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是“鸟语竹音密,雨声荷叶香”的小暑时节,邀朋呼友,裹挟着北方满满的暑气,不远万里,奔向祖国的西南边陲——云南,开启生命里最美的遇见。
长水机场是进入云南的第一站,可惜飞机降落已是子时,夜静更深,没有来得及识见长水机场海纳百川、喜迎四方游客的气派。第二天早上,星星还在天空中慵懒地眨着眼睛,我们自唐都高尔夫花园酒店启程,坐40分钟左右的大巴去火车站,然后坐动车奔赴大理,赶赴那一场期盼已久的约会。
赶往大理的车上,我靠窗而坐,青山、绿树、蓝天、白云隔着窗户扑面而来,给人“猝不及防”的美的享受。远山蓊蓊郁郁,苍翠欲滴;天空纤尘不染,碧蓝如洗。白云自山顶慢慢地悠闲地升腾,一团团一簇簇,像是山上长出来似的,从山东平原地区来的我们无以言说内心的惊奇与激动,手机拍个不停。导游笑了:“现在知道云南的名字为啥子是云南了吧,就是因为这里的云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奥。”有啥不一样呢,导游没有细讲,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悄悄查阅一下,原来云南的名字还真大有来处。云南,其原意是云之南边,是坐落在祖国西南边疆的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云南”的地名来历,当早于汉武帝建县,“云南”的“云”字,当是源于宾川鸡足山上经常凝聚的云气。因为汉所置县就在鸡足山之南,所以称为云南。也就是说,“云南”这一美妙字眼,最早不是作为省名出现,而是以县名出现的。《云南通志》载:“汉武年间,彩云见于南中,谴吏迹之,云南之名始于此。”从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设云南县于今祥云县云南驿镇至今,已经2100多年。其间,蜀汉建兴三年,改设云南郡;南诏大理国时期,设云南节度;元年间,设云南行中书省,至此,“云南”正式成为省级区划的名称。“七彩云南”“彩云之南”就成为云南省的雅称。
到了云南,一定去大理,去玉龙雪山;风在等我,云也在等我。
大理古城,汉代称叶榆,唐代建南诏国,宋朝建大理国。千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大理留下了点点印迹。著名的崇圣寺三塔是大理重要的标志。站在大理古城墙之上,轻风拂过耳际,耳边仿佛传来唐玄宗册封南诏国皮罗阁为云南王的盛世之音。繁荣、统一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心愿。拥风而立,遥望巍巍苍山,在洱海的映衬下,在阳光的照射下,自山顶奔腾而起的云,如连绵群山,起起伏伏。一会儿,云山被风吹动,变成云絮,向四面八方飘散,变化为白云朵朵,那白色的云朵绽放在蓝天之上,美轮美奂,犹如仙女撒落人间的花朵。微风拂过,俏皮的云朵又变成云锦,如少女的飘飘衣袂,更如流动飘逸的飞天长袖,飘向远方……云还在苍山之上奔腾,云山、云絮、云朵、云锦……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变幻无穷,曼妙无比。广阔瓦蓝的天空成为白云更衣换妆的舞台,土黄色的崇圣寺三塔点缀于蓝白之间,是奇景、圣景,更是仙境。
见识过大理的仙境,岂能错过神往已久的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令人难以忘记的不仅仅是雪山的雄伟,还有雪山上的云。在纳西族人心目中,玉龙雪山是他们的圣地,是丽江人心中的神山。雪山耸立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西北的金沙江畔,是离赤道最近的雪山群,山顶终年积雪。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雪山峰顶傲立挺拔,看着仿佛触手可及,可是至今无人登顶,这也越发增加了它的神秘之感。登顶流芳是我们所渴望的,但我们尚有自知,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做无谓的消耗,不给自己找麻烦,也不想给他人制造麻烦。我们选择坐中巴车入山,山高路陡,一圈又一圈的环山路险象环生,令人胆战心惊。身材高大的司机师傅眼睛直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汗水湿透了后背。到牦牛坪,已经没有上山的路,车子稳稳地停下,我们都长吁一口气,由衷地道一声“师傅辛苦”,他憨厚地笑了。
我们在牦牛坪转乘缆车去山上,一个缆箱能容纳两个人。我们闺蜜四人,两两自由组合。我和华一组,缆车过来的瞬间,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手忙脚乱地先后上了缆车,系好安全带,兴奋而又小心翼翼地东瞧瞧西望望。左右两侧以及前方密密麻麻挤挤挨挨地全是树。“你看,你看,那棵树太高了!”华惊奇地说。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看见了它,一棵碗口粗细的树,却足足有几十米高,笔直地向上生长着,几乎与我们的缆车齐平。我努力伸长脖子,仔细观察,发现森林里这样的树有很多。“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水之山,必有其源”,这些远离尘世喧嚣的树,深深地扎根于泥土石楞,为了更好地接受阳光,努力向上生长,一如生活中那些默默无闻踏实肯干的人。缆车不断移动,我们也不能探出身子,用手机定格它们的美丽身姿,只能赞叹并感慨着继续向前,但它们努力的样子一直挺拔在我们心中。
40分钟左右,到达我们所处山峰的中高部位,缆车停了。我们又沿着长长的木栈道拾级而上,走了一级又一级,总以为我们马上到达山顶,可是爬上这个小山坡,山还在前面等着。再爬上前面的山坡,还有更高的山坡在前面……于是我们放慢脚步,调整心态。向上攀登是我们的方向,但不一定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太忙,有时候,忙到没空快乐。读书、工作、结婚、生子,我们一直在努力、拼搏、奋斗……忙碌之余,静心细思,我们究竟得到了多少?千里万里我们一路走来,万千景色我们一一看遍,但如果我们的心灵跟不上,那我们无论走多久,无论走多远,都是行走的摄像机。
那就慢一点,再慢一点,让心灵真得可以跟上自己的脚步。
此时,我的眼睛不仅仅仰视前方的路,我的脚步也不再匆忙。风景不止在前方,也在脚下。一朵朵拇指大的小花在栈道的两旁以及缝隙间盛开着,黄黄嫩嫩的小小花瓣,那细细气气而又摇曳生姿的样子,着实让人心生怜惜,又不由得心生敬畏。如此的海拔,鲜有人来,即使有人来过,又有几人能关注到她的存在,但她依然选择绽放。泰戈尔说过“生如春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多少个日日夜夜风吹雨打,孤独寂寞,只为生命尽情释放,这是生命最美的演绎。“你来,或不来,我就在这里,不喜不悲”,它把生命波澜壮阔浓缩成悄无声息的美丽。我来过这里,它住进了我的心里。
山越来越高,我们需通过携带的氧气瓶不断补充氧气,但是景色越来越峻秀。无限风光在险峰,古人诚不欺我。站在自己所处的小山头,遥望远处的主峰,白云好像翻滚的浪涛,不时地从山顶倾泻而下;又如万马奔腾,那恢宏的气势可以与壶口瀑布媲美。一会儿,云又如轻烟、如细丝一样在群峰间袅袅生起,就那么千丝万缕地慢慢地、慢慢地生起,生起,直至与天相接。此时,天地之间,只有云在翠墨色的山间缭绕,眼前、心间一派寂寞、纯净。山巅、山间、山涧,满满当当的,仿佛都是触手可感的柔柔的云幕,静静地、轻轻地升起又铺展开来,我被惊呆了,陶醉了,此时,我的心仿佛跟随那片云,轻轻地飘向天际。疲惫、纷扰、高原反应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声慨叹——造化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