌,向世界传播1800年来刘徽数学思想,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疫情期间,连续向全市科协、科技界发出倡议,并及时表彰表现突出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开设“科学之旅空中课堂”,助力全市中小学校停课不停学,上线17周播放量达1377万,线上开通“抗‘疫’心理健康热线”,推出“科学战疫”科普答题活动,录制“战疫情”系列科普视频60个,推送科学防疫咨询200余篇,在大疫中彰显了科协组织担当作为。
  打铁必须自身硬。市科协坚持强化党建引领,从严管党治党,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科协干部队伍。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党组会“第一议题”学习、党建培训制度。建立市级学会党建指导员制度,因地制宜开展学会党建工作。加强联合共建,以落实市政府与中国科技馆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遴选4批次10名业务骨干赴中国科协相关部室、单位跟班学习。优化市科技馆内设机构设置,核增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2名,提拔重用中层干部16人次,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渠道更加畅通。抓好高层次人才激励引领工作,市科协干部职工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达34.3%。深化历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推进“三学三比三提升”活动,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干部体系更加健全。完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不断擦亮“党建红引领科普蓝”党建品牌。
  全市科协系统获省级以上荣誉61项,25项亮点工作获省市领导批示肯定,科技人才服务、科协组织建设、科技馆体系和科普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在全省走在前列。
  凝聚创新争先“向心力”构建大科普发展格局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济济多士,乃成大业。
  五年来,市科协始终坚持强化服务引领,夯实桥梁纽带,突出科技工作者主体地位,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打造科技人才“强磁场”,在建设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之家上实现创新突破。
  市科协积极开展“情系桑梓·汇智滨州”行动,与8位滨州籍院士和21个来滨活动的院士团队保持常态化联系。择优举荐中国科协、省科协奖项候选人158人,6人入选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个团队在山东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大赛上荣获佳绩,获奖人员数量和质量在全省位列前茅。高规格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连续5年署名致信,带头走访慰问一线科技工作者,举办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听取科技工作者心声需求;为1113名优秀科技工作者投保“滨州医惠保”,参与指数实现全国“四连冠”。搭建“科协沙龙”服务平台,开展建家交友活动155场,联合打造“科创滨州·界别同心汇”,典型做法获省政协主要负责同志批示肯定。柔性引进“滨州市人才智库”专家130名,举荐省智库决策咨询专家4名,邀请“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高端智库咨询服务山东课题组”来滨考察,提报前瞻性《科技工作者建议》13篇,《关于挖掘刘徽科学文化资源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建议》被省领导批示采纳。联合举办“滨州最美科技工作者”选树宣传活动,评选“滨州最美科技工作者”66名,“最美团队”14个;评选“金银铜狮奖企业”最美科技工作者120名,全球全国“冠军产品”企业最美科技工作者39名,杰出工程师60名,全媒体宣传科技工作者300余人,以一座城的名义致敬科技之美。
  科学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的科学素养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公民的科学素养,五年来,市科协坚持强化价值引领,丰富科普供给,加快构建大科普发展格局。
  扎实履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牵头职责,加强科普能力建设,锻造强劲“科普之翼”。统筹落实《滨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比例从2020年的10.5%提高至2023年的13.9%,增速列全省第2位,市科协荣获全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惠民、阳信、无棣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科技馆、黄河三角洲小麦产业馆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科普场馆联盟,102家场馆串珠成链,构建了科普新矩阵;市科技馆五年累计接待公众112万人次,博兴馆、沾化馆建成开放,全市4家综合性科技馆列入免费开放资金补助名单,争取省级以上科普项目141个,数量居全省第1梯队。举办科普讲解员大赛,选拔专业科普人才555名,93人次获省级以上科普宣讲赛事奖项;每年培训科技辅导员200余人,135人获全国专业水平认证。全市“科普中国”信息员注册量约17.1万,传播量1844万次,传播量位列全省第一位;推出“科学家故事会”“在知爱建 相约云端科学之旅”等拳头栏目,编发科普资讯5364条,单条最高播放量达1700万次。全省首创科普文艺大赛,编发《身边的科学》《走近刘徽》《冠军产品科普汇》《一目了然科普集锦》等科普书籍,创塑滨州专属科普IP。全方位推动全国“科创筑梦 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330”平台中小学注册全覆盖,引进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省科普报告团高质量科普报告218场,13万中小学师生享受科普盛宴;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16场,推举省级以上获奖项目1623个,一大批青少年科技梦想成真。扩大“全国科普日”影响力,发挥市老科协、市反邪教协会、市农技协作用,一体推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举办群众性科普活动5.2万场,受众约1300万人次。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为全市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提供“智力引擎”
  五年来,市科协始终坚持强化科创引领,集聚创新要素,发挥科协组织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中的独特优势,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为加快建设品质滨州注入澎湃动能。
  打造高质量学术品牌。市科协打造“渤海学术沙龙”“渤海科技论坛”学术品牌,举办学术交流活动178场,承办泰山科技论坛12期,引进外部智力297人,评选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1216项。引进高层次学术活动。深度对接国家级、省级学会41家,促成市政府与山东省科协、齐鲁工业大学(省科学院)的战略合作,联合举办高端学术活动16场。成功举办2020年山东省科协年会,“开幕式+主旨报告+分论坛+现场观摩”的办会模式成为省科协年会模板。搭建高能级招引平台。市科协连续三年举办“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滨州分会场),汇集2.6亿元社会资金,吸引1398个科技型项目参会,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有效融合。强化高品质惠企服务。指导649家企业注册海外专利信息资源系统,培育专利应用工程师1794名。发布可转移转化成果993项,精准服务企业自主创新。探索高效能赛事经济。以科技创新赛事提档升级推动赛事经济破题增效。2024年以来,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山东赛区)落地邹平,5项省市赛事相继举办,吸引外地来宾1.1万人,为系统谋划科创赛事经济奠定坚实基础。强化高质量科创宣传。聚焦滨州全球全国“冠军产品”,线下拓展新质生产力展厅,线上开设“品质滨州每日科普”“一目了然科普汇”“农技科普”“产业科普”等栏目,以科普共鸣唱响滨州科创最强音。
