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创新技术模式开展攻关示范
无棣县蹚出持续提升 粮食产能新路子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丁春贵王健报道)近日,记者在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深化产业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无棣县专场上获悉,无棣县土壤是典型的滨海碱土,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差,产能较低,为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该县向盐碱地要高产,创新技术模式,开展攻关示范,逐步探索出一条持续提升粮食产能的新路子。
  选育盐碱品种。无棣县确立以优选耐盐碱品种为基础,降容重增磷为关键的盐碱地改良新路径,实现良种良法配套。针对盐碱地特点,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由市县镇三级农技人员组成课题组,精心筛选适合盐碱地耕种的品种和肥料,经反复对比实验,筛选引进了玉米“鑫研156”“临麦4号”等耐盐碱、抗逆、稳产、高产的优良品种。通过增加有机质、采用有机硅功能肥等方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破除土壤板结的瓶颈问题。
  创新关键技术。2019年以来,在滨海盐碱地吨粮田示范区工作推进过程中,无棣县整合粮食绿色高质高效、水肥一体化等强农惠农项目,开展盐碱地粮食产量增产集中攻关。深刻变革传统耕作方式、耕作习惯,在全省首创“双深双晚”种植技术。“双深”即:玉米深松播种、小麦适度深翻播种;“双晚”即:玉米适度晚收、小麦适度晚播。通过创新种植模式,变传统的宽幅播种为全幅立体匀播,实现了麦田提前“封垄”、减少水分蒸发的目的,起到了很好的保墒作用。把“双深双晚”和全幅立体匀播有机结合起来,在盐碱地上进行试验,增产效果比较明显。2021年小麦和玉米亩产合计1199公斤,实现了玉米、小麦双季超吨的产量目标。2022年小麦和玉米亩产合计1318.2公斤,再创盐碱地粮食高产新记录。
  建设标准良田。无棣县在高标准农田上建设高效节水设施,改善灌溉条件,通过土地平整、深耕深翻等措施,进一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生态,从改地到养地,从养地到增产,真正实现了农田建设高标准,耕地质量明显提升。2020年至2022年三年间,共建设高标准农田27万亩,2023年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4万亩。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