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昌国县侯任恺
侯玉杰
  晋武帝司马炎晚年,小人贾充得志,朝廷被一群奸佞小人所垄断,正直的大臣多被驱逐出权力中心。一天,有人在洛阳城北的北夏门遇到中书令和峤,问他:“你是任恺的朋友,你怎么坐视不救?”和峤回答说:“任恺就像这北夏门一样,自己要崩塌毁掉,不是一根木头能支撑的。”由此,“一木难支”这个成语便诞生了,主人公就是博兴县人任恺。
  皇帝的女婿任恺
  任恺,字元褒,博兴县人,约生活在三国的魏文帝曹丕到晋朝的武帝司马炎时期,即公元220年至290年之间。博兴任氏家族是东汉至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化世家,任恺的父亲任昊,曾在曹操的部下为官,最高官至魏国的太常卿,负责国家的礼仪制度、文化教育事业等,位居九卿之首。任恺少年时,既风姿秀逸又饱读诗书,是儒学名家。晋初的许多礼仪、典章制度的制订,都有任恺的参与。
  任恺才貌双全,胆识过人,魏明帝曹睿非常欣赏他,把自己的女儿长公主许配给他。做了皇帝的乘龙快婿,任恺的职务升迁很顺利,很快就做到了中书侍郎、员外散骑常侍。265年,司马炎夺取曹氏的天下,改朝换代,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大肆更换甚至杀戮忠于原曹魏政权的各级官吏。任恺是曹家的皇亲国戚,但因他才能突出、众望所归,深得司马炎信任,不但没有被免职,反而晋升为门下侍中,被封为昌国县侯。他随侍君侧,以备顾问,直接参与朝政决策,地位显赫。
  任恺有治国安邦的大才,日理万机而有条不紊,他负责综合协调各方事务,是皇帝司马炎的得力助手。任恺秉性忠正,处处以国家社稷的大局为己任,处理问题公正廉明。有关国家大政方针及重要人事任免,司马炎都征求他的意见后才作决策。司马炎做皇帝的最初几年,郑冲、王祥、何曾等老臣,都因年事已高,离职回家休养。司马炎为巩固江山,特别优待这些德高望重的旧臣,经常派遣任恺代表自己看望他们,征求他们对新政权的意见,因此,任恺的社会声望很高。
  独木难支的任恺
  晋武帝司马炎身边有一个叫贾充的人,此人为人虚伪谄媚,特别善于揣摩上司心思、邀宠专权,是拍马溜须的高手,也是历史上公认的小人。他担任侍中、尚书令、车骑将军等要职,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弄臣,也是权臣。贾充与荀凯、荀勖、冯琛等人相互勾结,结为朋党,共同营私舞弊,朝野上下都憎恨他们。任恺非常厌恶贾充的为人,以他为首,众多正直的大臣们都反对贾充。一个时期,贾充也有所收敛。
  任恺是皇帝身边的近臣,贾充知道马上说他的坏话,皇帝肯定不信。于是,贾充想办法削去任恺的侍中职务,减少任恺与皇帝接触的机会。贾充反其道而行之,不是贬低任恺,而是在皇帝面前对任恺大加夸奖,他向皇帝建议说:“任恺是个忠诚正直的君子,德高望重,应该得到重用,应该担当教育太子的重担。”贾充此计一箭双雕,既能隔离司马炎与任恺的联系,也能趁机陷害任恺,因为无论任恺怎么努力,司马炎的低能儿子肯定教育不好。这个太子就是后来成为皇帝的惠帝司马衷,就是那个“不食肉糜”的主人公。司马炎知道儿子不争气,也希望有个好师傅相助,于是采纳了贾充的建议,任命任恺为太子少傅,但并没有免掉侍中职务,任恺依旧是皇帝的近臣。贾充计谋落空。
  晋朝西北的少数民族发生动乱,司马炎非常担忧,任恺想趁机把贾充排挤出国家中枢机关,就对司马炎说:“秦州、凉州一旦沦亡,则关内不保,危害到国家的安全。应该赶快派重臣前去镇抚,让老百姓安心。”司马炎问:“谁可以担当此重任呢?”任恺说:“贾充是最合适的人选。”中书令庾纯也极力推荐贾充,于是,司马炎下诏任命贾充为秦州、凉州都督,镇守长安。贾充的亲信为他献计,让他尽快把女儿贾南风许配给太子司马衷为妃,争取留在京城不走。在各方的谋划下,司马炎也被蒙蔽,终于答应太子娶贾充的那位又丑又妒、凶悍无比的泼妇女儿贾南风为妃。贾充的计谋成功,和皇帝成了儿女亲家,司马炎下诏命他仍以原官留在洛阳任职。
