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田中岳通讯员刘靖宇报道)今年以来,邹平市黛溪街道紧紧围绕党建强、根基牢、融合实、服务优、质效高的工作目标,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网格+”多元融合治理模式,实现资源的多元化整合和高效利用,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网格+党建”解锁基层善治“新密码”
黛溪街道坚持以网格治理为抓手,以为民服务为重点,把基层党建工作引领贯穿网格化治理工作全过程,将党组织建设嵌入网格化治理工作当中,推动建立“网格+党建”治理模式,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该街道积极健全组织体系,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家庭户”四级联动体系,做到“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网格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组织”。通过建设“群众会场”,搭建党群沟通桥梁,不断完善党群议事机制,夯实阵地,让村(居)党员大会、村(居)民委员会、板凳议事会、“百姓夜话”、民情恳谈议事会等成为网格治理有序运转的重要载体。
同时,该街道强化力量融合,设置网格117个,配齐网格员117名,选聘614名楼栋红管家,为3512个党员家庭户挂牌,组织36名党员网格员组建“先锋网格员”队伍,打造“红色网格”,形成红管家、党员和网格员共同参与网格治理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该街道组织开展健康义诊、常态化大走访、政策宣传等活动2000余次,为群众办理实事290余件。
“网格+法治”筑牢和谐稳定“防护墙”
黛溪街道创新“法治入网”工作新模式,以法治建设推动平安建设,以法治服务助力群众幸福“满格”,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宣传进网格,法治润民心。黛溪街道110名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与网格员联动开展法治宣传进村居、进社区活动,针对不同群体提供“菜单式”普法服务,畅通线上线下双线普法渠道,通过精准送法、上门普法等方式,为群众送上“法治大餐”,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0余场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2万余份,受教育群众近3万人次。
服务进网格,法治暖民心。黛溪街道立足群众法律需求,充分发挥网格内调解员、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法务工作者等群体作用,为村集体、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文书起草、法律援助等服务,今年以来,已协助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起,解答群众法律咨询52人次。
调解进网格,法治解民忧。网格员联合调解员,依托全科大网格信息平台,每日在网格内巡查、收集社情民意,对矛盾纠纷进行摸排、调解、处置。调解员通过网格组织开展的“百姓夜话”、板凳议事话平安等活动,让群众围坐在一起,用拉呱聊天的方式,把矛盾纠纷摆出来,大家评、大家说,摆事实、讲道理,解怨气、话平安。今年以来,共调解各类纠纷案件300余起。
“网格+警务”打造联动共治“平安格”
针对老城区人口基数大、治安形势复杂等实际情况,黛溪街道通过“网格+警务”联动融合模式,健全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解决社会治理难题,及时掌握、解决群众诉求。
精细划分网格。该街道围绕网格共治、难题共解、服务同行的工作目标,将辖区创新划分为9个警格,与原有的117个综治网格共同组建起一张“平安网”,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警、警网互动”。
推动联动共治。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网格员依托全科大网格信息平台,警务人员依托警综平台,联合收集社情民意,实现信息数据互通;开展联合巡逻行动,协同调解矛盾纠纷,实现网格事项联动共治。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联合巡逻26次,登记人员信息270余条,联动开展反电诈等平安建设宣传活动19场次,排查整改各类隐患60余处。
“网格+心理”写好民生服务“新范本”
黛溪街道发挥综治网格平台作用,将心理服务嵌入网格化工作中,让群众在网格内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心理服务。
强化组织领导。为推动“心安黛溪”建设,黛溪街道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综治办、信访办、卫生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班,实现人员选配、任务分解、责任落实、督导调度一体化推进,形成了齐抓共管、协作配合、问题共解的工作格局。
推动阵地升级。该街道加大力度,对心理服务站进行改造升级,努力建成集心理咨询、心理体验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室,推动完善社区、村庄、学校、医院咨询室建设,实现整体化运行。
加强队伍建设。该街道从各管理区、社区选配有心理学专业资质的社会工作者、网格员,组建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上门服务,满足群众心理服务需求。截至目前,累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20余场,为100余人提供线下心理健康服务,帮助90余人解决心理问题。
发挥平台作用。黛溪街道依托“幸福黛溪美丽家园”微信公众号,设立“心灵工坊”线上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干部职工提供心理服务、心理援助、课堂学习、心理测试等服务。截至目前,平台访问量达3万余人次,完成心理测评2000余人次,为8000余名干部群众提供线上心理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