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李淑霞通讯员李国鹏崔浩
水陆两栖挖掘机、水陆两用自卸车、水陆两用运输车……在位于滨州高新区的金毅设备有限公司,这些大家伙不但畅销国内,还勇闯国际市场。
这家只有100多名员工的企业,其可伸缩式两栖浮箱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6.5%、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6.8%,均列第一位。
“没有金刚钻揽不来瓷器活。”深耕细分领域市场十余年,已然成为水陆两栖工程机械细分行业龙头的金毅设备,跨越式进阶背后是对自主创新的矢志不移。
2006年,在外“揽工程”多年,赚得“第一桶金”的王学军,回到家乡滨州,创建了滨州市金毅设备有限公司。仅仅两年后,公司便建设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专业技术研发中心。目前,公司拥有专业研发人员45人,申报知识产权80余项,与山东航空学院等1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事实上,公司成立之初,喜欢琢磨的王学军,研发生产了多个产品,然而推向市场过程中却屡屡碰壁。一时之间,王学军也曾陷入不知“卖什么”的迷茫。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滨州南海水库附近的施工工地发现,一辆挖掘机掉进水里无法作业,于是就想到能不能造出一种既能在陆地又能在水面上作业的挖掘机?”王学军说,这激发了他研发新技术设备的决心。
经过不懈努力,一种既适用于陆地又适用于沼泽、浅滩作业的水陆两用挖掘机在金毅设备问世,这也让王学军迎来创业生涯的“柳暗花明”。
金毅设备自主研发生产了可伸缩式两栖浮箱产品,解决了国内挖掘机在沼泽地、深水领域不能作业的行业难题,该项技术属全国首创,由此在该领域完成了国产化替代。据了解,其浮箱中的行走履带独家采用三链条设计,减轻了单根链条负荷,有效解决了在一根链条意外断裂的情况下,仍能行驶的行业共性难题,使履带寿命延长20%。
金毅设备自主研发的定位桩,使设备在10米以下深水领域可以正常工作,解决了设备在深水领域漂浮状态时无法进行挖掘作业的难题,在产业链关键领域补上了“短板”。通过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浮箱间距的调节,大大提高设备对作业空间的适应性,既能适应窄小空间,又能在宽敞空间增强底盘的稳定性,使作业性能大幅提升,解决了行业共性难题,实现了该项技术的全国首创。
从“新”出发,向“新”而行。金毅设备建有智能化工程装备滨州市工程研究中心、滨州市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研发创新平台等,年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先后入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
坚守质量标准,开展全球化布局。目前,金毅设备已与徐工集团、小松公司、卡特彼勒、三一重工、山东临工、现代机械等企业达成长期业务合作关系,成为其配套商,贯通了水陆两栖工程机械上下游产业链,产品远销美国、德国、加拿大、巴西、埃及、菲律宾等22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