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时给予指导。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营商环境,聚焦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健康发展,创新实施“心安民营”工程。作为“心安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心安民营”工程旨在通过完善民营企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家和职工正确对待压力、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建立内外部结合的长效服务机制,努力让企业家和职工“舒心”。
主要举措及成效
建立“心安”服务体系。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发挥“红色引领·服务暖企”党建联盟作用,将党建融入守护企业家和职工身心健康发展全过程,深度融合企业文化建设,构建起部门、协会、企业紧密联动的党建共同体。二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按需制定服务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护航企业本质安全”培训,为企业家和职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后续服务打下坚实基础。三是组织专业心理服务团队。邀请国内心理健康领域知名专家,组建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专家库,成立“心安民营”心理服务队伍,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强化载体建设。我市建立了全省首家民营企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企业家和职工提供全方位免费心理健康服务。在愉悦家纺、滨化集团、大有新能源等13家企业设立“心安民营”心理关爱服务点,打造民营企业“心灵驿站”,提供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强化数字赋能。搭建“心安民营”云平台,为企业家和职工提供13项具体心理自助服务,将“心安民营”云平台与“惠企通”“民企之家”公众号相融合,拓宽心理咨询线上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覆盖率。公布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热线,专家在线实时答疑解惑。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线上企业行活动,2023年以来,先后组织线上心理服务活动13场,受益人数突破10万人次。
提供全链条专业服务。加强事前预防。通过排查和测评,对企业家和职工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全面实施教育和培训,帮助企业家和职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消除诱因,营造积极健康的工作环境,提高对抗不良心理问题的能力。强化事中干预。针对企业重点高危岗位、一线工作人群实施精细化服务,由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向企业家和职工及直系家庭成员提供个性化、隐私化心理辅导服务。面向全市民营企业开通免费咨询热线,专人实时在线接听和答疑解惑。关注事后服务。针对企业职工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问题的共性因素,提出共性方案优化企业管理理念,畅通沟通渠道,引导职工释放压力,打通企业职工心理疏导“最后一公里”,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实现企业健康发展,全过程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与企业纾困解忧融合。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常态化开展“政企同心·亲清茶事”活动,市领导定期与企业家面对面征求意见、解决困难,形成企业家梦想闭环高效办理机制。截至2024年6月底,累计举办活动50期、解决企业困难问题181项。强化与“法智护航行动”融合。深入企业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线上推动法智护航平台与“惠企通”平台深度融合,线下在法智护航中心设立“民企之家”,组建公益律师团队,持续开展“以案说法”“法律体检”等活动,化解风险隐患。加强与政务服务、营商环境打造相融合。推动出台全国首部并联审批地方法规、全省首部并联审批地方标准,制作服务手册,为企业提供从设立到经营的全流程服务。
对策与建议
“心安民营”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作内涵、宣传推广、要素保障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为推动“心安民营”工程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持续丰富“心安民营”内涵。强化与“心安城市”的衔接与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将“心安民营”和“心安城市”的目标和行动计划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实施路线图。建立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专业机构参与的协调机构,确保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分享成功经验,调整合作策略。
持续拓宽宣传渠道。强化多媒介宣传,通过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分享心理健康知识和工程成功案例,提高企业家及职工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传统媒体,发布专题报道和访谈,扩大影响力。举办线上线下活动,邀请知名人士或成功企业家以身说法,分享心理健康管理经验,引导更多企业家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高“心安城市”工程关注度和影响力。
持续加强企业要素保障。通过宣传和培训提升企业家和员工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建议企业配备专业人员与团队有效参与“心安民营”工程,列支专项经费。充分利用政府、社会资源,进行企业内部人才队伍培训,精选企业业务骨干,组建专业化人才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常态化、全方位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评估,提供专业服务。建议企业提供远程工作、弹性工作时间等选项,帮助员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加大团队建设频次,减轻工作压力,增进员工福祉。
解忠信: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讲师
杨静:滨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机关党总支专职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