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党校教师提高调研能力 须做到“五个必须”
吕厚忠
  党校教师的主责主业是教学与研究,这两项本领都基于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把握,其基本功就是掌握实情的调研能力。党校教师要提高调研水平,问需一线、问计一线,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讲透理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着力提高五方面能力。
  必须在求真求实上下足功夫
  调查研究的高质量,贵在“真”和“实”。这里的“真”,既包括探寻新问题要真,总结新经验要真,还要真实反映干部群众的真困惑、真想法。这里的“实”,是指要聚焦实情、实数,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研过程就是要接地气、通下情。因此,党校教师开展的调查研究不能只是听听、转转、看看。如,当前经济领域一个重点问题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要得到一手资料,必须真实走访不同类别、不同规模的企业,掌握企业实际情况,并与主管部门对接,共同研究解决对策。
  必须在聚焦问题上下足功夫
  调查是了解和发现问题的过程,研究是剖析问题成因、寻找问题对策的过程,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就是从问题入手到问题解决的过程。这就要求党校教师必须始终聚焦实际问题,真实反映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民营企业党建一直以来是党建领域的难点,如何把好的典型挖掘出来,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是党校教师应关注的。2022年,围绕非公党建问题,党校组织专题课题组到高新区、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企业调研,形成了一组高质量调研成果。深入一线调研,摸清一线实际,才能把理论课讲得接地气,把文稿写得有活力。
  必须在深入基层上下足功夫
  党校教师必须走出校门、走出书斋,打通教学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一线的对接渠道,在接触实情实际、参与问题分析思考、谋划工作措施中打开视野、拓展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这就明确要求党校教师要眼里看到群众,心中装着群众,一竿子到底,直面基层群众所需所盼。如,党校教师要讲好乡村振兴课程,就必须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增收这一课题。但仅从镇(街道)三资管理中心、村“两委”获取资料,尽管也可以掌握一定的基本情况,但农村群众是否满意、有何期盼、集体收入与农村条件改善之间的关系如何,却不是从数据上就能读到的,必须走入群众家中才能获得;群众的心声只有与群众面对面的时候才会真听到,意愿真了解清楚,这样的调研才有价值。
  必须在调研技能提升上下足功夫
  作为党校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调研技巧。具体来说,选取座谈交流人员要有代表性,提前设置好议题,会上营造畅所欲言的氛围,引导交流碰撞、相互启发;一对一、面对面深度交谈要投入情感,说心里话,建立信任;实地和蹲点调研要一竿子插到底,带着问题、带着感情沉下去,学会“刨根问底”,掌握第一手鲜活材料;要懂得换位思考,转变身份,以第一视角体验群众“急难愁盼”,做到设身处地;要与有关部门、机构、基层单位等开展联合调研,克服党校教师自身知识盲区、思维死角,借助第三方力量,延长调研手臂;对理论问题要多向行业领域专家请教;问卷调查要充分考虑各方关切,善于运用大数据分析,高质高效处理各类图表。
  必须在文章雕琢上下足功夫
  调研文章尽管以事实依据为主,但好的文笔、精准表述能更好地让阅读者了解内容并引发思考。因此,调研文章同样需要精雕细琢,力争做到“五讲四美”,即:事例“讲完整”、逻辑“讲透彻”、数据“讲准确”、道理“讲明白”、语言“讲精炼”,做到标题美、结构美、语言美和图表美,真正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调研论文,心中始终装着阅读者,努力从阅读者的角度来思考和写作。
  作者系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哲学教研室讲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