  五年来,市科协始终坚持强化改革引领,聚势赋能强基,在打造富有生机活力的科技群团上实现创新突破。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强“三性”,去“四化”,推动科协工作理念、机制、方式方法革新升级,科协组织有效覆盖和功能发挥明显提升。
  作为中国科协第二批地方科协深化改革试点项目,市科协在全省率先完成基层科协组织标准化建设,推动7个县市区科协全部成立党组,5个县区新增设立科技馆编制,91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科协;深化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工作,吸纳“三长”323名,更多知科学、懂科学、爱科学的优秀代表成为各级科协组织骨干力量。围绕低空经济、新能源等战新产业发展需求,新成立市级学会12家,园区科协10家,企业科协176家,愉悦家纺科协运行模式被《企业科协》杂志刊发推广。出台实施全市科协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配套制度18项,系统化推进“四服务”工作。推行“1+N”重点联系制度、县级领导干部包保联系工作制度,持续优化“一体两翼”协同工作机制。赴厦门大学举办“弘扬科学家精神,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干训班,完成全系统干部职工3次轮训,切实提升科协干部履职能力。压茬推进重点改革任务18项,5项入选省科协改革试点项目,13项入选省科协改革品牌;6项被纳入市委改革办自主创新改革事项;4篇改革案例入选中国科协“十大”交流材料,数量居全国首位;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典型经验在中国科协《调研动态》刊发,获省科协正式发文推广。
  聚力实施“五大行动”开创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站在全球、全国、全省“三张地图”旁谋划未来。
  今后五年,是全市科协事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改革创新的关键攻坚期、突破跃升的黄金发展期。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将紧扣时代主题,紧盯奋斗目标,聚力实施红色引领、科技聚力、引才融智、科普惠民、改革创新“五大行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字号品牌矩阵,在提高服务科技人才质量和对大局贡献度上事争一流,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品质滨州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
  深入实施红色引领行动,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及时抓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引导科技工作者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优化政治引领机制,线上线下统筹抓好关于科技创新方针政策的立体化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扎根广大科技工作者心田。建立科技工作者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快速反馈机制,实时精确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实施科学家精神分级分类培训工程,推动设立“弘扬科学家精神”党建主题月,做强“科技巨星耀智城”主题活动品牌,助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深入实施引才融智行动,凝聚品质滨州建设科技力量。持续开展院士专家滨州行活动,建立健全高层次专家联系服务机制,以乡情为纽带,以服务为抓手,持续加强与滨籍院士和知名专家的常态化、长效化联系。精准对接大院大所、高等院校,支持八方英才来滨创新创业,强化以才荐才、以才引才,增强科协组织招才引智实效。健全青年科技人才服务体系,组织开展青年科技人才国情研修班,举荐我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参加省科协相应班次,为品质滨州建设培育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建立健全“三长”扩面增效联动机制,更加广泛吸纳基层教育、医疗卫生、农技推广等领域业务骨干及科技型企业家、科技特派员、驻村第一书记等进入基层科协领导机构。推动设立人才联络部门,健全完善人才发现、
  凝聚、培养、举荐、选树、宣传等一体化工作机制,创新开展滨州市冠军产品“杰出工程师”选树宣传活动,做好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大赛等人才项目推荐工作,引导广大
  科技工作者对标先进、争当先锋。
  深入实施科技聚力行动,塑造品质滨州建设科创优势。多渠道邀请院士、知名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参加学术交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学会、高校、科研机构举办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争取承办全国、省级学会高端学术会议,引导科技工作者准确掌握最新科技进展和发展方向。支持全国学会院士专家科技服务团来滨行动,深化落实省科协与市政府的战略合作。依托中国科协海外专利信息资源平台,培训企业专利应用工程师,帮助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技术创新力。以科技领军企业为重点,持续加强园区和企业科协建设,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
  深入实施科普惠民行动,涵养品质滨州建设创新生态。全面实施《滨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完善跨部门联合协作工作机制,强化政策、经费、人才等保障。制定发布《滨州市科学普及条例》,不断提高科协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职尽责能力水平,激发多元主体和公众参与积极性,构建社会化协同的新时代科普生态。实施科普人才专业化工程,持续扩大滨州市科普讲解大赛影响力,分层次分领域遴选一批专业、规范、高效的科普人才,培育一批科普专家工作室。实施科普活动品牌化工程,持续推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提档升级。实施科普传播信息化工程,构建全媒体科普宣传工作格局。全力推动市政府与中国科技馆战略合作协议落实落地,推动建设以实体科技馆为依托,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校园科技馆、数字科技馆协同发展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普实践,持续加强科学文化建设,让优质科普更好地服务公众需求。
  深入实施改革创新行动,打造科协深化改革“滨州样板”。坚持在工作中找问题,党建上找原因,改革中找办法,积极探索系统化推进党的建设有效路径,完善党建带科建,机关党建带系统党建工作机制,推动党建优势层层放大、党建工作效能整体跃升。持续加强对县乡科协组织的业务指导,着力构建上下左右同向发力,创新服务能级跃升、整体工作成效倍增的工作联动格局。持续推进数字科协建设,打造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汇聚业务管理、信息发布、场馆
  运营等多场景数据,推动内部管理数字化。聚力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巩固提升前期改革成果,将科协组织的根扎得更深、覆盖网络更
  密,与科技工作者联系更紧。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