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7日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设立的人民渤海海关历史挖掘与启示研究
文章字数:1,697
  李文广 刘建伟
  4.2.1华东南下干部纵队
  华东南下干部纵队的番号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是这一时期山东南下干部经临城整编整训后的统一番号。1948年12月起,纵队分两批四个支队(渤海区为三支队)行军南下。临城整训期间,还加入了由曾山率领的华东财办南下总队干部,他们主要是华东财办系统各条线按比例抽调出来的财经干部,以及各类财经干校所选拔的在校学员,如华东交专、华东工商干校、山东商专、山东粮政干校、白求恩医学院、山东卫生干校等。该批南下干部总人数约1.5万名,其中一部分干部参加渡江战役,一部分干部先行筹粮支前,其他大部分干部后续直接随军入城接管新区政权。
  1949年4月20日晚,遵照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前线部队万船齐发,向长江南岸急驶。期间,渤海三支队四大队随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军、二十七军在无为县狄港渡江后,根据上级命令,配合主力部队扫清皖南残敌,安定社会秩序。此后,四大队大部经转松江南下进至杭州;另一部北进至苏南丹徒、丹阳一带,与5月1日已到达此地的渤海三支队其他南下干部(三支队机关、三大队、六大队等)会合后,亦按照华东局的指示,南进至杭州,等待分配。渤海海关后来到达的南下干部和部分其他部队,也在这里会合。
  根据接管工作任务分工,第三支队(渤海区)南下干部中的大部分去了浙江,少部分去了上海。去浙江的干部,与第一支队(鲁中南区)一同接管浙江各地。浙江当时共有11个地区,其中10个地区接管后第一任地、县级主要领导都由南下干部担任。去上海的干部,分三种情况:一部分负责筹办华东人民革命大学;一部分接管上海真如区与大场区;还有一部分编入“上海市军管会财政经济接管委员会不管部”,负责对一些一时弄不清归属部门的经济单位进行“兜底”接管。后来部分南下干部又遵令加入西南服务团、南下服务团,继续南下到福建、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地,走上了新的战斗岗位。
  资料显示,渤海海关前期曾有小部分干部跟随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或华东财办南下总队)南下,如原渤海海关验估股股长王杰民、郭家局子海卡长马本强、大口河海卡长魏广学等。渡江前后,他们与“青州总队”会合。
  4.2.2青州总队(接管上海第三纵队)
  上海是旧中国最现代化的经济中心,被外国人誉为“东方纽约”,当时全国二分之一的贸易额和工业产值集中在上海,世界各主要国家在上海都有投资。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中央指示上海地下党组织,解放军已有绝对优势解放上海,如何全面接管上海,成为当务之急。
  1949年2月前后,华东局专门从原华东财政委员会所属的财办机关及财政厅、银行、工商总局、生产部等下属机构和山东军区后勤部抽调近2000名财经专业干部组成“青州总队”,序列上虽仍隶属“华东南下干部纵队”,但该支队伍专门组织、独立行动。之所以谓之“青州总队”,是因为1948年3月山东青州解放后,华东财委及其下属机构随华东局进驻青州,这支特殊部队的代号因此确定。
  1948年4月下旬,青州总队渡过长江后集中到丹阳,经过整训取消了总队的番号,改编成“接管上海第三纵队”,负责上海财经方面接管工作。时任山东省财政厅厅长的顾准(1915年生,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在山东工作期间,曾历任山东工商总局副局长、渤海行署副主任、山东省财政厅厅长;上海解放后,曾任上海市财政局长兼税务局长、华东财政部副部长)任总队长,石英任副总队长,黄耀南任总队政委,下分财政、银行、外贸、商业、工业、交通、公用事业、房地产、劳动工资、农林等10余个大队,分头接管上海财经各部门。
  青州总队南下集结过程,十分迅速。1949年1月下旬动员,接着宣布纪律、分编留守和南下干部名单,要求做好行进准备。渤海海关干部的主体被编入“青州总队”第四大队海关中队,队长是李作森、朱光军。这些干部中,有抗战期间参加工作的,也有解放战争期间参加工作的,年龄在20岁至30岁左右,绝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艰苦锻炼和整风,政治和身体条件都比较好,士气也十分高涨。
  资料显示,“青州总队”虽然最初为接管上海财经系统而建,但实际上并非仅接管上海一个城市,在南下途中,“青州总队”曾多次受命,参与了众多其他新解放区的接管工作。
  (未完待续)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