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中国援助基里巴斯医疗队队员马秋华:
用仁心仁术守护异国患者健康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飞张卫建通讯员蒋芳芳

  2019年中基复交以来的第一批中国医疗队队员。(左一为马秋华)
  基里巴斯,世界上唯一纵跨赤道且横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国家,是全球一天最早开始的地方。
  2022年,这个国土陆地面积只有811平方公里的太平洋岛国,迎来了2019年中基复交以来的第一批中国医疗队——来自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的张勇、急诊科的孙斌、老年医学科的马秋华。这也是滨医附院首次整建制派出的援外医疗队。半年时间里,3名医疗队员守望相助,用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赢得广泛赞誉。
  2022年12月20日,本是医疗队员结束援助任务归国的日子,马秋华却主动要求延期一年,参与第二批援助任务。
  作为第一批医疗队中唯一的女医生,在异国他乡,马秋华有更多难处和苦楚。但500多个日日夜夜,她坚持了下来,用真情和医术守护着当地患者的生命健康。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马秋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讲述着中国医生的异国故事。
  黝黑的皮肤、内心的坚毅,成为最特别的“勋章”
  2023年12月17日,经过4天辗转飞行,马秋华终于落地济南遥墙机场。此时,距离她离开祖国,已经过去了整整569天。“终于回来了。”飞机落地的这一刻,马秋华如释重负。
  近乡情怯,就像每一个在外多年的游子归家,落地之前,马秋华按捺不住自己激动又忐忑的心情:一年多的时间,家乡发生的变化大不大?儿子还认得我吗……
  入关时,工作人员拿着马秋华的护照,来来回回盯着她看了许久。
  一年半的援外医疗经历,基里巴斯的热带海洋气候,让这位原本白净的女医生变得黝黑,也消瘦了许多,几乎不复援外之前的模样。
  虽然变了样子,但在机场,年幼的儿子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妈妈。6岁的孩子还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思念,看到马秋华,激动地围着她打转,转几圈就跑过来抱住她看看,仿佛下一秒妈妈又要消失了。
  “黑了、瘦了。”回到家里,婆婆见到马秋华的第一眼,心疼地几乎哭出来,“这是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啊!”
  而讲起自己发生的变化,马秋华却是云淡风轻,甚至甘之如饴。外表的变化,内心坚毅的成长,这些都是她在基里巴斯工作的“勋章”。
  勇敢克服水电匮乏、物资奇缺、基础设施落后等诸多挑战
  “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但回想起刚到基里巴斯的那一天,依旧像发生在昨天一样。”马秋华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
  2022年3月,正在青岛参加抗疫的马秋华接到了科室主任的电话,询问她是否有援外意愿,没有丝毫犹豫,马秋华立马答应了,“这是人生不同的经历,也可以更好地实现一名医生的自我价值。”
  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2022年5月27日,马秋华与张勇、孙斌一起,降落在南太平洋上的这个岛国。
  基里巴斯常年干旱,刚下飞机,当地闷热的气候就给了马秋华“当头一棒”,干旱少雨、湿热的气候,让马秋华感觉极不适应。基里巴斯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这里没有农业、工业和制造业,人们过着几近原始的岛国生活。
  援外之前,虽然马秋华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但和真正体验到当地生活,却又是不一样的感觉。
  刚到基里巴斯,医疗队还没有驻地,住在酒店里,吃当地人的食物。异国他乡,水土不服,队员们经常腹泻、起口疮;安定下来后,又面对新的问题:水电匮乏、物资奇缺,基础设施极其落后……医疗队员们面临着诸多挑战。
  “没有纯净水,我们就用雨水做饭,买不到新鲜蔬菜水果,就吃些维生素补充营养……”马秋华说,在基里巴斯,国内平常所见的蔬菜水果都是“稀罕物”。她平时最爱吃葡萄,援外一年半的时间里,她也仅仅吃过两次,“买一点点,一颗一颗吃”。
  除了日常生活之外,援外医疗队所服务的汤格鲁中央医院的医疗技术,以及当地居民的疾病基础,也同样使马秋华倍感揪心:汤格鲁中央医院是基里巴斯最大的一所公立医院,但这里设施简陋,物资缺乏,全院仅有50多名大夫。然而,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病率极高。
  异国他乡发烧到40度,被深深的恐惧感笼罩
  异国他乡,不适应的气候,困难重重的工作生活环境……这段援外经历,注定不是坦途。
  2022年6月份,刚到基里巴斯不到一个月,马秋华感染了新冠肺炎。异国他乡,她发烧到40度,整整一周没有退烧。
  “吃退烧药也不管用,只能躺在床上硬挨。”马秋华说,基里巴斯的医疗条件不及国内,高烧时,她被深深的恐惧感笼罩着。
  那时,一同援外的张勇、孙斌每天把饭送到马秋华门口,敲敲门听到她的回应才敢走,“那段时间真的是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哪个人不行了,队员们得及时知道、及时抢救。”马秋华说。
  2023年初,马秋华5岁的儿子也感染了新冠,丈夫半夜抱着高烧不退的孩子前往医院,给她打去电话,她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内心被深深的无力感充斥着,恨不得立刻飞回去陪在儿子身边。”马秋华说,援外时,她最担心的就是年幼的儿子,“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妈妈的陪伴,孩子的心理会不会出问题?有一段时间我跟他视频,他不愿理我,说几句话就跑到一边去了,我心里难受极了。”难熬的时候,她一遍一遍地问自己:“我到底为什么要来这里?”
