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葛肇敏通讯员张莹莹
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届宣传周以“综合施策科学防癌”为主题,引导全社会提升癌症防控意识,动员广大群众支持和参与癌症防治工作,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
日前,记者采访了滨医附院胃肠外科主任胡宝光,请他来介绍胃癌的治疗和预防相关问题。
■癌症防控需综合施策,其中保持运动、戒烟戒酒、心情愉悦很重要
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癌症防控中,通常会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施策。
“这些综合措施涵盖多个方面,首先是饮食层面。”胡宝光说,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是癌症发生过程中相对重要的因素之一,尤其对于胃肠道肿瘤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对于广大市民而言,首先要禁烟和禁酒,香烟不仅容易导致肺癌发生,同时对胃癌的发生也有非常大的影响;酒精则会对人体胃粘膜的上皮造成损伤,也容易诱发癌症。
胡宝光还建议市民,尽量少吃腌制、烟熏食品。腌制食品含有亚硝酸盐,烟熏食品含有较多的苯并芘,都容易引发胃肠道肿瘤。而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对于癌症的防控有较好的作用,平时可以多吃一点。“另外,部分市民觉得保健品对防癌有一定功效,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学者普遍认为保健品可能对少部分人有一定作用,但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果。”胡宝光说。
另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运动和减重。“目前有文献或报道表明,肥胖跟结直肠肿瘤的发生是有关系的。因此我们需要注意适当减重,通过多参加体育锻炼来达到减重效果。”胡宝光说。在2016年,我国曾发布结直肠癌防控相关共识,其中提到,建议群众每天进行约2个小时中等强度的活动,这对于预防结直肠肿瘤发生非常有效。
除此之外,注意“情绪管理”对癌症的防控也同样重要。尽管现在没有完全证明抑郁、焦虑等情绪异常一定会增加胃肠道肿瘤的发生,但在临床过程中医疗人员的观察以及相关研究的前期结果都提示我们:长期的抑郁、焦虑对于癌症的发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外,对于市民而言,科学防癌还要坚持定期体检、复查,确保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胡宝光说。
■一旦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呈阳性,应及早治疗避免发展成胃癌
查阅资料可知,我国幽门螺旋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而绝大多数的胃癌都和幽门螺旋杆菌有关。“目前,幽门螺旋杆菌已经被认为是胃癌的一个独立的致病因子,约有1%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最终可能会发展成胃癌。因此,当我们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呈阳性的时候,一定要去咨询专业医生,进行根除治疗。”胡宝光说。
目前,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主流治疗方式是“四联疗法”——两周的时间内有规律地定期服药,并绝对禁酒;在停药的4周后进行复查,确保根治。
幽门螺旋杆菌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够经口传播、容易造成聚集性发病。“因此,我们在外用餐时,或者家里有幽门螺旋杆菌患者时,应尽量使用公筷或者分餐,避免被传染。即便刚刚治愈的患者,也有可能再次感染。”胡宝光说。
■胃癌已并非不可治的“绝症”,但早发现早治疗依旧十分关键
胃部肿瘤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中,良性肿瘤包括胃的腺瘤、息肉、神经鞘瘤、脂肪瘤等,良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率低,手术切除后患者基本就能痊愈。“但患者一定要注意,当息肉较大时,也有恶变的可能性。所以患者一旦检查出胃部有较大息肉,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胡宝光说。
胃部恶性肿瘤就是胃癌,其对人体的最大威胁,就是容易复发和转移。胡宝光介绍,胃癌又分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进行切除后,根除率相对较高,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能达到90%以上。”胡宝光说,而一旦发展成为进展期胃癌,则对患者生命的威胁就会明显增高。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治疗手段的更新,胃癌已并非不可治的“绝症”。“目前,胃癌的治疗理念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即首先考虑手术的可能性。如果有手术机会,那患者的预后明显会更好。”胡宝光介绍。而除了手术,还有“新辅助治疗”模式,即先对患者采取化疗、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手段的治疗,然后再进行手术,这种模式对部分胃癌局部晚期的患者而言效果更好。
■滨医附院胃肠外科开展“全病程管理”服务,最大限度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今年是滨医附院的“就医体验提升年”,胃肠外科根据医院要求,在强化患者治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方面做了多项工作。
“我们科室首推的一项工作就是‘全病程管理’,从患者到门诊就诊环节开始,就会筛选出适合的患者纳入科室的全病程管理体系。”胡宝光说,“纳入全病程管理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机App获取诊断报告,并随时联络到医护人员。我们也会通过App,向患者给出是否进行后续治疗的建议。”
下一步,滨医附院胃肠外科将通过App加强线上预约服务,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在线上就医问诊。另外,胃肠外科还将强化随访工作,对出院的患者进行术后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