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从“破落村”蝶变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探究里则街道庄科李村“十年蝶变”的发展秘诀
  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尹凯丽张潇
  道路四纵六横,小院错落有致,街巷干净整洁,微风徐徐伴随麻雀啁啾……这是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则街道办事处庄科李村的日常街景。
  庄科李村共364户、1051口人,在当地是个不算小的村庄,也是个名气“响当当”的村庄。但在2011年之前,这里不仅穷得叮当响,而且人心散、环境差;如今的庄科李村,村兴、田丰、景美、民富,成为远近闻名的“富美乡村”。“十年蝶变”的背后是十年筑梦、十年坚守。
  ■四任村支书一条心,共同建好一个“家”
  “村庄能发展好,多亏了俺们村的四任村支书,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庄科李村村“两委”成员李晓年说。“大家都说俺们村有四个村支书,其实他才是真正的村支书,俺们几个老伙计都是前任的。”庄科李村前党支部书记李跃峰拍了拍旁边中年人的肩膀笑着说,“他就是我们村党支部书记李海滨。”
  “四支书”能握指成拳,合力谋发展,李海滨可没少下功夫。
  2011年,34岁的李海滨刚开始主持村里工作,就琢磨着怎样发挥3位前任老支书的“光”和“热”。上任之初,面对村里十余万元的负债,李海滨先带头垫资9万余元,其他班子成员也纷纷追随,将欠债全部还清。为了把村里的工作干好,李海滨遇事多与老支书们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对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务,一律实行“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制度,将各项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慢慢地,几位老支书发现,这个年轻人有思路、有闯劲儿,关键是能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就这样,李海滨把前三任老支书聚在了一起,并在村煤改气、旱厕改造、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要想赢得民心,先得干好实事。”自李海滨上任后,通过一件件民生实事,村“两委”与群众贴得更近了,李海滨也逐渐获得了全村村民的认可。
  为了建好这个全村人共同的“家”,改变村庄一穷二白的面貌,他团结带领全村,一干就是十年多。他把村庄规划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2012年完成自来水改造,2013年完成农电网改造,2014年将村庄打造成为全市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2015年在全区率先完成旱厕改造,2016年完成12条巷道硬化,2017年在全区率先完成煤改气,2018年完成村东西两个池塘硬化,2019年完成村北大集路建设,2020年完成绿化改造,2021年完成进村桥梁建设,2022年拓宽村南入村路,2023年更换太阳能板路灯130余盏,为村集体一年节省4万余元,亮化村庄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节约了能源。经过不懈努力,十年前的“破落村”摇身一变成为现在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李海滨深知,党支部和党员的存在感体现在群众心里的获得感,体现在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冰雪天气,村“两委”组织全体村民与时间赛跑,第一时间清雪除冰,成为该街道第一个畅通道路的村;寒潮期间,村民李合云家的自来水管冻裂,村“两委”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前往老人家中维修,不到半天时间便将碎裂的自来水管更换好,保障老人正常用水。一桩桩,一件件,李海滨带领村“两委”成员把民生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农村人也能“有里有面”、“口袋”“脑袋”一起“富”
  “以前,夏天晚上吃完饭也没个玩的去处,现在咱村两边的池塘都整得和小花园似的,沿街路上的‘四德’文化氛围好,我感觉咱这里的生活和城里没什么两样。”村民张金平高兴地说。
  不比城市差的,不止是村容村貌,还有村民们的素质。2023年,庄科李村完成了以“立己达人、择善而行”为主题的“四德”街道建设,道旗设计涵盖了克己修身、崇德向善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内容,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明素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该村成立宣讲教育、文体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3支共计5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聚焦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法律援助、心理慰藉、医疗服务、帮扶慰问等志愿服务,送“幸福上门”,送“温暖入心”。通过志愿服务,汇聚起全村同心同德的向心力和文明向上的精气神,村民之间守望相助、懂得感恩,为患大病村民募捐4万余元,疫情防控期间村民自觉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6万余元。同时,该村每年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美丽庭院示范户”“最美家庭”评选活动,以身边人教育身边人,以家风文明带动乡村文明。举办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迎中秋庆国庆”文艺展演,为70周岁及以上老人送去慰问礼品和温暖祝福。随着民生实事一件件落地落实,村民们的心拧得更紧了,崇德向善、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也更加深入人心,村庄获评“省级文明村”。
  早在建村之初,生活穷苦,村民们通过表演“莲花落”卖艺为生。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莲花落”却一直保留至今,每到节日和丰收季节,村民们就会表演“莲花落”,歌颂赞美现在的幸福生活。2014年,“莲花落”成功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村民们继承创新,让传统艺术不断焕发时代光彩。“莲花落”的传承发展,为村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文化动力。
  ■千方百计发展经济,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落一人”
  每年年初,李海滨就会组织村里的经济能人召开座谈会,邀请致富能手为村民致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言献策出力。他还积极协调银行部门申请光伏贷,村民不用自己掏腰包,利用闲置屋顶发展光伏产业,增加家庭收入。从事筛网加工销售的村民还可以申请筛网贷家庭备用金,授信额度高达300万元,随用随贷,不缴利息。在利好政策下,庄科李村现有民营筛网、木材收购运输从业人员100余人,注册公司146家。为保障农民稳收增收,村“两委”每年组织疏通农田沟渠,确保旱能浇、涝能排,同时群策群力,确保村民浇上灌浆水,实现全村粮食增产50余万斤,亩产粮食达一吨半。
  庄科李村地下油气资源丰富,村内共有鲁胜公司鲁丰采油管理区油井100余口。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积极服务油区和驻地企业发展,在进井路铺设、井场标准化、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给予油区最大保障。2022年以来,通过服务油田、整合闲置零散土地,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在保障地方税收的同时,实现油地相亲、油地共赢。
  十年磨一剑,筑梦新乡村。现在的庄科李村,道路四纵六横、平坦宽阔,百姓安居乐业,村风文明和谐,李海滨带领村“两委”,用十余年的坚持付出兑现了当初对村民许下的诺言,将“富美乡村庄科李”的名片擦得越来越亮。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