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作璋先生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山东史学界泰斗,在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山东地方史,尤其是秦汉史研究方面均有很高造诣和广泛影响。作为一名生于斯、长于斯的山东学人,先生怀着强烈的赤子情怀,有着服务桑梓的热切愿望。新中国成立初期,他便萌发了强烈的历史担当,主动承担起山东地方史研究和著述的时代重任。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发起和主持编纂卷帙浩繁的《山东通史》,组织省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共襄盛举。不知克服了多少艰难困苦,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在先生主持下,1995年,历经八个寒暑,多卷本《山东通史》终于出齐,山东地方史研究和出版工作由此走在了全国前列。
先生不但在学术上成就卓著,而且积极主张学以致用,以极大热情指导帮助各地市搞好历史文化研究和地方通史编纂,对滨州更是厚爱一层。长期以来,他就特别关注滨州的商周薄姑和齐文化研究,与滨州结下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之缘。
参与论证“董永实有其人,故里山东博兴”
博兴地处古今“南北干道”,是商周时期薄姑国重地。1987年4月,先生应邀到博兴参加“汉孝子董永及其故里论证会”,任“汉孝子董永及其故里论证委员会”主任委员。先生和与会专家,依据《搜神记》《太平寰宇记》《山东通志》等史料,经过认真研讨比对,得出学术结论:“董永实有其人,故里山东博兴,家住丹阳乃虚传,武氏石刻可鉴”。不久,《人民日报·海外版》发文,对该学术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由此,董永故里是博兴,迅速传播于海内外。这些年来,先生不顾年迈体弱,多次受邀到博兴参加有关董永等主题的文化活动,令人感佩。可以说,博兴县弘扬仁孝文化,创建“孝文化”品牌,有先生的学术支持之功。
审读修改《邹平通史》,并为之作序
邹平地处从中原内陆到山东沿海“东西古道”的中枢,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沉淀。1992年《邹平县志》出版发行以后,1997年春,《邹平通史》初稿完成,编纂出版工作得到了邹平县委、县政府关心和支持。1998年10月,邹平县政协邀请安作璋等8名省内著名历史和社会学方面专家到邹平,对《邹平通史》进行审读修改,并召开了《邹平通史》评审座谈会。先生和与会专家提出了许多中肯修改意见和建议。先生还不辞辛劳,提供史料帮助修改文稿,并欣然为《邹平通史》作序。
明确支持《禹贡》碣石在无棣,曹操所登临碣石也在无棣
历史名山碣石山,具体在哪众说纷纭,学术界有三种观点,一是河北昌黎,二是山东无棣,三是辽宁兴城。
无棣县地处山东省北大门,是古代齐国北部边疆重镇。20世纪90年代,无棣县资深文史专家于长銮就多次呼吁“碣石山”复名意义重大。2001年初,无棣县委组织开展文化专家论证工作,由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云鹰具体负责,成立了“无棣县碣石山复名开发工程指挥部”。先生的学术论证和支持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2001年9月15日,“无棣碣石山复名新闻发布会”在山北半麓新落成的“碣石山碑”前举行。先生发表重要学术讲话,并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宏生先生一同为“碣石山”揭碑、题词。
先生在讲话中明确指出:“郭云鹰等同志根据明清之际大学者顾炎武的《肇域志》以及许多文章、诗词等历史资料,并进行了细致的实地考察研究,力排众议,明确断言《禹贡》碣石在无棣,曹操所登临的碣石也在无棣,他的《观沧海》诗是在建安十一年(206)秋八月率大军自并州东略边境,征讨管承,途经无棣马谷山(即碣石山)有感之作。这一结论,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解破了学术界也包括我在内多年来的疑惑和成见,同时也给无棣争得了一个千古名山胜地,这必将对无棣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特别是对当地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先生题词碑用将军红大理石刻成,碑阳题词:“禹迹已湮,碣石犹存;盛世复名,历史重光。”2005年12月,先生又到无棣参加吴式芬纪念馆开馆仪式,并对无棣县历史文化研究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2011年,碣石山复名十周年之际,先生又重新题写了“禹迹已湮,碣石犹存”几个大字;对碣石研究给予充分肯定,题写了“碣石考”三字用以出版书名。
