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李娟
从小年到元宵节,23天、69场次活动, 累计进馆人数4.1万、服务人次38万,这是2024年“欢乐滨州迎春文化荟”交出的成绩单。
“欢乐滨州迎春文化荟”文化品牌,由滨州市文化馆推出,自2016年开始打造,已陪伴市民走过9个春节。9年来,文化服务不打烊、文艺活动多样化,逛文化荟、过文化年、拉长年味、品味滨州,已成为滨州这座城市的“新民俗”。自活动启动以来,走进文化馆过新年的观众络绎不绝,各类活动报名链接和抢票预告一经发布,短时间内即刻报满抢空。
该品牌有何突出特点,推出了哪些优质内容,增添了哪些年味,对滨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又有什么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市文化馆,近距离了解这台创意纷呈、老少皆宜的文化盛宴是如何“酿 制”的。
与生活同频共振,百姓登台“唱主角”
文化引领、骨干示范、多方参与,与群众生活同频共振,是该品牌的突出特点。如今年2月2日的开幕式上,馆办文艺团体和文化志愿者“挑大梁”,台下观众自发上台,一起跳起了“科目三”,现场互动频频、其乐融融,这已是日常。
“文化荟”是滨州优秀文化团队和个人的集中巡礼,他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让更多文艺爱好者有了身边的文艺标杆。
今春,滨州群星合唱团、群星爱心艺术团献上的新春音乐会,一票难求。其成员是滨州教师、公务员、群文干部、文艺爱好者,这充分说明滨州各行的文艺人才在“井喷”。群星合唱团建团后,曾两度代表山东省入选群众文化领域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合唱类决赛,是全省具有群众性、示范性和导向性的合唱团体。
滨州青年快成长,文艺新风有力量——“桃李芬芳·心系滨州”,来自全国各地音乐院校就读的滨州籍音乐学子集体登台,用琴声与歌声践行“在知爱建”,今年已是第三届了。
今年沉浸式剧本体验活动首次举办,它是本地专业团队在公众面前的公开亮相。活动包含古风、反诈、亲情等多个主题,从场地到服饰、从实景演绎到沉浸式代入,受到了滨州青年的热烈响应。
总体看,“文化荟”的鲜明特色,就是助推百姓登台“唱主角”,群众演给群众看,彰显出滨州群众文艺的热度活力。正因此,在前期策划时,市文化馆就充分考量了不同年龄群体的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文化新需求,鼓励让非遗传承人、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机构、艺培机构、文化创意公司等多方社会力量都参与进来。
突出龙元素,玩转“寻龙记”,攒足了小而美的文化“微景观”
细读生肖,延长传统文化链,是“欢乐滨州迎春文化荟”的规定动作之一。尤其今年的龙,是一个深具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的生肖。而滨州,又是一座龙文化、龙元素极其丰富的城市,品读空间非常大。
自2023年11月起,市文化馆就开启了“文化荟”的创意策划。各部室反复讨论,馆务会多轮“头脑风暴”,决定摒弃数量优先的惯性思维模式,着重从品质提升和创意创新上下功夫,尤其加大了对龙的图腾、滨州非遗等内容的挖掘提炼。
在整体场景装置、装饰细节、活动创意上,文化荟突出了“龙主题”:从非遗集市、滨州民间故事剪纸作品展,到非遗传习坊、春晚小景,再到季节滨州摄影展,推出了众多小而美的文化“微景观”,引得众多游客驻足拍照。如200余件莲花灯、龙灯、鱼灯、滚灯、荷花灯,与63件(套)创意设计图,让古老的非遗生出全新创意;非遗集市上,展售的武定府酱菜、琉榴圆芝麻香油味鸭蛋、魏家羊角蜜,及布老虎等,购销两旺。
特别是集章环节,剪纸艺人创作了18个形态各异的中国龙,刻印成章,形成了“原创设计+专属定制”。市民集齐“十八”章,就可以领取滨州特色非遗手工艺品。与之类似,非遗传习坊的各种“寻龙记”,鼓励孩子们寻找“指尖上的年味”,巧手设计龙作品。一块面团,揉搓捏切,一会就蝶变色彩缤纷、各种造型的龙宝宝。一块碎布,经细心剪裁、精心缝制,就变为一个个憨态可掬“好彩龙”。佩戴吉祥龙香包挂件,学员们表示:“自己亲手制作的挂件,跟买的不同,不仅动手动脑,还能把独一无二的作品带在身上展示,太有成就感了!”
同样,“龙的传人”中华少年作训营深受孩子们喜爱。依据“龙之九子”,设计了9期系列活动,每期既有龙文化解读,又有沉浸式体验和手工制作。如“龙生九子之螭吻闹海——龙灯我来扎”活动,就是在了解龙子螭吻的故事后,一起扎龙灯。而以龙为主题的“叮咯龙咚呛·元宵喜乐汇”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大家参与灯谜竞猜、“划龙点睛”冰壶体验、皮影戏表演,在光影摇曳中体验国风潮范儿,其乐融融。
“云端”发力,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
线下,文艺演出、展览展示、互动体验、志愿服务等六大线下活动版块色彩缤纷,剧本杀、音乐快闪、集章打卡、文化荟专属IP等创意,温暖推出。走出去,送文化进基层、进社区、进军营服务,延伸了服务触角。
线上,传统文化知识竞答、网络直播展播、VR美术馆等,将展览与VR相结合,艺术普及与网络展播相呼应,用数字媒体资源为“文化荟”赋能。
如此,线下线上互动,形成了触角多元的“文化综合体”,形成了动静相宜、内外贯通、传统现代相融通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截至2月24日,“文化荟”期间仅滨州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的浏览量就超过10万,发布数量和阅读次数较往年,均创新高。
譬如,2024“鲁韵飞歌”滨州市第五届青少儿网络春晚堪称网上热门,已是连续第五届举办。本届春晚由近3000名多才多艺的小演员精心演出,舞台上呈现了多元的传统文化元素。而“季节滨州”摄影作品大赛,线上线下同时进行,以“生机·盎然滨州”“时尚·盛夏滨州”“厚重·收获滨州”“丰年·冬蕴滨州”四部分,征集到全市百余名摄影爱好者的815件作品,经专家评委评选,展出了优秀作品。
这场新春盛宴,有看头、有年味、有品位。营造了一个最具滨州味的新年,为市民营造了可观、可听、可游、可赏、可感的综合文化体验。年味,是乡愁、是童年、是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年味,这“文化荟”的最大特点在于一体多面、动态集成,通过品牌引领、优化供需,在春节这一重要传统节日的“黄金窗口期”,将场馆资源、职能优势、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和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荟萃整合、集中发力,实现功能多、效率高、品质优的结合。同时,根据社会发展和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创新优化形式内容,持续扩大服务人群的覆盖面和适用性,为群众奉上年节气息浓郁、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新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