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滨州奋力推进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上接第一版)
  以前瞻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全市各县市区上项目不再是“捡到篮子里都是菜”。
  在亨通高端铝及铝合金电缆项目建设车间,记者看到,车间内以机器代人,应用AI人工智能、产品在线检测等先进技术及算法,实现了全流程质量追溯。
  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由中国500强、民企百强企业——亨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与魏桥铝电、元旺电工、亨旺特导等形成产业链互补。
  难能可贵的是,这个项目开工期正处于疫情暴发期,但项目进度却体现了“滨州速度”。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从首次对接到落地仅用77天,2月开工,8月开始投产,9月即可全面投产,年内新增产值11亿元。”
  今年以来,滨州探索创新招商团长制度,招引力度不断加大。全市19条产业链链长、副链长共28名市级领导兼任团长、副团长抓招商,举办了2023中国滨州(上海)投资促进推介会、第三届儒商大会滨州市招商推介会等活动。
  7月24日召开的全市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上接受观摩的20个工业项目中有15个是招商引资项目,占到了四分之三。与此同时,魏桥、京博、滨化、鲁北等本土骨干企业既积极扩投资上项目,也充分发挥了牵线搭桥、以商招商重要作用。
  新项目,改变的不仅是工业领域的生产方式,也将深度影响滨州服务业的发展。
  我市不少企业以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设备和手段,强化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效率管理,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滨城柯锐世项目采用了最新的西门子信息化控制系统;惠民惠宇项目配备了MES生产管理系统;魏桥创业集团在邹平、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印染、纺纱两个智能工厂,产品质量、生产效率都能实现大幅提升,打造了行业新标杆、新样板。
  随着项目红利不断释放,我市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将占据主流,百姓也将乐享新生活。
  新能源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
  在沾化区滨海镇第一道防潮堤以北,总投资43.5亿元的华能沾化新能源有限公司华能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即将在2023年秋季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举行开工仪式。
  该项目以“三型”(基地型、清洁型、互补型)、“三化”(集约化、数字化、标准化)绿色能源开发为依托,采用“上光下渔”联产发展模式,打造集清洁绿色能源、滩涂精细养殖、浓缩海水提溴、养殖尾水制盐、盐化工制氢、制盐老卤复晒于一体的循环产业链,实现海水“一水多用”多产融合叠加,助力区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努力让“生态颜值”转换为“发展增值”,我市坚持以大保护带动大生态,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向新能源要动力、要效益,全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滨州样板”。
  今年以来,我市新能源产业跑出了“加速度”,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塑成经济发展新优势。我市组织举办了2023中国(滨州)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签约合作项目42个、总投资1267亿元。
  滨州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获批“十四五”开发总规模860万千瓦(光伏发电620万千瓦、风电240万千瓦),列基地3市第1位。3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宏烨沾化2GW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北海100MW/200MWh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大唐鲁北100MW/200MWh储能电站项目),3个项目建成投运(阳信明控新能源阳信一期5万千瓦风电项目、神华新能源无棣秦口河5.5万千瓦风电项目、山东巨电年产10亿安时PACK基地项目),5个国家级整县分布式光伏发电试点县累计建成并网122.7万千瓦。
  抓黄河国家战略重大机遇,我市还以大视野、多维度谋划打造黄河流域新能源产业发展示范城市,高质量编制鲁北(滨州)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规划建设方案、滨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确保新能源产业发展一张蓝图、一个航标、一套体系。
  东风正劲,扬帆远航。我市将以势不可挡的信心和决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书写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滨州篇章。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