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邹平讯(通讯员李蓓蓓报道)邹平市明集镇立足“平安是基、心安是魂”理念,以“心安城市”建设为驱动,统筹推进安身、安业、安居、安康、安心“五安工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问题,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构建“安身”工作机制,用“心”守护万家灯火
明集镇创新打造“矛调茶室”“说活儿工作室”“流动调解车”,将矛调处理端口进一步前移,完善“统筹—研判—攻坚—督办—回访”闭环工作机制,构建前端预防、中端化解、末端治理的“三端”融合矛调化解机制,有效防控和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风险隐患。不断强化“雪亮工程”“全科大网格”等系统建设,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结合,加大对村居、重点区域排查整治力度。
聚焦“安身”工程,明集镇开展反诈骗、反邪教等法治宣传进小区、进村居、进学校活动30余次,开展普法教育宣讲10余次,增强了群众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织密织牢群防群控的法治“安全网”。
■创建“安居”幸福品牌,用“心”描绘幸福底色
明集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了邹平市首个乡镇社区党总支,成立5个小区党支部,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着力构建“党建领治、小区共治、网格精治”的基层治理体系,打造镇域社区治理“新样板”。开通“4581123”党群服务热线,畅通群众问题诉求通道,积极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围绕打造“心安明集”品牌,在11个商业小区创新实施“1+2+N”社区管理新模式,做到群众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社区,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明集镇锚定镇村品质提升这一目标,持续开展“一清一补”专项行动,围绕改善村庄卫生条件、提高绿化美化度、增强群众健康意识三大领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共清理各类垃圾1100余吨、补植绿化苗木15.6万株,镇容村貌全域提档升级,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搭建“安业”就业平台,用“心”助力就业创业
搭建“巾帼就业创业”“让爱无障助梦成真”“圆梦行动”等就业培训平台,针对妇女、弱势群体、残疾人三大群体,提供家政、母婴护理、电商、手工制作等19类专项技能培训,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助力实现就业创业。目前,已开展技能培训8场,惠及群众1200余人,帮助群众实现就业210人。
明集镇常态化开展政企联席会,“一对一”配备助企人员,全力解决企业用地、用能、用工需求,全过程提供精准服务,保障19个新上项目建设、投产、运营。国恒新材料、鸿伟酱菜、同富塑业等一批新项目的落地,先后为明集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助力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组建“安康”服务体系,用“心”呵护身体健康
明集镇进一步加大卫生院“中医”“康复”“口腔”三大特色诊室打造力度,探索“无陪护病房”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品质,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就医环境,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利用“爱国卫生月”“全国爱耳日”“世界睡眠日”等节点在小区、村居开展义诊、免费体检及医保政策宣传等活动150余次,实现与参保居民面对面、“零距离”交流,真正把卫生健康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
聚焦老年人居家养老最突出、最迫切的“吃饭难”问题,扎实推进具有明集特色的孝善助老食堂建设,用一餐热饭、交流谈心、公益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最贴心的服务。目前已建成孝善食堂6处,保障辖区2000余名老年人健康就餐问题。
■共建“安心”心灵驿站,用“心”提升温馨指数
明集镇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之中,在镇域打造“说活儿工作室”,配建心理健康工作室,针对复杂矛盾纠纷,由专职调解员负责“说活儿”,心理咨询师负责“解心结”,实现矛盾化解和心结化解二合一。心理健康工作室针对部分复杂矛盾纠纷案件,在案件处理后对矛盾纠纷双方开展跟踪回访,了解心理诉求,疏导心结,确保“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为打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振精神面貌,明集镇举办“送戏下乡”“明礼集市”“明湖剧院”“和美乡村杯”篮球赛等文化活动60场,惠及群众3500余人,让“文化雨露”润泽群众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