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聚焦非公企业激发工匠活力
滨州跑出工匠人才培养选树“加速度”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李帅通讯员张学民蔡晓林
  近年来,滨州市总工会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国家战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聚焦非公企业工匠人才培育,积极构建市、县和基层三级工会为一体的工匠人才培育体系,在“双型”城市建设中提供了优质的人才支撑。截至目前,滨州市拥有企业16.34万家,其中非公企业15.94万家,占比达97.55%;“齐鲁(大)工匠”12人,“滨州工匠”“最美工匠”57人,带动各级培育工匠人才2000余人,其中非公企业涌现出的工匠占比81.2%。
  聚焦非公企业,培育工匠人才
  立足非公企业占比较高的市情,市总工会在各级工匠选树中注重向非公企业倾斜,为非公企业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
  畅通渠道,搭建交流平台。成立滨州市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常态化开展跨地域、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联盟活动,搭建起了课题立项攻关、技术研发协作的平台,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大国工匠第一人高凤林在首场活动中作主题报告。围绕非公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瓶颈问题,制度化开展联盟成员交流活动,每年完成工作室间的交流活动50多场。
  产教融合,打造培育平台。整合院校、企业优势资源,引进大国工匠、齐鲁大工匠等顶尖技能人才,在全省率先成立滨州工匠学院,为非公企业提供人才培训、技能提升的新载体。目前,已通过工匠学院面向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开展技能培训12000余人次。滨州工匠学院(北校区)暨渤海公共实训基地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营,二期工程全部建成后可满足8000名职工和2000名继续教育学员使用需求。突出职业技能教育,广泛开展职工技能培育、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每年组织1000名转岗下岗职工、农民工参加就业技能培训、考取技能等级证书。2019年以来,深入推进校企合作,联合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和“金蓝领”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已累计培训各类劳动者35.72万人次,拨付培训补贴2.8亿元。
  赋智赋能,构建创新平台。依托省职工创新创效考评机制,建立职工创新创效服务基地滨州分站,建立100人的“鲁班双创网”线上平台“体验官”团队,深入企业一线,为职工创新项目发布需求、提供推广平台。定期开展职工创新创效竞赛,选树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近年来,各级工会组织开展职工创新创效竞赛1000余场次,约5万余项成果参与竞赛,其中非公企业参与占比90%。深入开展创新创优创效劳动技能竞赛,每年列入竞赛计划100项,覆盖20多个非公行业。
  聚焦优势产业,遴选工匠精英
  近年来,在工匠人才的培育选树中,注重突出滨州市“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的非公企业优秀人选。
  注重一线职工。工匠人才的遴选重心在基层、重点在一线。在生产服务一线从事操作、维修等5年以上,在行业内达到领军作用,具备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对工艺充满敬畏、严谨细致、专注坚守、无怨无悔,行业名誉和社会信誉优良等条件,已成为滨州工匠的“硬杠杠”。
  注重创新创效。侧重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尤其是具备高超技能、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在关键技术工艺、技术改造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一线职工。3年来,组织参选对象参加县级以上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名师带徒等活动1000余场次。
  注重优势产业。在已选树的“滨州工匠”“最美工匠”中,滨州优势特色产业工人占主流,既有纺织、化工、铝业等传统行业的代表,更有数控加工、设备维修、新能源等特色行业的代表。如魏桥细纱车工菅敏、京博车间副主任苏怀兴等,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代表了行业最高水平,是攻克技术难题的核心人员。
  聚焦品牌创建,激发工匠活力
  选树工匠人才在滨州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反响,提高了广大职工的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汇聚起了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叫响做实“劳模工匠宣传宣讲”品牌。大力弘扬“三种精神”,利用滨州日报、滨州工会微信公众号、工会融媒体中心等媒体渠道,重点报道非公企业工匠人才,挖掘工匠内涵、展现工匠魅力。重点组织非公企业的劳模工匠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车间,开展各类主题宣讲110余场次,覆盖职工近10万人次。
  叫响做实“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品牌。发挥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工匠人才的榜样带动作用,鼓励“滨州工匠”创建创新工作室。目前,滨州全市共有省、市级创新工作室79家,带动各级创建工作室200余家。汇聚技术能手、技术骨干,充盈工作室人才支撑及工作内容,解决难题、做好“传帮带”,2022年度省市级工作室取得创新成果2000余项。
  叫响做实“劳模工匠激励关怀”品牌。持续开展“滨州工匠”“最美工匠”“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项目选树,将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纳入表扬奖励范围。“滨州工匠”可获得一次性奖金、疗休养等政策待遇;“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可获得培育支持资金。通过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完善奖励机制、保障资金投入等举措,打通、拓宽高技能人才职业成长通道,跑出工匠人才培养、选树的“加速度”。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