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惠民县坚持稳字当头、精准发力,在困中破局、在难中攀高、在干中出彩。
主导产业延链聚合。高端铝产业集聚发展,宏灿汽车轻量化大型一体化压铸、亨通高端铝及铝合金电缆、创源年产50万吨再生铝和亨旺年产20万吨高强节能铝合金导线项目均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装备制造产业持续壮大,惠宇汽车刹车盘等项目加快建设,国创精密机械入选省风电产业链联盟链主企业。新型绳网产业加快转型,富海集团绳网原料物流仓储中心等项目签约落地,大通绳网产业园二期项目主体完工。入选全国纺织行业年度工业总产值超百亿级产业集群地区,成为2023年全省5家平台经济产业集聚区之一。
区域统筹更富成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省待批复,十二镇国土空间规划初步完成。济滨高铁、高商高速惠民段施工进度全线领先。庆章高速开工建设,项目公司落户惠民。老城建设步伐加快。累计建成交付棚改安置房11570套,改造老旧小区9个,整县制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实现清零。新城开发提速提效。创新创业产业园、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黄河三角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项目有序推进,沧淄线管道迁改项目竣工投用。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新改建路网166公里,养护大中修178公里。利民水库工程加快实施,徒骇河河道清淤工程全部完成。
新旧动能蓄力转换。制定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实施以县领导为“链长”、以龙头企业为“链主”的双链式“链长制”,建立起“产业办对接项目、联商会评审项目、落地办推进项目”工作体系。落实新能源发展与能耗管控要求,积极推进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双控一减”效果显著。园区布局持续优化,惠民经济开发区调区方案在全省率先获批。2023年,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中,惠民县取得全市第2名的近年来最好成绩。
乡村振兴加力提速。和美乡村绽放新姿。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区2个,创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14个,清洁提升村庄200个。农村村内供水管网实现应改尽改,经验做法获得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生态优势巩固提升。改造提升农田林网9658亩,退化林修复3068亩。沙窝林场入选全国国有林场种苗基地试点。
内生动力竞相迸发。李庄镇国家级电子商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新开通5G基站227个,获批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28家,入选省级5G规模应用企业4家、省级数字化车间2个。绳网“产业大脑”入选省级建设试点,通过国家数字乡村试点验收。
民生福祉成色更足。众康养老护理康复中心、县社会福利中心相继启用,全县特困失能老人实现集中护理。“惠救助”入选全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新建提升幼儿园3处,新增省级示范幼儿园4处、一类幼儿园19处。300个村庄健身设施实现提档升级。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建设有关工作获团中央发文表扬。
2024年,惠民县将围绕市委“1+1188”发展格局和县委“1357”工作体系,打响打赢“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现代化幸福美丽新惠民崭新篇章。
强化创新驱动,壮大创新主体。力争新增省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4家、工业设计中心5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以上、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5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20家以上,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集聚高端人才,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持续举办“兵圣工匠”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引进青年人才2000人以上,新增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
培强优势产业,坚持融合发展。以汽车轻量化、电线电缆、铝型材、铝循环经济为发展重点,推动宏灿、亨旺、亨通、创源等项目全面达产,打造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加快装备换芯、设备上云、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5G应用场景10个,争取认定一批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市级5G融合应用示范项目。开展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县级节点建设,打造“城市大脑”,创建一批示范智慧社区,建设数字强县。
优化提升空间布局,构筑重大基建支撑。坚持规划引领,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十二镇国土空间规划报批,加快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编制。推进济滨高铁、高商高速全线领先施工,建设庆章高速惠民段工程、乐安黄河大桥及接线工程。推进黄河三角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创新创业产业园、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主体施工,提升新城区功能品质。
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健全“12361”督导调度机制,有序推进161个重点项目。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开展节能降耗行动,确保完成市定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压减任务。抢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机遇,大力发展光伏、储能、风电等新能源产业。
做优现代农业,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在全县打造“东西南北中”五大片区,构建粮、果、网、链、游五大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做强“惠民原耕”品牌,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强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争创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5个、市级9个,建设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1个、市级2个,在清河、李庄、淄角集中打造高标准齐鲁样板示范点3处。推动孙子兵法城、鑫诚田园等现有景区提档升级,积极争创一批省级精品文旅名镇、乡村旅游重点村。
