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28日
守正创新 百炼成金
本报记者纪方方
文章字数:1,856





  今年年初,福人楼在全国数千家企业中脱颖而出,荣登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
  “金银首饰制作技艺历经一百多年的传承,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传承人有坚定的信念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打造纯手工首饰没有捷径可走,我们把非遗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经过多次研发制作,才能百炼成金。”百年老店福人楼掌门人、金银首饰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张伟利发自肺腑地说。
  3次进京拜师学艺,百年老店落户滨州
  “福人楼金铺”创建于1901年,是金银珠宝首饰行业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字号”。
  张伟利介绍,福人楼金银首饰制作技艺始于清末,创始人张之龢是老北镇人,拥有一手“采金为丝,妙手编结,嵌玉缀翠”的祖传花丝镶嵌绝技,是当时京城金银首饰行业的名人,被称为“花丝儿张”。在张之龢的带领下,福人楼不断尝试和实践,先后创造了点翠、银包金、烧蓝、蒙镶、錾花等工艺。
  无独有偶,创业初期的张伟利在滨州做首饰,一直想学习“花丝儿张”的精湛技艺。为此,他3次去北京找福人楼第三代传承人张德成拜师学艺,“要有必须学会的决心,持之以恒,量变引起质变,在大量的制作过程中能够熟能生巧,百炼成金。”张伟利说。
  1998年,张伟利正式接手福人楼,成为第四代传承人。2000年成立了山东福人楼珠宝金行有限公司,2001年注册福人楼商标,2023年山东福人楼工贸有限公司被评为市级非遗工坊。
  金银首饰的制作技艺主要包括花丝镶嵌工艺、银包金工艺。在诸多工艺中,福人楼最为突出的仍旧是传承百年的银包金工艺和花丝镶嵌工艺。
  新老工艺创新结合,新产品成利润增长点
  非遗创新,新在产品创新。
  张伟利直言,用一百年前的工艺打造的产品不经过创新,那打造出来的还是一百年前的产品,消费者肯定接受不了,这也是传承的难点。
  借助当下国潮文化的兴起,他们把百年工艺和现代工艺相结合,研发打造了“福·金诚”“福·芳华”“福·嬉蝶”“福·繁花”“福·凤舞”新五福系列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国风和潮流时尚产品的需求。以一款花丝镶嵌工艺制作的吊坠为例,花丝繁密瑰丽,造型纹样富丽堂皇,中间还镶嵌有宝石,因为是用银丝镀金制作而成,价格只需2000元左右。
  张伟利说:“这些首饰之前是为皇家贵族制作的,全部用黄金制成,每件首饰重量约60克至90克,再加上纯手工工艺,一个产品价值7万元至8万元,超出了一般消费者的预算。”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技艺的魅力,张伟利尝试用银材质替代黄金材质,并在技艺上多次研发改进,把银材质拉成比黄金还要细的丝,做成首饰后再进行镀金,制作完成的银材质镶金产品,4年至5年不会褪色。
  “最初,制作完成的首饰我会让员工先试戴,洗澡时也不摘下来,结果前几批首饰都出现了变色。后来,我们不断进行实验,学习同行的先进经验,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张伟利说。“珠宝首饰是个小众行业,老字号的纯手工技艺深受消费者认可。经过多年研发,新五福产品去年上市,获得市场好评,成为公司利润的增长点。我们自己研创的产品占总销售额的6%,和同类产品相比,其利润率也是最高的。”
  传承非遗百年技艺,破局珠宝业同质化
  今年2月,商务部等部门对外公布了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名单共包括382个品牌,福人楼跻身其中。张伟利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已有中华老字号1455家,听着不少吧?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华老字号大约有16000家,很多非遗、中华老字号都流失了。”
  在张伟利看来,现在各部门非常重视非遗和老字号的挖掘保护、传承创新,近几年,滨州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2023年5月成立滨州市老字号企业协会,张伟利任会长,他说,协会的核心任务就是在滨州寻找挖掘非遗和老字号,助力他们传承创新发展。如今,滨州市老字号企业协会会员由最初的31家发展到77家,还有20多家品牌在培育中,逐步注册商标、改善经营规模、达到老字号的评选标准。
  对于如何传承发展非遗技艺,张伟利表示,继续发掘福人楼品牌文化,立足非遗技艺传承、品牌焕新等多个方面,申报省级非遗;走出去讲好品牌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今年8月下旬,福人楼作为山东省金银首饰行业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受邀参展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把福人楼的匠心匠品匠艺展现给全省人民;做大做强福人楼品牌,与高校合作搭建创意研发平台,吸纳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与福人楼进行合作;扩大门店数量和工厂规模等。
  目前,珠宝首饰最大痛点是品牌同质化严重,张伟利认为,传承非遗,不是向消费者进行非遗知识性的传输,而是要落实到产品和作品上来。把百年非遗技艺和现代技术创新结合,研发适合年轻人佩戴的产品,和其它品牌自然形成差异化。如今,中华老字号福人楼,坚持守正创新,引领市场,不断加大创新资金投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