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聚力“五个一”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全市公共体育场地已超1.8万个,人均面积达3.24平方米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李淑霞报道)近年来,市体育局坚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着力解决“健身去哪儿”“健身组织在哪儿”“如何健好身”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健身场地建在群众身边,把赛事活动办在群众身边,把科学健身指导送到群众身边,让全民健身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我市建成9个国家标准体育公园、50个口袋体育公园,以及29处“百姓健身屋”、203处室外健身设施,完成了1020个村的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各类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持续增加。目前,全市公共体育场地已超1.8万个,人均面积达3.24平方米。《滨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并于2024年2月1日起施行,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管理进一步走向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全龄化赛事活动丰富多彩,老年人、青少年、农民、社区、企业家、机关、职工等各类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仅市县乡村赛事活动就超8000项次;全市体育社会组织不断完善,以市体育医院和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为依托的科学健身指导惠及群众,社会体育指导员日常化开展科学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热情日益高涨,幸福感与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2024年3月8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第二批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的创建名单,滨州成功入列。下一步,我市将重点从“五个一”上发力,推进我市创建模范市。
  “绘制好一张健身地图”,新建10处百姓健身屋、30处“国球进社区”乒乓球场地和50处口袋体育公园,优化200处十分钟健身圈功能布局,维护更新1000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场地。
  “完善一个赛事体系”,以全民健身、冬季全民健身、农民、企业家、机关、社区等市级运动会为引领,办好滨州“安康”体育大集、全民健身月和全民健身日活动,持续开展老年人、儿童、青少年为主体的健身赛事活动,支持县市区举办特色草根赛事,探索社会力量办赛和以奖代补政策,推进我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覆盖全龄段、服务全时段。
  “提升一支服务队伍”,培训10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好体育社会组织和国民体质监测“双五进”公益行,深入学校、机关、企业、农村、社区提供健身指导服务,完成5000个国民体质监测样本量。
  “打造一个智慧平台”,年内打造并发布一个全新的智慧健身管理服务平台,让市民在赛事报名、健身咨询、设施报修、场地使用等需求上更加便利、高效。
  “探索建立一个体育消费模式”,以体育类市场主体为支撑,探索健身银行服务模式,推动市民健身运动与旅游、文化、康养、消费等相融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