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教坛拾零》收录了作者从教40余年来的文章、讲稿、计划、发言、致辞、献词等文稿,共计58篇,
附录相关论文8篇,从教记事1篇,配有原始照片180余幅。全书分为教学心得篇、建言献策篇、寄语赠言篇、学
术交流篇、从教记事篇等5个版块,每篇都有一个导语。
作者简介:刘文烈,1959年生,山东利津人,经济学教授。1983年7月,曲阜师范学院政治系政治教育专业毕业。1983年7月-2004年3月,在滨州市委党校工作;2004年3月-2006年9月,在滨州师范专科学校任党委副书记、校长;2004年6月-2016年8月,历任滨州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党委副书记、院长;2016年8月-2020年1月,任德州学院党委书记。2020年退休。
正如刘文烈所说,他写的《教坛拾零》这本书,内容有些杂。
从专业上看,《教坛拾零》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管理学等诸多领域;从体裁上看,本书收录有论文、杂文、随笔、书(文)评、献词、讲话稿、发言稿等各种文体;从篇幅上看,书中文章既有“豆腐块”,也有“长文章”。总之,是一堆“杂品”。
笔者读后,认为本书虽是“杂品”,但品质很高、品相很高,书中每一篇文章都是刘文烈的从教痕迹、心血汗水。
忙完日常工作后,刘文烈埋首书案,心无旁骛地阅读写作,才有了汗水凝结成的一篇篇稿子。
与刘文烈文集中其他两部作品比较,《教坛拾零》更为感性鲜活,书本语言减少,家常话增多,配发了180余幅原始照片,书中作者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痕迹鲜明。
党校教学有规律可循
政治课不好讲,党校老师不好当。面对年龄、资历、职务高出自己一大截的学员,年轻的党校老师往往放不开;或者面对其他情况时,年轻老师容易产生“对付”的心理,从而应付了事。
但很多学员们说,刘文烈年轻时讲课效果极好,放在今天,他会是一个粉丝众多、在朋友圈刷屏的网红老师。
刘文烈说,最初并不如此,他也曾遭遇重重授课难题。1984年,刘文烈走上讲台,他当时总想着踢好“头三脚”,虽然备课卖力、讲课认真,但授课效果并不好。甚至有学员反映,刘文烈执教心理不正常,动辄训人,言必考试、扣分,态度呆板生硬,压迫感十足,课堂效果“崴了芽”。
年轻的刘文烈性格坚韧,却不执拗,他经过条分缕析,有了自己的答案:党校教学要学习心理学,要注意研究教学对象,青年教师要善于调整和优化执教心理,要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只能“拉”不能“打”,要在情感上与学员打成一片……这些思考都被他落实到纸面上,并化入课堂改进中。
而今,从《教坛拾零》中,您可以看到刘文烈当年的方法。其一,“以屈求伸”,先当学生再当老师,敢于讲真话,作自我批评;第二,在知识上寻找与学员的共同点,扩大师生在知识上的重合面。如此种种,刘文烈逐渐形成了“深入浅出、联系实际、贴近学员”的教学风格。
经过几年的探索,用刘文烈自己的话说:“总算摸着点门道啦!”1986年2月,刘文烈的论文《党校正规化教学的心理学思考》在《理论学刊》发表。之后,又有《党校教学要突出党校特色》《党校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其提高》等一系列论文发表。在党校做业务领导期间,刘文烈把做过普通教师的实践和思考融会贯通,不断带领老师们研究和探索党校教学、科研、教育规律。
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项基本任务,教师还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不乏两手抓、两手硬的优秀教师。对于大量存在的“两张皮”“争嘴”“单打一”等现象,做了近40年党校、高校教师的刘文烈,感触和体会颇深。
1994年,刘文烈在全省党校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他的发言《努力探索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中说,要寻求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耦合点是核心和关键,耦合点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理论与实践的撞击点,二是教师与学员的共鸣点,三是教学与科研的薄弱点;要扩大教学内容与科研领域的重合面,围绕教学内容搞研究;要提高教学形式和科研手段的融合度,将课堂传授、调查研究、专题讨论等形式融合起来;要增强内容研究和方法研究的联合性,钻研党校教育教学规律。
