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富源街道驻村第一书记宋朋:
实打实干事 心贴心帮扶
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孙晓洁
  2021年10月,滨州市人民检察院选派宋朋任富源街道丰民一村第一书记。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宋朋立足本职岗位,扑下身子、真心融入,认真落实党的惠民、富民政策,在田间地头问需解难、在群众身边用心服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干劲满满。
  坚持党建统领,打牢村庄发展“硬底子”
  “一个好的村党支部,可以带动整个村庄的发展。”宋朋说,“丰民一村2021年被列为软弱涣散村,村党组织凝聚力差等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他把建强村党支部作为首要任务。
  “这两天咱村里中心路有两盏路灯不亮了。”在富源街道第一书记“三亮工作室”,45岁的村民王珍正与驻村第一书记宋朋反映问题。宋朋一边了解情况,一边记录。2022年,宋朋带领丰民一村率先召开了沾化区首个“三务三资”积分制管理阳光报告会,今年又创新成立了第一书记“三亮工作室”,村干部们都相互帮着干、比着干,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我们通过实施‘引航头雁’工程,着力培强‘两委’班子,与检察机关开展‘支部共建’活动4次,邀请各级领导到村内开展主题活动、讲党课等20余次,带领村‘两委’到乡村振兴先进地区开展对标学习10余次,村‘两委’先行先试、干事创业的信心大增。”宋朋介绍道,“同时,为了解决党员年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的情况,我们积极努力协调争取,发展45岁以下党员5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队伍梯次结构逐步优化,为村庄接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振兴特色产业,鼓足集体村民“钱袋子”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在宋朋看来,村庄要发展就需要把准脉、找对路,尽最大可能发挥出优势特色,才能为村庄发展注入新活力。
  “当前丰民一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集体经济没有收入来源,如何实现集体收入‘自主造血’是需要攻克的最大难关。”宋朋说道。他和村“两委”多次考察养殖和种植等项目,最终选择了大家一致认可的飞蝗特色养殖项目,认为该项目经济效益较好、创收较快、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试点养殖,建设了3个实验棚,年产量将达到四千余斤,预计今年村集体增收2.5万元、村民增收1.2万元。”丰民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闫福新介绍。
  同时,宋朋还充分利用帮扶资金,总投资10万余元建成约28.08千瓦的光伏电站发电项目,极大地提高了村集体收益,让薄弱村“蝶变”换新颜。目前,丰民一村村“两委”班子干事创业活力明显激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办好民生实事,共创共享幸福“好日子”
  “小宋帮我们修了进村路。”“小宋来了之后,村里明显整洁干净了。”……现在一提到宋朋,村民们的态度早已由最初的观望、质疑,转变为认可、信任。
  “第一天到丰民一村的时候,我就发现进村路是土路,路面狭窄、坑洼不平,而且晚上没有路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凭借一股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劲头,宋朋积极对接交通运输局、水务局等部门,最终引来了道路改造项目资金200余万元,修缮路面5.5公里,彻底解决了坑洼积水、出行不便的历史性难题。
  丰民一村还在全街道率先启动了自来水改造、农村污水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新铺设自来水管线8900余米、污水管线6400余米,全村588户村民都喝上了“放心水”。
  宋朋时刻都把“一老一小”挂在心上。村里一名困难儿童父亲车祸成植物人、母亲改嫁、爷爷奶奶无劳动能力,孩子上学成了难题,他协调慈善机构对孩子进行“一对一”长期救助,每年发放救助金3万元;3名困难适龄儿童没有独立的学习空间,他就对接团区委,为3个孩子们建设打造了“希望小屋”;他还邀请派出单位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为困难群众送去棉衣39件,为孩子捐赠书籍400余册……
  两年来,宋朋始终把老百姓的所需、所急、所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想尽一切办法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规范党建活动、提供法律咨询、修建村内道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组织慰问活动、丰富文体娱乐……正是这一件件“小事”,渐渐提升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也正是这一件件“小民生”,暖了群众的心。
  “下一步,我将进一步跟踪项目的进展,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争取圆满完成帮扶任务,不负组织重托、不负群众期望。”面对村民的殷殷期望,宋朋坚定地说道。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