倾力指导滨州通史研究编纂工作
2009年4月,笔者与滨州学院姚吉成、杜立晖在李宏生先生引荐下,就进一步做好滨州历史文化研究和组织“蒲姑(甫古)与滨州历史民俗文化论坛”活动,以及启动滨州通史编纂工作,专门拜访了先生。先生认真听取了汇报,表示高度赞同和积极支持,并对下一步进行滨州通史研究提出许多建设性指导意见。
我们呈给先生《滨州历史与民俗文化考略》《滨州历史与民俗文化研究》两部书籍,敬请先生给予指教。先生阅读后,认为“在滨州历史文化研究上有突出贡献,即使就整个山东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而言,也是独树一帜的”。2009年8月,笔者又与滨州学院李沈阳带着《滨州历史与民俗文化论坛》书稿去济南,送先生指教。先生除就如何进一步编好此书提出意见外,还欣然作序题词。序言里,先生认为:“该书有很多值得称道之处……抓住了滨州的这一区域文化特色,有新的深化和拓展”;先生题词:“我们所以要了解历史,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关心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其间,先生还多次通过电话给予指导。
2009年9月,滨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聘请先生和清华大学李学勤先生为学术顾问。2010年,在先生指导下,滨州新八景评选活动启动,并编纂出版《滨州八景诗文通览》。先生题词评价:“滨州评选新八景,开齐鲁历史文化之新风,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先生数十载如一日探研山东历史古籍,殚精竭虑主编《山东通史》的同时,积极倡导各地市编著通史著作,志在全面提升山东历史文化总体实力。他曾说:“我觉得滨州通史值得写,而且也应当写……通史除了写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之外,还要注意把各种重要典章制度和历史人物传记加进去,使之在体例和内容上更加丰满和生动,体例也可以创新,要善于接地气、冒热气、出灵气、有生气。”
2012年5月,《滨州通史》开始酝酿编纂,以先生主编的《山东通史》和《济南通史》等为蓝本和参考。其间,李学勤、袁行霈、安作璋、郑杰文、刘德增、朱亚非、刘德龙等学术大家多次进行学术指导。我们提出要以“工匠精神”打造学术精品,以对得起先生们的厚爱深情。
2017年9月,《滨州通史》(四卷本)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先生题词:“览前史之得失,为当代之龟鉴。”其殷殷之心跃然纸上。2017年9月26日,笔者与博兴县政协张基地、陈建元到济南,向先生呈送《滨州通史》新书和《博兴通史》编写提纲,聆听先生学术指导。先生欣然应邀担任《博兴通史》学术顾问,谈了他对如何编纂好《博兴通史》的具体意见。先生翻阅《滨州通史》,笑着说:“《滨州通史》的封面色调与版式内容,与《山东通史》太相似了,但有进步和创新,可敬可贺!”张基地笑着说:“《博兴通史》将来的封面设计,也要参照《山东通史》,与《滨州通史》基本一致,形成历史文化系列丛书。”“好哇!好哇!”安作璋高兴地大笑起来。
天下文脉,通史为宗。先生指导编纂的《滨州通史》荣获山东省历史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山东省第三十三届社科优秀成果奖。正所谓:“十年辛苦著史通,切磋琢磨费经营。山师安寓州县辨,清华李园薄姑明。北海霾深寻前路,梁邹夜雪问苍穹。百万文字义工愿,水远山长又一程。”经过不懈努力,《博兴通史》《阳信通史》《惠民通史》《沾化通史》《无棣通史》《滨城通史》等先后编纂出版。滨州地方通史编著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先生实为当代学界楷模,先生将永远活在我们后学的心中,激励我们努力前行。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