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高新区讯(通讯员邱季璇报道)近年来,高新区小营街道龙城社区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构建“4+2+3”模式,持续激发社区治理内在动力,营造了安身、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的社会氛围,持续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安全感。
搭建“四个平台”,筑牢心安治理“四梁八柱”
搭建联席党建平台。该社区明确社区党支部、网格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4方责任,由社区党总支每月至少组织召开1次联席会议,对社区事务进行共商共治,第一时间为居民解难题。今年以来,共商制定了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等33项服务清单,解决了困难群众帮扶、心理健康指导等10项服务需求。
搭建数字管理平台。试点建设智慧化社区管理平台,集成基础信息、数据分析、公共服务、治安防控等功能。通过归纳整合社区信息和“雪亮工程”实时监控,实现对各类社会治理突出问题的自动化分析和预警,将发现的问题推送给网格员和物业人员,核实处理后自动分析并反馈结果,构建了“事前智能预警、事中分拨调度、事后智慧分析”的事件处置体系。
搭建问题反馈平台。各小区创新设立智慧社区问题反馈“二维码”、“群众-网格员-业委会”处理链,由网格员和业委会逐级解决,或将难以解决的问题上报社区党总支,真正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搭建高效便民平台。建设面积1700余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打造标杆型便民服务大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置涵盖民政、社保、计生等领域的12个服务窗口,服务事项达36项,实现了“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完善“两项机制”,打造心安服务“硬核团队”
完善多方聚力的服务下沉机制。该社区主动开展服务下沉、资源下沉、力量下沉,在全市率先成立社区警校,聘请公安、律师、应急等部门专业人员,推动平安宣防辐射更广、群防群治力量更强。优选公安民警进社区班子,将社区评价纳入挂职民警考核,充分发挥公安民警双重职务职责。建立政策宣传、扶老助幼、文化服务等7支志愿服务队伍,设立党员先锋岗50个,参与志愿者达435人,收集社情民意、提供精准服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完善主动上门的服务包保机制。实行社区干部分级包保责任制,推动社区服务由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不诉自办延伸。各网格员划分责任区,包保到户,每月对辖区住户至少走访1次,聊聊家常,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并对鳏寡孤独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各包小区干部重点关注所包小区低保五保等特殊群体、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特殊人员的动态情况,每月不少于2次进行排查督导、重点人员走访等,既要当好化解员,又要当好心理疏导员。社区主要负责人分析研判小区矛盾问题排查、化解情况,研究制定今后在优化社区治理、精准服务居民等方面措施办法,力争将居民的“问题清单”变成“幸福清单”。
抓实“三治融合”,共绘心安生活“龙城篇章”
抓实自治强基。该社区积极打造“龙城议事厅”特色品牌,选拔54名群众满意、能力突出的议事代表,健全居民议事会、“一事一议”等议事规则,围绕社区建设、居民需求、民生服务、综合治理、矛盾纠纷、环境卫生、物业管理七大矛盾点,集合广大群众智慧,把脉问诊,对症开方,累计收集民意73条,议事厅协商解决33条,社区政务服务热线同比下降20.2%,全力解决好群众困难问题。
抓实德治教化。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开展道德讲堂、家风家训讲座、文艺汇演20余场,引导群众崇德向善;组织开展“最美”系列评选、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挖掘群众身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促进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抓实法治约束。拓宽普法渠道,通过大喇叭宣传、网格员入户讲解、定期开展法律讲座等方式,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现已开展各类普法宣传20余次。联合公安等部门设立警保联控工作站,加大对治安极端个人管控力度,在辖区重点区域采取车巡、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全方位的巡逻防控网,为居民营造放心、安心的社会治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