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28日
把每一分钱都用到群众受益的地方
——滨州中院做好财务装备保障,铺平公平正义“最后一米”
文章字数:2,508
  本报通讯员于宁
  近年来,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滨州中院)坚持高效精准地做好经费和装备保障工作,提出“确保当事人的每一分钱都能第一时间到账,确保法院的每一分钱都花出最大效益”,为铺平公平正义“最后一米”管好钱、用对力。
  保障当事人“救急钱”,一分不短、一秒不慢
  “法官,我抱抱你吧。这‘救急钱’,我们拿到了。”在拿到司法救助金以后,一对夫妻专程前来向法官道谢。
  南某夫妻的独子南小林(化名)16岁时,在村水库游泳时溺亡。因村委会无可供执行财产,夫妻二人迟迟未能拿到法院判赔的赔偿款。在一次接访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南某妻子身患疾病,长期治疗,家庭生活极为困难。
  滨州中院联合基层法院启动了司法救助程序,从快办理、从快审批,从受理司法救助申请到5万元国家司法救助金发放完毕,用时仅为12天。
  为了保障群众的“救急钱”,全市法院从市级财政预算和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两条通道列支司法救助资金,为救助工作备足资金“口粮”。在救助资金的审批环节,简化资金审批流程,业务部门提交资金审批申请后,财务部门第一时间完成审批,材料齐全的,当日完成资金过付,让笔笔“救急钱”在最短的时间抵达受助家庭。近三年来,滨州两级法院共发放司法救助金883.27万元,救助困难家庭318个。
  快速到账的,除了司法救助金,还有执行过付款。
  2023年以来,滨州中院打造了“真财实干”财务品牌,出台《案款收付管理实施细则》《诉讼费胜诉先退及后续追缴流程(试行)》《关于申请诉讼费用缓减免交的办理流程》等十余项规章制度,每月发布《财务管理月报》,对案款过付时长、案款余额、超期未付等情况按月通报,对每笔案款实行动态管理,督办过付。2023年以来,对33笔案款提出动态管理意见建议,无一差错,无一错漏。
  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案款过付效率,全市法院提出了“案款过付E日到账”“诉讼退费E日到账”“司法救助E日到账”的工作要求,财务到账确认、财务稽核、财务付款等三个环节平均用时压缩40%以上。2023年以来,滨州两级法院共完成执行款项过付30565笔,涉及近3万名当事人,平均过付时长9.71天。
  服务审判执行主业,一分钱也要花到“刀刃”上
  近年来,智慧法院的应用普及,为审判管理开启了崭新模式,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指尖诉讼”的高效便捷。“财务装备要向审判执行一线倾斜,不断提升服务保障群众诉讼权利的能力和水平”成为滨州中院党组的一致共识。
  滨州中院从审判工作需要和全市法院工作实际出发,提出“智审、智执、智服、智管”为核心的智慧法院建设体系,投入建设了一系列服务审判主业、让群众有感有得的智慧法院软件平台。
  “‘案多人少’是法院面临的严峻挑战,通过信息化赋能,深挖内部潜能,是提升审判执行质效的重要途径。”滨州中院审管办主任刘洋介绍,去年以来,依托信息化、智慧化建设,自主研发审判态势感知平台和“串联式”案件阅核监管平台,积极打造高效优质办案模式和全流程精细化审判管理模式,办案质效各项核心指标全部优于合理区间,两项平台分别入选2022年度、2023年度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
  “送达难”同样是困扰法院的“老大难”问题。
  一次人工送达,需要1辆警车、2名干警奔波百里,除了高额经济成本,还要面临外出送达风险,且送达成功率低;一次邮寄送达,需要5天至10天,同样送达成功率低。
  为解决“送达难”问题,滨州两级法院与市邮政公司合作,筹建了全市法院电子集约送达平台。
  办案法官只需将送达案件推送到该平台,由送达平台通过微信、短信、邮箱、电话等形式向当事人送达各类文书。对于失联当事人,平台通过信息修复功能,迅速查找其实名认证电话号码,从源头提高触达率,大幅提升送达率,且沟通、送达过程全程录音留痕,确保合法性、安全性。同时,当事人也能随时随地接收法院文书材料,有效减轻诉累。
  “发起请求不到1小时就能完成送达,比以前自己去送达快了几天!”滨州中院的法官王正真表示,集约送达把法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法官能专注于案件审判工作。
  2023年以来,滨州两级法院集约送达中心累计送达完成200864件,送达成功率85.46%,较往年提升7个百分点,平均年送达费用节省14%。
  推动法院高质量发展,一个都不能掉队
  在滨州中院干警的一般印象中,行政装备管理处是个“抠门”的部门,但是对于各类业务培训、期刊订阅及工具书购置,却总是做足预算和保障。
  “法院高质量发展,每个人都是发展引擎,业务培训和工具书的购置是必须保障的支出。”滨州中院行政装备管理处处长张建彬表示。
  为了更好地满足干警职业“充电”需求,2024年,在前期申报预算的基础上,滨州中院启动建设了图书阅览室,购置了法学专著、法律法规、指导性案例等法律类图书,政治理论、天文地理、历史传记等综合类图书及114种期刊杂志,从法律法规,到理解适用,再到核心期刊一应俱全。建成后的图书阅览室也将作为青年干警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为法院培养高素质的年轻后备力量提供更好的“硬件”保障。
  干警要充电“赋能”,各家法院也要齐头并进,一个都不能掉队。
  今年2月初,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了106家在政治建设、业务工作、队伍素能、管理水平、保障水平等方面相对较弱、总体滞后的基层法院为相对薄弱法院,阳信县法院正是其中一家。
  “法庭进门的地砖严重下陷,一踩吱嘎吱嘎响”“只有一套科技法庭,没有同步笔录生成、语音转写这些功能”“因为安检系统不到位、安保力量不够,家事法庭搬回了院机关”……阳信县法院有3家派出法庭,在基础设施方面各有各的“难处”,加强法庭硬件和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
  滨州中院开展了下沉式调研,充分了解法庭基础设施及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增配需求,拨付专项脱薄资金用于法庭建设,同时结合法庭更新进度及时申请资金预算,逐步改善法庭运行条件。
  法庭的更新,从薄弱法院拓展到全市26家派出法庭。行政装备管理处深入调研了辖区法庭的信息化更新需求,提出了适度增加法庭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补足基层法院保障缺口,缩小县域间法庭建设差距的项目建议,为群众参加诉讼活动提供更好更便利的司法保障。
  “老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盘算不到就受穷。财务保障就是个通盘‘盘算’的工作。”滨州两级法院将统筹做好各项经费和装备保障工作,把每一分钱都用到群众受益的地方、用到推动干警和法院发展的地方,为实现公平正义“最后一米”铺平保障之路。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