  贾充和皇帝日益亲近,更加结党营私。而以任恺为首的,包括庾纯、张华、向秀、和峤等大臣惺惺相惜。朝廷上的两大派形成水火之势。晋武帝司马炎为了调和矛盾,他把贾充和任恺请到皇宫,设宴款待他们。席间,司马炎说:“朝廷应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大臣之间要和睦相处。”贾充和任恺听后,赶快表态团结一致共同为朝廷效力。从此以后,贾充、任恺表面上虽然互相推崇、尊重,内心的怨恨却越来越深了。
  贾充被皇帝所器重,一心专宠,想控制权势。他的心腹为他出主意说:“任恺担任侍中要职,掌管国家中枢机关,天天和皇帝在一起,颇得信任,我们要想办法让他远离皇帝。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升官,让他去做选拔官吏的官,这个职务看起来很有实权,实际上,真正的大权在皇帝手中。吏部尚书就是一个发放官帽子的办事员而已。况且,那么多官员,三教九流,很难调和,稍有不慎就要得罪人,给我们留下攻击他的把柄。”贾充依计而行,在司马炎的面前极力称赞任恺的公正无私,并保举任恺担任吏部尚书。司马炎看到贾充举荐任恺,非常高兴,表扬贾充任人唯贤,立即任命任恺为吏部尚书,加奉车都尉。任恺的官职升了,但实际上琐碎的事情多了,见到皇帝的机会变少了。
  任恺担任吏部尚书后,抱定为国选才的宗旨,恪尽职守、公平待人,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自己也尽可能不与其他大臣们走得太近,和皇帝交流的机会也明显少了。司马炎的身边便完全被贾充和他的狐群狗党所围绕,他们先说任恺生活奢侈、腐化堕落,再说任恺私自使用御用器具,是僭越之罪,是大不敬,是犯上作乱等等。司马炎开始也不相信,但是时间一长,说的人一多,由不得不信,渐渐地疏远了任恺。最后,贾充又使用了狠招,唆使尚书右仆射、高阳王司马珪控告任恺。司马珪乃皇室贵族,司马炎也不得不重视,终于罢免了任恺,让他赋闲在家。
  放浪形骸的任恺
  任恺被罢官后,朝廷派专人搜查他的家,查明他家里的所谓御用器具原来是任恺的妻子长公主在曹魏政权时得到的赏赐物品。
  任恺被罢了官,诋毁他的言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最终彻底失去了司马炎的信任。吏部尚书山涛了解任恺的为人,也知道他是国家栋梁之材,极力保举他为河南尹。在新的职位上,因为当地发生案件,任恺又被罢官。又任光禄勋,属于比较清闲的高官。
  任恺被罢官后,索性纵酒行乐,自暴自弃起来,每顿饭都要花掉一万钱,比那位“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的何曾还腐败,他家里每天还要用专车往外运吃不了的剩菜剩饭。晋朝的权贵、富豪们互相斗富,比生活的奢侈,任恺是其中的一员。
  借着任恺自我堕落的机会,贾充一再罗织罪名加害他。有时,朝廷宴请大臣,任恺出席,司马炎见到后,对他还是颇为关切并表示安慰,任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有流泪而已。司马炎念及旧情,后任命任恺为太仆寺卿,再转为太常寺卿。
  晚年,任恺郁郁不得志,竟然郁闷而去,享年61岁,谥号为“元”。任恺的儿子任罕,字子伦,继承了良好的儒学家风。他的才能不及其父亲,以谦谦君子著称,是社会名士。历任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兖州刺史、大鸿胪寺卿等职。
  作者单位:中共滨州市委党史研究院(滨州市地方史志研究院)
  原文采自《滨州百名历史人物》,略有修改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