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伟伟 通讯员刘江卢翠芳报道)近年来,滨州市审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审计科研工作放在审计事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做实审计理论研究,深化审计成果应用,形成系列理论成果、科研课题、要情专报和改革创新经验,有效发挥了审计的“特种部队”和“参谋助手”作用,多次被评为全省审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并在近日举行的全省审计理论研究骨干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
研究型审计思维贯穿于“常态化”经济体检全过程
市审计局围绕上级审计机关总体部署,将研究型审计思维贯穿于“常态化”经济体检全过程,推动审计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把研究作为审计前置条件。市审计局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研究型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全过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关于加强审计质量管理的意见》《关于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修订)》《推进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落实意见》等审计工作制度办法30余项,为全市开展研究型审计工作提供制度遵循。
激发审计研究创新能力。市审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审计系统绩效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大胆创新、先行先试,聚焦实践实干实效,细化量化积分指标,历时3年打造了全方位积分制管理考核体系,以高质量考核持续提升审计监督效能。通过这一创新体系,实现了审计工作管理考核常态化、精准化、全程化。同时,将综合性、创新性、理论性审计成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并明确科研项目结项、信息宣传、创新型制度出台、典型发言交流等理论研究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加分标准,在公务员专业技术改革中突出科研成果比重,树立尊科研重理论导向,激发审计事业发展内生动力。
此外,围绕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经济监督“特种部队”,市审计局强化人才培养,通过与高等院所联合开展科研课题攻关、组建青年干部信息宣传科研团队、搭建“半月谈”“审计大比武”等学习交流平台、举办“滨州审计讲坛”研究型审计专期讲坛等举措,既锻炼了队伍,又提升了审计科研水平。
改革创新融入审计管理全过程
近年来,市审计局不断探索创新审计方法和手段,将改革创新融入审计管理全过程,先后出台《滨州市审计机关改革创新管理办法》及《改革创新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在全省率先制定《大数据审计管理办法》。同时,创新构建“多层级、多方式、多角色”的“全链协同”审计整改格局,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审计监督制度体系,多项创新成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截至目前,市审计局开展各类创新事项57项,其中纳入省厅改革创新计划12项、市委改革创新任务4项,入选省厅改革案例7项,省委改革办采用案例1项、市委改革办采用3项。
做好理论、课题研究,“参谋助手”作用突显
紧扣党委、政府宏观管理和决策需求,市审计局坚持问题导向、成果导向,深入分析研究,形成高质量要情专报,做好理论、课题研究,使审计的“参谋助手”作用充分彰显。
其中,《滨州市多举措开展研究型经责审计》《研究型审理促审计工作提质增效》等一批反映研究型审计工作开展情况的信息稿件相继被市委、市政府及《山东审计简报》采用。近三年,市审计局编发《审计要情》81期,获得省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80余篇次。
在此基础上,市审计局激励全体干部职工争当“研究生”,坚持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积极申报承担省、市级课题,近三年获省厅立项课题7项;积极参加各类科研论文征文比赛等活动,在国家级、省部级期刊发表理论研究文章50余篇,多篇论文作为中国审计学会交流材料向全国推广。
以研促审,研以致用,市审计局把研究型思维融入工作全过程,注重理念创新,做到研究先行,坚持标本兼治,有效激活了干部队伍“一池活水”,推动了审计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