刘文烈这样说,是基于他多年的探索和思考。
从参加工作开始,刘文烈就坚持教学和科研“两手抓”。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他撰写了大量讲稿、文稿、书稿;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后,他笔缀不耕,一直持续到退休。可见,延长写作链条,是刘文烈的工作特点之一。
从调查报告、阅读心得到讲稿讲义,再到专题讨论、授课,再转化为学术论文、对策建议的大文章甚至是大部头的学术著作,他一次次积累感性材料,一轮轮提升理性思考,让最初的一个小题目转变为成熟、完整的教科研链条。与此同时,刘文烈的专业链条不断增粗拉长,生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他的时评文章长短不一,却都惊艳出彩
刘文烈还曾是一个活跃的评论员,常有犀利深刻的观点见于报刊。多年来,刘文烈在滨州日报等平台发表了多篇时评文章。他的时评文章长短不一,却都惊艳出彩,澄清了不少模糊认识,常常有一锤定音的效果,令人拍案叫好。
1993年,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刘文烈在《什么是对毛泽东同志最永久的纪念》一文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关于“推进和完成毛泽东同志开创的大业还要打哪三大战役?”的见解,在3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耐人寻味。
1995年1月21日,《发展导报》在头版头条以通栏标题,发表了刘文烈的时评文章《要改革就不要怕困难》。文章尖锐指出,克服攻坚改革困难的对策之一,是在强化全民改革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增强领导者承担改革成本的自觉性。现在看来,解决这个问题依然任重道远。
1998年8月,刘文烈发表文章《“重要”的贬值》,该文以基本经济术语分析,既深刻又幽默,令人印象深刻。刘文烈在文中直言,“重要”一词滥用现象屡见不鲜,其原因,一是某些“重要”使用者在“仰上心理”(含尊重心理)支配下,将“重要”作为礼品送了上去;二是某些“重要”的接受者,喜好将其言行或参与的活动冠以“重要”,通过“重要”抬高其身价。刘文烈说:“应该通过治理‘重要’的通货膨胀,使‘重要’货真价实,真正恢复‘重要’的‘重要形象’。”
刘文烈《“政绩”也要打假》一文中,指明政绩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政绩须是官员所为,这是政绩的主体界定,不能贪民众之功归官员;其二,政绩须是“现官”所为,这是政绩的时间界定,前任、前人乃至古人所为不可如“现官”的功劳;其三,政绩须是“现官”之“好为”,这是政绩性质的界定,反面的孬事不是政绩。这是质上的界定,量上也要界定。政绩不能虚报,成了“政绩泡沫”就在“打假”之列。总之,对于政绩,必须加持两条:一是不能把假的说成真的;二是不能把少的说成多的。
1998年,刘文烈发表文章《最好少点“三点式”》。文中写到,近年社会上流行起了“三点式”办事筹钱法,即“财政拿一点,单位出一点,群众集一点”。“三点式”使用过多,有消极作用,一是加重群众负担,二是恶化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据此,刘文烈希望少点“三点式”,但他不是反对所有的“三点式”——有些必需的、群众又能够承受的,该“三点式”就“三点式”。
学的是师范,干的是教育。刘文烈的岗位多变,但从未离开校门。刘文烈对记者说:“在学校,尤其是在高校,一堂课、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项活动,都应该是蕴含正能量的人文故事,不应该是携带负能量的文人事故。”这话富有哲理,耐人寻味。限于篇幅和记者水平,本文只是对刘文烈从教故事的管中窥豹。若有兴趣,请广大读者到市图书馆借阅《刘文烈文集》细读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