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多维度全方位发力加强党校教师队伍能力建设
丁海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就要有一大批能够“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的党校优秀教师。近年来,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针对教师队伍理论教育学用脱节、学以致用成效不明显、党性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够等问题,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多维度、全方位发力,教师队伍能力明显提升。
  跟踪问效,从源头上找准短板精准发力
  破解党校教师能力存在的短板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首先从找准问题入手。
  从2019年开始,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探索通过与主体班次交流、与培训单位沟通等方式,了解学员需求,找出培训短板和症结,同年专门出台《关于对主体班次学员建立跟踪问效机制的意见》及《主体班次学员跟踪问效工作实施方案》,着重从学员入手,精准聚焦问题短板,多举措加以改进,以此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与此同时,组织部门统一领导,党校组织实施,培训单位和相关部门密切协调、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
  该机制以主体班次学员为主要跟踪问效对象,一方面正向问效学员实绩,检验学员学以致用能力,另一方面反向问效教学质量,检验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倒逼教师调整备课方向、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授课质量。通过多年实践,这一机制取得明显成效,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通讯》、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清华大学《“三农”决策要参》、新华社《内部参考》、山东省委党校《教学研要报》等刊文推介,对跟踪问效机制予以肯定。
  因人制宜,从架构上分类施策对症下药
  组建青年先锋“双创”突击队,抓牢青年教师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加强拔尖人才、学术领军人才培养,加快中青年教师培养。”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2人,“80后”青年教师23人,占比达到总师资的1/2。针对青年教师群体数量大,以老带新效果不明显,系统性培养不够等问题,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开拓思路,成立了青年先锋“双创”突击队,搭建培养平台,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为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坚持靶向培养,把课程体系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结合起来;坚持名师辅导,邀请国内、省内名师进行辅导,让青年教师开阔眼界;坚持以量促变,制定月度年度活动计划,提升青年教师讲解能力;坚持以赛促学,定期开展青年教师微课比赛、精品课比赛,搭建演练场、竞赛场。青年教师试讲通过率由原先的50%左右,提升到目前的90%以上,一批新入职教师成功走上了主体班次讲台。
  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研究院,在学以致用上求突破。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研究院,依托该院统筹全市优质教学资源,特别选聘市直、县(市、区)部门业务精、能力强的主要负责人、业务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作为重要资源力量,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工作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开展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系列课程,完善课程体系,提升课程质量,有效帮助学员解决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高学员满意度。
  优化组合,从整体上实现“1+1>2”
  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以深化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为契机,打破行政壁垒,优化组合,以项目聚人聚力,实施“七大”教学攻关工程,有效推动教学改革提质增效。今年3月,《山东党校报》聚焦滨州市委党校经验做法,刊发《实施“七大”攻关工程反向深化跟踪问效,推动教学改革提质增效》一文予以推介。
  打破壁垒,双向选择,围绕项目组合开发。围绕党的重大理论、重大成就,着眼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滨州实践,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黄河国家战略等七大教学攻关工程项目,由教师自主选择,实行项目化运作,采用事业工程化、工程责任化、责任数字化“三化”管理模式,开辟了一条教学重点工作通过项目化运作高效推进的有效途径。
  强化引导,备课磨课,着力提升教师功力。攻关组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邀请专家教授指导,与市重大战略推进主管部门深入座谈、了解政策。活动开展以来,组织教师开展研讨、备课磨课等210余次,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安排系统性明显增强,国家重大战略相关课程与滨州实际相结合更加紧密。
  项目为王,激发内功,彰显团队凝聚合力。“七大”教学攻关工程任务明确,团队考核责权清晰,以共同目标凝聚了团队合力,为共同调研、备课、探讨营造了良好氛围。团队成员合作竞争,组团发展,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以研助教,从基础上增强内劲功力
  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近年来,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把科研工作作为教学发展的基础支撑,不断推动科研工作上水平。
  强化顶层设计。以校(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为统领,结合校(院)科研工作实际,制定《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十四五”科研智库工作发展规划》,谋划科研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布局,锚定“十四五”科研发展总航标。
  完善激励机制。围绕党校(行政学院)目标要求,科学设定科研成果评价标准,严格规范审核认定,引导教研人员在“长研”“深研”“精研”上下功夫。制定完善《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科研工作量化考评办法(试行)》《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科研成果经费管理办法》等11项科研管理制度,提高高端学术成果分值比重和奖励力度,激发教研人员的研究潜能和热情。
  实施课题带动。创新链条式项目研究,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点、教学任务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精心设置全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课题,确定课题指南,组织课题申报。同时,延伸链条,相关课题与社会实际密切联系,推出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和决策咨询成果;鼓励教研人员在一个专业领域研究“深挖井”“挖深井”,持续提供优质“井水”成果。3年以来,教研人员共完成校级课题194项,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文章181篇,42篇咨政报告被市委市政府及上级领导签批。其中,2023年市委市政府领导签批19篇,签批数量创同期历史新高。
  作者为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