  教育部长成了“铁杆粉丝”,在康复病人的笑容里找到了坚守的答案
  为什么要来到这里?
  在一次又一次地坐诊中,一张张康复病人的笑容里,马秋华找到了坚守的答案。
  曾有一位患者,由于胸腔积液位置特殊,且积液量少,仪器可以探测的范围较小,当地医生束手无策,不敢给患者进行穿刺手术。在不借助仪器的情况下,马秋华依靠扎实的临床基本功,为患者进行了高难度的穿刺手术。后来,这位患者得以彻底康复,当地医生和患者纷纷为这位来自中国的女医生投来钦佩的目光。
  “其实在中国,这样的穿刺手术并不罕见。”马秋华说。类似这样的疑难危重症病例救治多了,马秋华的名声也悄悄传到当地一些领导的耳朵里,当地国会议员、部长、职员等也纷纷前来就诊。其中,就包括当地的教育部长。
  教育部长的膝关节有炎症一直没有得到根治,日常出行需要坐轮椅。马秋华利用中国膏药及膝关节腔穿刺为其进行膝关节的治疗。“第一次见教育部长,他是坐轮椅来的;第二次来医院,他是走着来的;再后来,他在派对上邀请我跳舞。”马秋华说,除了膝关节疼痛,教育部长还有长期手指关节晨僵及关节疼痛的症状,她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还托第二批医疗队员带来了中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给教育部长送去。
  后来,马秋华在公众活动上见到教育部长,他无比激动,伸出手指,灵动地在她眼前晃动着,“马医生,你看,我的手指可以自由张开了!我现在完全好啦!我还可以去跳舞啦!”
  经过有效治疗,教育部长彻底成了马秋华的“铁杆粉丝”,每一次在公众场合见面,逢人就向别人炫耀治疗好他的“中国名医”。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到访,主动承担分诊、查房、翻译、协调工作
  2023年7月15日,负责执行“和谐使命——2023”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踏浪而出,伴着当地华人华侨“欢迎和平方舟,中基友谊万岁”的声浪,缓缓停靠在基里巴斯首都塔拉瓦比休岛港码头。
  基里巴斯是此次“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任务到访的首个国家。在为期7天的访问中,“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主要利用医院船主平台,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诊治,同时,派出多支医疗队赴基里巴斯中央医院、老人协会、社区等点位巡诊。马秋华所在的援基医疗队,也根据中国驻基里巴斯使馆统一调配,负责协助开展相关医疗服务工作。
  自2023年7月15日下午起,“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正式开诊,当地民众、华人华侨、中资机构员工纷纷前来就诊,患者数量每日递增。由于基方民众以基里巴斯语为主,虽有志愿者协助,但仍有语言沟通不畅的现象,大大减缓了就诊效率。为此,马秋华与另外两名队员参与分诊、翻译、协调工作。
  除此之外,根据任务安排,“和平方舟”号还派出医疗分队进入基里巴斯中央医院进行诊疗。作为医疗队里援基里巴斯资历最深的队员,马秋华主动承担医疗分队在中央医院门诊、查房、学术交流的翻译及协调工作。
  为期7天的医疗服务期间,医疗船先后诊疗患者6633人次,实施手术20例,马秋华每天进行志愿服务长达10小时以上。
  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离开之际,“和谐使命——2023”任务指挥所授予马秋华志愿者服务证书,并向她所在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致谢。
  “其实在基里巴斯有很多中国元素,医院外有中国捐助的基建设施,医院里有中国捐助的器械。”马秋华说,作为援基医疗队的一员,她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感到自豪,同时也为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的世界大同理念而喝彩。
  第一批援外任务结束时,她却毅然选择继续留下
  2022年12月20日,本是第一批援助基里巴斯医疗队回国的日子,但马秋华却毅然选择继续留下来,她还有很多事情未完成。
  在基里巴斯,糖尿病、心脏病和乙肝患者极其普遍,其中90%患者都有糖尿病,而且年龄普遍年轻化。
  “这与当地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很大的糖罐子,吃饭、喝水都得加糖,一大罐糖几天就吃完了。”马秋华说,她接诊过15岁的高血糖少女,和20多岁就因糖尿病并发症不得不截肢的青年……
  要改变当地的健康状况,就要让预防糖尿病的意识真正深入当地人的内心。
  马秋华从生活习惯入手,在医院里,她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一位女性患者血糖很高,我让她回去不要再喝糖水,两周后回来复查时,她的血糖指标就正常了。”
  马秋华还带着医学知识走进社区、走进高中生课堂,开展糖尿病科普知识讲座。基里巴斯是一个多岛国家,在第二批援外医疗任务期间,马秋华多次乘小飞机、坐小船,去往外岛巡诊、开展调研……
  本来与儿子约定好回家陪他过2023年春节的,马秋华却失约了,但她没有后悔,“因为我知道,在这里,我代表的不仅仅是我自己,也不仅是滨医附院,而是中国。”马秋华说,这份价值感与归属感无可比拟。
  2023年12月14日,马秋华结束了一年半的援外医疗任务,登上了回国的飞机。在机舱里,她最后深深凝望这片曾付出过真心与努力的国度,几度热泪盈眶,“对这里,我有太多的情感与不舍。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与基里巴斯居民一年多的相处,当地人对待生命、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影响着马秋华,“原来我脾气很急,现在变得更加平和、乐观。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职业价值感体验更高了。”一年半的时间,马秋华收获颇丰,“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我还会再出发。”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