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平台功能日趋完善。“五院十校N基地”等创新平台积极培育壮大,渤海先研院科创带动效益超30亿元,魏桥国科研究院聚合引领4个新兴产业链落地成势,新增省级以上科创(人才)平台58家,“产学研金服用”科创体系日益完善,区域应用型科创高地正加速崛起。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72%,连续3年位居山东省第1位。
产教融合全面深化。聚焦主导优势产业,全面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订单培养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产教合作人才培养质量。27所职业院校专业产业匹配度达到77%,校企合作企业超过10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
实业创新劲头十足。2023年,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25家、高新技术企业190家,同比分别增长58%、34%;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12家、瞪羚企业20家,均实现当年倍增;中裕食品、创新金属分获省长质量奖和提名奖,20家企业上榜中国品牌价值榜,列全省第2位。
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融合促合力
滨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2023年,全市新开工棚户区改造9008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39个。主城区77项产城融合项目全部完成,新建各类公园34处,畅通道路14条。徒骇河引水入城一期工程投用,以水润城、城水共融的生态体系加速形成。
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制定印发《滨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滨州市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遵循依据。成功创建沿黄地区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邹平市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李庄镇绳网产业特色小镇等8个特色小镇纳入省级特色小镇清单管理,邹平市长山镇等5个小城镇入选全省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试点。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92%,较2020年提高了2.27个百分点。
乡村振兴成效彰显。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滨城优质小麦、沾化冬枣、阳信肉牛入围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无棣入选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现全覆盖。完成2323个村居供水管网、472项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创建102个省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打造9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交通体系加快完善。济滨高铁、津潍高铁全面开工;滨州港5万吨级航道防波挡砂堤工程开工建设,8#9#泊位投入运营;小清河在断航26年后重新载货通航;滨州民用运输机场选址工作取得军民航各方支持;滨州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庆章高速顺利开工,高商高速加快建设,主城区高速环城和“县县双高速”交通格局加速形成。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增量,“双招双引”借外力
滨州市坚定不移把“双招双引”作为高质量发展第一要事、经济工作“第一抓手”,围绕全市19条重点产业链,以主要产品上下游为突破点,着力引进关建环节、核心企业、上下游配套产品,精准匹配高端人才,对产业链进行“接链补环”,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增量。
招商引资全面起势。2023年新签约项目476个,签约总额3800亿元。新落地项目451个,到位市外资金突破1200亿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2%,列全省第1位。
人才“三进”工程深入推进。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服务体系,全力招引人才,新引进培育科技领军人才195人、青年人才超过3万人,人才流入结构日趋优化,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提供了智力支撑。
营商环境全面优化。政务服务可网办率达100%,并联审批率达93.4%,利用租赁土地办理工程手续成为全国首创。建立千村便民服务站,561件高频事项办理下沉乡村,群众办事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