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沾化区泊头镇官庄村东,一座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的纪念碑巍然耸立在烈士墓园门口,墓地里草色青青,一只轻盈的小雀听见了渐进的脚步声,展翅飞起,徐徐地穿过云杉,冲向天际。
“有娘在,灯亮着。娘啊,儿给您亮上这盏灯。”烈士遗孤陈杰拿出三盏莲花小灯,打开开关,摆放在乳娘李臣的墓前。他刚开口就已泣不成声,“娘啊,儿子早该来看您了……”额头重重磕在墓前的土地上。同行的儿女起身,想将父亲拉起。陈杰却执意不起,“让我多守守我娘吧。”他擦去眼角的泪水,娓娓道来烈士李臣的故事……
一一簇灯火微弱,像一朵小花开在新长的枝丫。
1904年,河北省盐山县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降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婴,10岁时父亲为她取了个“大名”叫李臣。成年后她嫁给了邻村一个靠烧窑谋生的结实小伙儿。日本侵略军侵占盐山以后,到处烧杀抢掠,地方匪盗横行,民不聊生。为修房盖屋制砖的烧窑业纷纷破产,李臣的丈夫失业。1938年家乡沦陷,生活更加艰难,李臣夫妇生有7个孩子,少地无房,怎能维持生活呢?无奈,夫妻商量着留下3个大点的孩子,带着4个儿女外出逃荒要饭。1943年,一家人流落到沾化县南部的官庄村。这里虽然荒凉,但地广人稀,野菜、荒草遍地。勤苦的穷人靠吃糠咽莱、开荒种地还可以勉强维持生活,她家便在这里定居下来。
当时官庄村属沾利滨三边区,也是八路军抗日游击区。县妇救会会长陈震、区妇救会会长赵光等在官庄一带开展革命工作,常住在李臣家中。李臣听她们讲八路军的政策,也听她们说起革命的故事,讲到战士牺牲时李臣总忍不住抹眼泪,她恨透了敌人,对八路军愈加信任。
“党是明灯,跟着党就有光。”随着李臣政治觉悟的迅速提高,她被推荐担任官庄村妇救会会长。此后她日夜奔忙,走村串户宣传抗日救国,动员群众支援抗战。而李臣也已经是40岁的人了,家境贫困,又有一大帮孩子牵累,外出工作是很困难的。但她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舍家抛业,她常和孩子们说:“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现在的苦是为了明天的甜,等抗战胜利了,咱们就都有好日子了。”繁重的家务,贫困的生活,没有压垮李臣,她省吃俭用省下粮食,冒着生命危险给战士们送饭送水,冒死帮助抗日工作人员。为了掩护党的工作干部,李臣在村外荒草野地里挖了几个地窖,上面覆盖着蒿草做伪装。遇到日本鬼子扫荡或其他危险情况,她就把同志们藏在地窖里。自己和孩子轮流在外边“站岗”,警戒,为战士们送水送饭,从未暴露过目标。同时,李臣向妇女们宣传革命道理,动员她们入会,建立了村妇救会组织。
“我已以身许国,不能因为心疼自己的孩子就停下脚步,耽误了抗日救国的大业。”县妇救会会长陈震把小儿子托付给李臣。李臣抱着与自己小女儿同龄的陈杰,腾出一只手捻亮了油灯芯,轻轻说着,“有娘在,灯亮着。孩子,娘只要有一口吃的,就不会让你饿着。”抗日工作危难重重,形势不断恶化,陈震冲锋在战火中,李臣照顾受伤战士,抚育英雄后人。但是俩小孩一般大,都需吃奶,饥饿的年代李臣自己都吃不饱,奶水更是有限。手心手背都是肉,李臣心如刀绞。但擦干眼泪,她抱起了陈震的孩子,先给陈杰喂奶,只能看着自己的小女儿在一旁饿得哇哇直哭。李臣看着女儿喃喃自语:“孩子,你让让弟弟吧,她的娘去抗日了,没娘管的娃娃最可怜。等以后胜利了,娘给你做好吃的,让娘的娃娃再也不挨饿了。”
后来陈杰咿呀学语,第一声喊的“娘”,这声“娘”是对着李臣叫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