阳信县:聚焦聚力优化机制 澎湃高质量发展动能
2023年,阳信县坚持工业兴县、制造强县不动摇,实现经济发展完美收官,2次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
注重稳增长,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围绕“一铝一焦一化工、一牛一梨一家具、一毯一木一电子”,谋划布局9大产业园。在全市率先试点“1+N+24”为企服务体系,带动2023年市场主体数量达4.4万户,同比增长16%,工业总产值增速位居全市前列。成立6个重点项目、9个重点产业专班,71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125.5%。推动“五未”土地、闲置产能等逐批盘活,2023年闲置土地处置完成率达166%,列全市第1位。组织促消费活动20余场,申报省级直播电商企业3家,网络零售额增长148.6%,社零额增长12.1%,跨境电商达30.9亿元。用好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实现进出口总额52.8亿元,同比增长45.5%;实际利用外资到账6661万美元、同比增长65.73%。
注重优结构,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延伸。实现工业技改投资增速15.5%,列全市第3位。重点实施滨阳聚苯硫醚、瑞鑫3D多功能喷墨、万华禾香板业数字智控化等技改项目,带动以化工、纺织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实现产值186.49亿元,同比增长37%。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2023年高技术投资增速实现65.6%,高于全部投资增速58.2个百分点。锚定“针状焦+负极材料+锂电池”链条,优先保障滨阳、瑞阳等已投产项目满负荷生产,带动油系针状焦产能达50万吨,全球最多。锚定铝产业链条向高端智能装备延伸,一凡15万吨再生铝项目竣工投产,久盛5万吨铝型材、瑞烨铝合金法兰等项目顺利推进。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化集聚。高标准谋划以阳信开发区为核心、9大功能园区为主体的“1+9”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10栋8.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投用,恩意姆等10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入驻投产。锂电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2亿元的一期锂电池产业园建成投产,二期已列入市重点项目。
注重可持续,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抓好科技创新。3家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项目成功申报全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数量居全市第1位。强化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8.71亿元,占GDP比重为3.19%,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扶持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4笔,共计3.3亿元。抓好企业创新。2023年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77%。强化科技型企业培养,申报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省瞪羚企业各3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4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48家。抓好服务创新。38名县级领导帮包158家规上工业企业,收集企业家梦想86项,协助企业办结70项。入选省重点项目11个、省技术改造重点项目7个。组建74人的项目管家队伍,为重点项目办理事项424项,省市县重点项目帮办代办率达100%,项目审批周期由2个月—3个月压缩至“半日办结”,真正实现“拿地即开工”。
2024年,阳信县将注重优化机制,全面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机制加快项目建设。优化推进机制,推动72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开工率、投资计划完成率均实现100%。强抓要素保障,盘活“五未”土地300亩以上,争取储备土地1000亩、供应土地2000亩。强化无偿资金、专项债、能耗指标等政策争取,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建设。加大项目谋划招引力度,立足九大特色产业基础,招引一批大项目。紧盯国债、专项债及中央资金投向,动态建立省市县重点项目、专项债项目储备库。
优化机制积极扩大消费。巩固传统消费,放大房地产、商超、餐饮等消费券撬动效应,释放新能源汽车、二手车交易消费潜力。培育新型消费,积极发展信息中介、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加快培育生鲜电商、直播电商等新模式。发展服务消费,组织举办梨花会、美食节、芍药节、滑雪季等特色旅游活动,持续擦亮“采风梨园韵·收藏水落坡·寻味阳信城”旅游品牌,圣豪城、卓悦商业综合体建成投用,精心打造兴悦商业街,助推消费品质提升。
优化机制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坚持把高质量发展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端化,重点盯紧滨阳聚苯硫醚特种工程塑料、巨久能源针状焦技改进程。加快推动大晟芯材料高端电子化学品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开辟高端产业新领域。推动产业智能化,鼓励链主企业建设运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晨星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8家以上。支持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上云用数”。推动产业绿色化,锚定“针状焦+负极材料+锂电池”链条式发展思路,保障滨阳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瑞阳负极材料一体化等已投产项目满负荷生产,大力发展绿色锂电新材料。
优化机制争取新机遇新要素。向绿色要空间。落实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年度重点任务,按照县经济开发区试点园区及滨阳燃化企业实施方案,做好试点建设。印发实施《阳信县碳达峰工作方案》,优化调整用能结构,严格落实能耗能控。向科创要空间。建立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发展机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00家。引育科技领军人才20名、青年人才2200名以上,打造“人才飞地”1处以上。向改革开放要空间。开展“五争五创”行动,塑成一批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改革品牌。精心筹备参加华交会、广交会和进博会,帮助企业开拓新客户和新市场。加快外资外贸稳进提质,引导新东进餐具、瑞鑫集团等生产型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无棣县: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加快建设“六个无棣”
2023年,无棣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进步、持续争先、持续跨越的良好态势。
