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创新驱动 渤海活塞勇攀世界之巅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张卫建崔艳贞刘飞通讯员张蕾付瑛杰
  开栏的话:滨州高质量发展,企业家将发挥哪些作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政府、企业如何紧密协作?建设家乡,造福桑梓,企业家又有哪些新设想?面对机遇与挑战,滨州企业如何开启新一轮征程?
  今日,市委宣传部、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市企业家协会联合推出大型全媒体访谈栏目《对话滨州》特别节目“企业家说”系列,邀请滨州头部企业家轮番做客,谈发展,说科创,话转型,论担当;在这里,感悟昨天,话说今天,畅想明天;从这里,看到智慧,看到勇气,看到态度,看到信心。
  哪里有内燃动力,哪里就有渤海活塞,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底气。
  从名不见经传到行业领军;从中国活塞第一品牌到行业内综合实力全球领先,渤海活塞不居第一不罢休,位居第一不止步。渤海活塞的成功,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技术创新,凭的是装备工艺创新,倚仗的是管理创新。企业发展,创新者胜。本期“对话滨州·企业家说”,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渤海活塞原董事长林风华,共谈企业创新。
  张波:创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就是寻找生机和出路的必要条件,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滨州市企业家协会秘书长林风华此前曾担任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这个岗位上,对创新有哪些感受和收获?
  林风华:2020年之前,在我们老董事长杨本贞带领下,滨州活塞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厂,跻身全国行业排头兵企业,为企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这个班子接任后,渤海活塞又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我认为,渤海活塞这么多年的发展得益于创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渤海活塞就已经开始进行技术创新,那时候还叫技术进步;到了90年代,我们成立了省级研发中心,作为第一届研发中心主任,我参与了技术中心的建设。
  研发中心成立后,首先做的是活塞产品创新。活塞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但它是中间产品,在发动机里面看不到,不直接面向消费大众,所以以往我们的生产是根据客户要求来组织,就是客户做设计,我们生产。我们生产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出在设计上,于是就开始抓设计研发创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20世纪90年代,我们做到了国内第一。进入新世纪,渤海活塞做到了全球一流水平,缔造了一个神话,因为在那个年代,活塞行业一流公司基本都在发达国家。我们能超越发达国家活塞公司,就是靠技术创新。
  张波:渤海活塞专业生产活塞60年,连续37年稳居国内行业领军地位,跻身国际一流企业,生产品种达1000多个,年产能达3000万件。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数字背后,是渤海活塞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从铝活塞强化技术创新到铝活塞新材料自主研发,从锻钢活塞研发打破国外专利垄断到拥有十几项核心专利,再从锻钢活塞制造与国外先进水平同步,到关键技术开始实现超越,渤海活塞牢牢掌握着产业发展主动权。以技术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什么?
  林风华: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渤海活塞自成立以来就坚持实施的人才强企战略。人才强企,我们有两个途径:“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就是让本地人才到全国各大知名院校,甚至走出国门培训学习,企业出钱,培养自己的人才;“请进来”,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我们成立了联合研发中心,尽管当时还没有形成规模,但已有多位来自国内知名大学或专业科研机构的专家为我所用。随着研发平台能级提升,我们又聘请了一些国外专家,人才团队趋于国际化,产品设计水平也更契合国际要求。(下转第二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