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9月30日
今年我市已累计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万余场次
文章字数:1,157
  本报讯(记者李淑霞报道)近日,记者从市委宣传部获悉,今年以来,我市聚焦更好地推进文化“两创”,聚力实施年初确定的文艺精品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山东手造”工程、文旅融合工程、文物活化工程“五大工程”,开展好文化领域“17个起来”主题宣传行动,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取得阶段性工作成效。
  文艺精品更具特色。今年,历史题材大型纪录片《伏生》上线播出,革命题材长篇小说《老渤海》创作完成,小戏《小庙一夜》获得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扶持。大型京剧新编历史剧《孙武》和大型渔鼓戏《煮海》完成首演,为滨州戏曲舞台艺术再添靓丽名片。特别是创新推出的小剧场渔鼓戏《今夕何夕》火爆出圈,成为我市探索名家创作和项目化运作相结合的一次重要尝试。目前,反映山东滨州和内蒙古兴安盟“鲁蒙携手牛文章民族团结共富裕”成功实践的大型吕剧《长调悠悠》正在紧张创排中,不久也将登上舞台与大家见面。
  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黄河大集”“黄河文化艺术季”等文化惠民活动1万余场次。春节前后,我市成功举办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有效激活了节日经济。6月至9月份,举办7场年度广场文化活动,把精彩的文化活动送到市民身边。8月份,持续6天的2024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在博兴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1个戏曲稀有剧种轮番登场。我市还举办了第3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滨州专场活动,发放惠民书券35万元,带动图书消费100余万元,有力激发了读书热情。
  文化产业更为扎实。在阳信县新建1处“山东手造·滨州精品”展示体验中心。相继举办第二届传统工艺大会、“山东手造·滨州精品”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组织全市多家手造企业赴深圳参展文博会,不断推动“山东手造·滨州精品”产业发展水平。此外,中国(滨州)航天文化体验中心项目入选全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此外,我市加大文化产业单位普查力度,共核查申报规上文化产业单位109家,规下文化产业单位9000余家。
  文化传承更为有力。召开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会议、全市孙子文化传承弘扬工作座谈会、全市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会议,就相关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阳信县入选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省级试点。制订出台《滨州市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7年)》,在市县两级开展多场中医药文化夜市,有力推动了滨州市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今年,作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我市还在打造提升“胡集书会”品牌、实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体验为特色的青少年国防教育研学项目上下功夫,使文化品牌更加闪亮。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进好文化领域的重点工作任务,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机制,制定相关文化成果扶持办法,办好全省群众合唱展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培育数字文化企业等,推动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