锚定目标阔步跨越,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36亿元,增长1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65亿元,增长11.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实现进出口162亿元,增长3.3%。
有效扩大内需,持续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增长。争取城东水库、社会职业教育基地等项目发行专项债16.85亿元,为经济发展注入资金活力。高质量编制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和综合交通、加油加气、城乡融合等7大专项规划,新增城镇开发边界7.26万亩,增量全市最高。鲁北化工园区实现全省首家扩区,为未来发展开辟了空间。在全市率先推出“云代办”企业登记服务,率先开展“远程勘验”电子签章,创新“帮棣好”项目管家帮办代办服务模式。
对外开放提档升级,助力县域经济多向融合。新签约项目15个,过10亿元项目10个、数量全市最多,到位市外资金60.5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7亿美元,总量领跑各县市区。积极参与第三届儒商大会、中国铝加工产业年度大会等重大活动,签约项目15个,合同总金额222亿元。经济开发区津潍高铁迁占全部完成,高铁预期优势逐步显现。无棣古城转入招商运营新阶段,成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市级研学基地,全年累计接待游客63.7万人次。
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2023年,新建高标准农田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25.5万亩、总产55.8万吨,成为省级耕地保护激励县。持续推动化工向新材料转型,鑫岳晟基新材料、鲁北氟铝新材料等项目年内建成投产,鑫岳BDO可降解绿色新材料项目加快推进,锰系列新材料项目填补省内空白。锂电向高端化布局,万润二期年内开工,超能六氟磷酸锂配套五氯化磷项目年内建成投产,打造千亿级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新能源向近零碳突破,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89.48万千瓦,鲁北高新区争创近零碳示范园区。海洋产业向现代化迈进,碧水源海水淡化二期项目加快推进,正海海洋牧场创成全市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县域经济新质发展。引进科技领军人才15人、本科以上大学生731人,新增高技能人才635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评价入库174家,同比增长95%,2家企业入选省级瞪羚企业,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1家,1家企业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74家,“十里香”入选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
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共享县域经济发展成果。全年民生支出达到34.6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3%。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332人,14个老旧小区、3处棚户区和68个危房改造顺利完成。高铁片区规划编制完成,全民健身中心年底投用,打造城市“新地标”。镜湖公园、全民健身中心被评为“儿童友好公园”,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一座宜居宜业的品质新城加速崛起。
2024年,无棣县将继续突出“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全面提升八大品质”、加快建设“六个无棣”,推动“强优富美”新无棣高质量发展。
全力稳投资上项目,厚植县域经济发展后劲。突出抓好总投资731亿元的11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推动超能新材料、海水淡化二期、创源铝基新材料等40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鑫岳BDO、祥海钦白粉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开展全员招商攻坚行动,实施11条产业链精准画像,绘制4条产业链全景图谱,依托鲁北、鑫岳等链主企业,引配套、延链条,坚决打赢招商引资“冲锋战”。
全力调结构促转型,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加快打造高端化工新材料、锂电新能源“双千亿”产业集群为引领,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壮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高端化工向新材料转型为主攻方向,加快智能化改造升级,促进产业链生态创新,聚苯硫褪、氮铝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做优特色优势海洋产业,加快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全力促改革破难题,激发县域经济发展动力。加大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扶持力度,落细小微企业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政策,繁荣发展新业态个体经济。根据项目建设需要,积极做好用水、用能、用电等要素保障,力促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深入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
倾力固强项补弱项,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城市更新行动,科学编制高铁站前广场等5个规划。完成清波河幸福河水系连通治理、沿岸生态治理,绘制“一环连十河、五湖映一湾”城市水系新画卷。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极端天气防范应对能力,建设宜居韧性城市。倡树文明新风,创成省级文明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全力增福祉促共富,筑牢县域经济发展根基。放大“金扁担”论坛效应,加快乡村振兴研究院、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小院建设。抢抓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机遇,深化“联村共富”,实施“星火工程”。优化康养服务,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实施义务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集中行动,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健全社会保障,实施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扩大低保覆盖范围。推进医保、补充工伤保险参保扩面,健全分类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
博兴县:锁定“1261”工作思路 强势跻身全国“百强”
