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裴庆力通讯员田雪珂
2023年以来,滨州坚持把加快数实融合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不断打造新型工业化强力引擎,以数实深度融合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换挡提速、换道超车”。继2022年成功入选国家“千兆城市”后,滨州又荣膺2023全国数字城市百强市,数字经济水平列第87位。
聚焦核心产业,加快数字产业化
我市制订印发《滨州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聚力实施“数字经济增效工程、优质平台赋能工程、智能制造提升工程”等七大工程,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数字发展水平整体向好。
延链补链塑强产业集群。服务长威电子、金鑫电子等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半导体分立器件产业集群;加快完善锂电池产业链,支持鲁北化工、京阳科技等企业新能源电池材料基地建设,培植以锂离子电池、氢能源电池为重点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培育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区1家,重点服务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55家,形成了以半导体、锂电池材料为主的产业集群;支持魏桥国科天骥、滨化集团新材料、裕能化工等芯片制造电子材料产业链加快发展。
重点培育打造标杆示范。精准服务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重点企业,建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重点企业和项目库,定期跟踪服务指导,打造了一批数字经济标杆示范项目企业,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2023年,我市新培育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13个,培育数字经济园区7家、省级“产业大脑”3家(全省第1位)、虚拟现实公共应用体验中心2家、省级首批数字经济“晨星工厂”144家(全省第3位),推动高端化工产业链入选山东省首批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项目。
优化服务全力助企惠企。2023年以来,我市持续巩固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水平,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专题培训,组织开展对外交流学习,举办“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国行暨滨州市工业企业数字赋能”、“工赋滨州”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6场,组织培训达1000余人次;面向全市征集480名数字化转型助企专员和52家助企服务商,开展助企行动,推动释放应用赋能价值和潜力。
聚焦深度融合,加快产业数字化
全力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2023年,我市制订印发《滨州市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市级财政激励政策实施细则》,建立“滨州工信助企调研平台”,对全市1475家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调研,分行业、分区域深入分析数字化转型现状,形成全市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助推全市320家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全力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成立滨州市工业互联网协会,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牵手行动、两化融合深度行活动22场;培育3家企业入选工业互联网全国500强,累计培育58家省、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家省、市级工业互联网园区。
全力打造“数”“实”融合应用。积极引导企业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打造出了一批数字应用典型案例。其中,新培育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4家、省级大数据“三优两重”项目11个;培育国家区块链典型应用案例1个,成为全国“区块链+智慧城市”方向仅有的六个典型案例之一;山东黄河谣数字医疗产业园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入选2023年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的示范园区项目。同时,新培育省级“产业大脑”3家、列全省第1位;培育省级首批数字经济“晨星工厂”144家,列全省第3位;培育数字经济园区7家、虚拟现实公共应用体验中心2家,推动高端化工产业链入选山东省首批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项目。
聚焦基础建设,加快数字新基建
加快5G基站建设。我市组织开展信号优化提升行动,全市累计开通5G基站1.1万个,实现市县主城区、重点商业应用区、乡镇驻地连续覆盖并向农村延伸覆盖。
扩展5G网络应用。开展5G网络室内深度覆盖和规模应用提升工程;开展5G行业应用培育认定,打造了一大批应用样板和示范工程,培育省5G规模应用企业和典型案例94个,数量列全省第一位;培育认定5G融合应用典型示范项目10个。
深入推动新基建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实践,全面推动云网建设,征集企业内外网升级改造10家,推动博兴县入选省级“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的县(市、区)”。培育建设省级工业大数据中心5个、大数据创新实验室1家、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2家、大数据创新服务机构1家、大数据人才实训基地1家。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统领,聚焦制造经济和数字经济“两翼带动”,深入实施制造强市三年攻坚和工业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突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产业集群数字化生态构建”工作方向,创新构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服务体系,推动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提升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全力由工业大市向制造强市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