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04日
“心安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实施路径
刘新 商金鹏
文章字数:2,392

  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聚焦品质滨州建设,滨州市委市政府坚持系统思维、高瞻远瞩,以改革的逻辑作出了“心安城市”的统筹谋划。“心安城市”建设以“安身、安业、安居、安康、安心”五安工程为主要内容,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构筑了一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社会支持系统。
  “心安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安身”是“心安城市”建设的基石。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实施“安身”工程,目的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让平安更加可知可感。一是坚持“打防管控建”,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方面整治违法犯罪,加强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重点领域排查整治。二是建好用好“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推动信访法治化建设。三是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注重加强风险预警预防平台建设,有效防范极端性、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四是营创公平诚信社会环境,完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强化信用保障,持续巩固深化“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成果。
  “安业”是“心安城市”建设的支撑。实施“安业”工程,坚持就业优先,就业创业互促共进,让市场主体和城乡居民各安其业。一是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二是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擦亮“滨周到”服务品牌,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久,以实际行动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三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快推进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各类劳动者技能培训,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留滨来滨就业创业,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和基层就业。
  “安居”是“心安城市”建设的保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保障问题。一是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生态保护,集约节约用水,建设宜居美丽生态滨州。二是打造优良的生活环境。精致精细打造城市中心景观、社区景观。健全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推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面向居民提供社区助餐、健康服务、儿童游憩等多种便民服务,实现“家门口的幸福愉悦”。三是打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扎实推进“书香滨州”建设,助推全民阅读,建设、提升“城市书房”、“农家书屋”,进一步拓展全市公共阅读空间,提升公共阅读服务水平。四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兜牢各类民生保障的底线,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开展好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弱势群体救助帮扶工作。
  “安康”是“心安城市”建设的前提,目的是提升医疗服务保障水平,深化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加快建设“健康滨州”。一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二是完善医保服务体系,形成基本医保、医疗救助、大病保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等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三是深化全民健身运动,实施体育惠民提升工程,提升县级以上“10分钟健身圈”,积极承办各级各类赛事,打造全国体育公园城市。
  “安心”是“心安城市”建设的追求,目的是做好心理健康服务,推动矛盾纠纷深层化解,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一是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持续扩大社会心理服务覆盖领域;二是加快建设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打造“滨州心语”基地、“慧心赋能工程”等一系列品牌,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线下阵地,搭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阵地窗口;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服务热线、“心安民营”云平台等线上平台作用。三是做好重点领域、特殊群体社会心理服务,建立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处置等级,及时处理急性应激反应,对高危人群持续开展心理援助服务。
  “心安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是加强“心安城市”顶层设计,打造规范化制度体系。“心安城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没有经验可循,因此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显得尤为重要。在推动“心安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要成立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出台文件和建设标准,全市上下一盘棋。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创造条件、完善制度,形成统一领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是构建“心安城市”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化评价方法。“心安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通过构建“心安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心安城市”进行评价,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心安城市”的发展状况,为“心安城市”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有效管理工具和评价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对“心安城市”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量化,通过指标可以从横向上与不同城市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距;同时对指标进行分析,可以为城市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提供基础性的数据,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是坚持“心安城市”思维创新,完善系统化推进流程。坚持系统思维推进“心安城市”建设,各相关部门要完善协作机制,实现各项工作统筹推进。坚持社会化思维推进“心安城市”建设,“心安城市”建设具有全局性,需调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力量,切实做到“全域共建、全面覆盖、全民共享”。坚持法治化思维推进“心安城市”建设,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坚持品牌化思维推进“心安城市”建设,培育“心安”基因,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品牌。
  四是强化“心安城市”服务保障,实现专业化提质增效。加大对“心安城市”建设财政预算投入,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经费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鼓励和吸收社会资本支持“心安城市”建设;发挥山东航空学院、滨州职业学院等专家智库作用,加强“心安城市”研究,完善理论研究体系和实践应用体系。
  刘新: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副教授
  商金鹏:滨州市委政法委综治督导科科长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