2023年,博兴县牢牢锁定“1261”工作思路,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不断提升县域经济质量和总和,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先后获评现代农业强县、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再次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位居第88位。
抓产业、促转型,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55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启用工业数字赋能中心,建成化工、厨具、板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并接入国家顶级节点,获评全省首批“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县。加速释放会展“溢出效应”,成功举办厨具节、金属板材工业展览会、啤酒节等大型节会。京博物流通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验收,镇级商贸中心实现全覆盖。电商发展势头迅猛,淘宝镇、淘宝村分别达到6个、41个,网络零售额实现57亿元。
抓改革、促创新,动能活力有效激发。承办全国殡葬法规修订和政策研制座谈会,入选省首批“礼安齐鲁”丧俗改革试点县。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32家,高新产值占比达到46%,均创历史新高。益丰新材料获评全市近5年唯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功发布2项硫脲国际标准,实现了中国在化学领域产品主导制定国际标准“零突破”。在全省率先探索“审管互动”闭环管理机制,民营企业“三评”活动入选“创新中国”优秀案例,荣获“全国政务服务创新创优优秀县”。
抓更新、促融合,城乡面貌焕发新颜。打造智慧社区12个,获评省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生态氛围日益浓厚,实施新城二路、新城三路、乐安大街绿化提升工程,新建支脉河公园及3个口袋公园,麻大湖建成省级美丽幸福河湖。新建公共停车楼2处、过街天桥2座,完成胜利一路北延、博城七路东延、博城五路改造,城区交通“微循环”更加通畅。启动实施园林景区化村庄建设三年行动,“美丽庭院”“和美人家”分别达到2.8万户、3.3万户。全县42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成为全省3个省级乡村振兴促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县之一。
抓共享、促共富,民生福祉不断增进。设立2200万元教育专项基金,加大高考、“四名”引育等方面的激励和投入力度,不断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杏林养护院、博兴县人民医院新院区竣工投用,成功创建国家级“暖心家园”项目点,“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有关做法入选全国健康县区优秀案例。着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全县养老床位达1.03万张,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3个,以全省第一的成绩通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弱有所扶领域)标准化试点验收。文化馆入选首批“沉浸城市故事会”国家级试点,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650余场。
2024年,博兴县将紧扣品质滨州发展大局,突出“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奋力开创“强富优美”现代化新博兴建设新局面。
壮大实体经济,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省级化工园区扩区,加快建设新材料产业园,促进传统炼化向新材料延伸。加快建设渤海年产150万吨饲料蛋白等粮油食品产业延链补链项目,重点向营养膳食、保健品领域延伸。办好金属板材行业展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洁净板等高附加值产品,努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编制出台商用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发布价格指数,探索评级评价,推进厨具科创产业园、厨具交易中心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接续办好国际厨具节,不断提升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努力打造500亿级产业集群。
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激发内生动力活力。梯次培育创新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稳定在200家以上,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0家。拓展科创平台,积极推进博兴科技研发中试基地建设,实体化运行千乘产业技术研究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20项,持续扩大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面。组建第六批科技镇长团,引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50人以上,力争5人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深化“信用博兴”建设,落实重点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突破“乡村全面振兴”,着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全面推进、优先发展,争创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3万亩以上、总产量保持在10亿斤以上,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8万亩。深入实施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重点抓好14个预制菜及配套项目。实施6个畜牧项目,打造全产业链健康肉示范基地和优质饲料加工基地。实施4个渔业项目,渔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争创国家级数字渔业创新应用基地。创新“经营乡村”体制机制,规范“三资”管理,用好乡村振兴“共富指导员”,提升乡村“共富公司”运营水平,强力推进村集体经济收入三年倍增计划,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村达到50%以上。
推进共同富裕,着力突破“品质民生建设”。突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重点人群,拓宽城乡公益岗、社区微工厂、自主创业等渠道,用好工匠学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00人次,发放就业政策资金1.5亿元,城镇新增就业5500人以上。完成博兴县一中老校区改造,实施义务教育“薄改”项目119个,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关爱“一老一小”,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体7处,规范提升孝善食堂50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发展普惠托育,高质量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