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执新质生产力之笔书写卫生健康事业新篇章
——学习新质生产力心得体会
  樊岩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中青班课程的学习,笔者对新质生产力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笔者所从事的卫生健康行业,作为民生领域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新征程必须回答的“发展之问”,更是推进民生品质建设的“必由之路”。在笔者看来,要以科技创新增动力,以人才集聚强内力,以学科建设添活力,执新质生产力之笔书写卫生健康事业新篇章。
  去年以来,滨州市卫生健康系统深入推进数字赋能、智能服务、绩效管理及人才学科建设,全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获评“全国平安医院表现突出地区”等荣誉,实现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突破,医改工作入选山东省十大创新举措,在全国医改工作会议、全省看病就医不够便利专项整治会议、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以高智能技术创新治疗方式。智能是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AI智能产品在我市医疗机构逐步推广,借助其可以进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早期检测和风险评估,并通过分析患者的医疗数据为患者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其中,滨州市人民医院积极打造公共实验平台,促进“大学科”和“大科研”发展;滨州市中医医院建设智慧共享中药房,实现机械手臂“流水作业”,在缩短时间的同时提高了准确度,实现患者受益、医院节能的双重效果。
  以高效能服务提升就医体验。建设医疗影像云平台,实现医疗影像数据的存储、传输管理及各场景的移动应用。5G智慧型救护车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行”,抢得了黄金急救时间。滨州市医疗机构打造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可让群众实现就诊咨询、预约挂号、医保收费等一站办理。另外,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我市大力推行床旁入院、床旁结算、诊间支付等高效便民措施,让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就医体验。
  以高质能调控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探索智能技术,推进资源合理配置、技术均衡发展和服务标准统一。目前,滨州市14家医共体牵头医院均已推广“互联网+远程诊疗”,覆盖全部成员单位,构建起市、县、乡三级远程医学服务体系。机器人辅助系统在医疗机构逐步推行,可让医生在万里之外实施手术。研发的智能洗浴、智能睡眠等,为患者诊断、治疗、康复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以上科技创新,冲破地理空间约束,实现了质能提升。
  在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前进路上仍面临科研创新能力较弱、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重点学科培育欠缺、人才队伍建设不健全等现实问题。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从传统医疗到智慧医疗的跨越,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动能。加速卫生健康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成果用在临床、惠及患者。拓展“信用就医+床旁入院+诊间结算+床旁结算”等“一站式服务”和预约诊疗、延时门诊、互联网诊疗、延续性护理服务等便民举措。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深化医疗影像云平台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应用,推进“健康数据高铁”建设,实现健康医疗数据实时汇聚、互联互通,网络信息安全畅通。
  要把人才引育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现代化的卫生人才队伍,要强化区域协同合作,推进高层次人才交流,实施人才和学科建设三年行动。扩大医疗医药产业“双招双引”推介会成果,开展好“一站式”校园招聘活动,将硕士研究生招聘同人才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研究制定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根我市医疗机构。
  要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石。实施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腾飞计划”,以学科建设引领医疗服务能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千县工程”,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推动市属公立医院医疗、教学、科研融合发展,创建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团队工作室。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和便捷化水平,让百姓在家门口看得好病,为品质滨州建设贡献卫生健康力量。
  (作者为市卫健委办公室主任、一级主任科员)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