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郭伟
今年以来,滨州海事局立足海事职责,创新实施“四项举措”,依托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和一体化交通组织建设,打通掣肘地方港航经济发展的堵点,促进海事监管和服务保障转型升级,实现水上交通“安全、畅通、高效、便捷”,全力服务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5月份,山东港口滨州港货物到达发送量达709.5万吨,同比增长47.8%,连续两月突破700万吨,刷新了港区货物吞吐量历史记录,成为滨州海事局高质量服务地方港航经济发展的生动证明。
创新“一体化交通组织”建设,提升港区通行效率
滨州海事局紧紧围绕服务水上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目标,依托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创新“一体化交通组织”建设,采取“分区候潮、按序进出、直进直靠、进出分离”措施,极大提升了辖区通航效率。
今年前5个月,滨州海事局累计监控船舶10187艘次,实施信息服务45217余次;全市港区货物到达发送量达到2945.5万吨,同比增长25.04%,港区通航效率提升逾40%。其中,套尔河港区实现货物吞吐量2675.5万吨,同比增长24.2%,让套尔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江北“黄金水道”。
创新实施VLGC船舶进出港“一船一策”,助力地方企业发展
2023年10月15日下午,从美国休斯敦装载低温丙烷远渡重洋而来的“宇右精神”轮,历经36天海上航行,成功靠泊山东港口滨州港8#泊位,这是滨州港建港以来首艘到港的外贸VLGC船舶,标志着滨州港外贸LPG业务海运通道顺利开通,正式迈入以服务临港化工园区海外原材料供应的综合性港口新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
山东港口滨州港LPG货物主要供应山东滨华新材料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是滨州临港化工园区首个百亿级项目。项目建成以来,受海港港区通航条件限制,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针对此情况,滨州海事局创新实施VLGC船舶进出港“一船一策”,打通制约企业发展堵点,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2024年以来,进出山东港口滨州港的VLGC船舶达到10艘次,装卸丙烷达23.4万吨,有效满足了企业生产需求。
创新开展港区“套泊热接”作业,提升码头利用效率
一直以来,山东港口滨州港海港码头生产受“单向航道”限制,船舶集中到港、侯泊时间长的问题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滨州海事局积极为企业想办法、解难题,在会同有关专家分析辖区气象、海况、航道、船型等影响安全与效率的因素的基础上,联合山东港口滨州港创新实施海港港区“套泊热接”作业,有效提升港区船舶靠离泊效率。
今年1—5月,山东港口滨州港海港码头成功开展“套泊热接”作业33组,压缩空泊时间280.97小时,其中海港2#泊位实现连续21天无空泊、38艘次船舶连续作业,码头整体利用率超过70%,码头的靠离泊效率明显提高。
创新打造滨州港航信息一体化平台“滨舟行”,为进出滨州沿海船舶提供便利
曾经,进出我市辖区船舶获取港航信息渠道比较单一,不利于山东港口滨州港服务质效提升。为打破信息垄断,滨州海事局创新打造了滨州港航信息一体化平台——“滨舟行”。该平台通过将滨州港航信息进行集成,再反馈给辖区各港航企业,有效打破了信息垄断,为进出滨州沿海船舶提供了极大便利。
“滨舟行”平台由船舶进出港计划、信息发布、大协同大应急、水工项目等模块组成,并开发了电脑PC端、手机App、微信小程序,方便港口调度、代理、航运公司、船舶等获取准确信息。
下一步,滨州海事局将进一步铸牢“主角”意识,全面展现海事担当,持续优化“四个创新举措”,加快发展海事新质生产力,为滨州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