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善谋善为 善作善成 谱写滨州文化旅游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山东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交流展示活动在滨州举办。

    大型现代吕剧《烈烈渤海红》冲击省“文艺精品工程”。

    滨州首部原创儿童剧《九色鹿》完成17场全国巡演。

    滨州文旅局长组团“进淄迎客”,推介滨州文旅资源。

    打造城市书房,加快建设书香滨州。

    吕剧博物馆加快建设进度。

    “赶黄河大集品曲艺古韵”2023年胡集书会展演现场。

    滨州黄河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加快推进。

    市文化和旅游局先后4年获评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胡旭阳通讯员薛坤李斌
  近年来,我市聚焦“八大品质”提升,立足“文化品质更好”,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不断提高。
  艺术创作攀高峰
  依河傍海的鲁北大地孕育了人文丰韵的灿烂文化,吕剧、渔鼓戏、扽腔等地方剧种在这里生发繁茂,滨州艺术创作稳步走在全省前列。
  艺术作品屡获大奖。实施艺术精品战略,先后创作18部大型优秀剧目,52部小戏作品,895件曲艺、歌舞等作品。吕剧《梨花雨》《杨广和》《兰桂飘香》连续三次代表山东省进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大奖;京剧《游百川》获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吕剧《烈烈渤海红》正在冲击省“文艺精品工程”;各县市区也涌现出《马耀南》《连心锁》《郑板桥》《大河流金》等优秀作品。东路大鼓《太师训徒》、渔鼓小戏《老邪上任》获全国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群星奖”;10部小戏作品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2022年省文旅厅发文推广滨州艺术创作发展经验。2023年,我市推出京剧《孙武》,计划冲击中国京剧节;儿童剧《小虎滨滨历险记》代表山东参加鲁青文化交流获得一致好评。我市还在文旅部调研基层院团发展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介绍沾化渔鼓戏剧团发展经验。
  艺术演出普惠民生。积极参与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首批我市有4家剧场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群众“低票价”乐享“高质量”演出,2022年度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完成率(演出场次、平均上座率、观众满意度)全省第一。我市成功打造“周末戏相逢”“一村一年一场戏”等特色文化品牌,年均戏曲进乡村演出5000余场次,惠及基层群众约60余万人次,2022年承办全省农村“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工程现场会,推广滨州经验。
  创作环境更加优渥。创新成立市文化艺术研究院,为市直三家文艺院团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我市先后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承办全国曲艺节目展演、全省小型剧目新创作优秀作品展演等重量级艺术活动,为艺术创作提供优渥环境。加强艺术人才传帮带,先后有荆延国、王新生两人入选“省戏曲名家工作室”,2023年在全省中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上斩获3个一等奖,参赛人数、获奖数量均居全省第一。推动演艺市场化发展,儿童剧《九色鹿》、吕剧《李二嫂改嫁》等多部作品在全国保利院线巡演60余场,“院团+院线”的市场化发展路径获省直部门表扬推广。
  公共服务提效能
  文化润心,惠民利民,我市不断推进文化空间扩容,打造群众文化品牌,力促数字化服务升级,让群众切实享受文化红利,提升文化活动满意度、获得感。
  公共空间全线升级。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健全完善,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20个,博物馆(纪念馆)24个,其中国家一级馆7个,二级馆10个;有剧场6个,城市影院24家;90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均达到二级站以上标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沾化区文化馆列入国家县域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并通过验收。实施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免费向广大群众传输20余套数字电视节目。推进市县8家应急广播平台建设,已为群众提供政策宣传、灾害预警等服务信息3.8万条。2022年启动书香滨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市儿童图书馆开工建设,今年52处城市书房、乡村书房完成选址装修,“15分钟阅读圈”初见规模。
  活动品牌深入人心。精心打造“黄河文化艺术季”“市民文化节”“滨州文化大讲堂”等群众文化品牌,年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近5万场,惠及群众500余万人次。2023年,2处“村晚”入选全国示范点。2022年,高标准举办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交流、胡集书会等活动3.2万场,同比增长28%。
  数字服务便捷高效。全市各级公共文化场馆推出线上图书资源、文化慕课、特色展厅720度全景展示等多项“云服务”供市民免费使用。市公共文化“云平台”覆盖市直和8个县市区公共文化场馆,提供“一站式”数字化文化服务。市图书馆实现支付宝芝麻信用借还及人脸识别借还功能。市文化馆入列山东省数字文化馆平台建设试点单位,承办全省“礼乐”数字文化馆建设经验现场交流会。
  文化遗产促“两创”
  全市有魏氏庄园、丁公遗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59处,有胡集书会、吕剧、滨州剪纸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项、省级52项,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为文化自信筑牢根基。
  文物保护稳步推进。我市十年累计实施文物保护项目126项,连续七年省级以上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率稳居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建立国有建设用地考古前置机制,“先考古、后出让”稳步推进。在全省出台首部革命遗址遗迹保护的市级地方性法规《滨州市渤海老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杨家盐业遗址群列入国家文物局“十四五”专项规划,丁公遗址保护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复,龙华寺考古遗址公园获省级立项。
  保护传承改革创新。制作两部青少年革命文化视频教学课程,探索建立起“校内+校外”有机结合的青少年革命文化传承利用长效机制。推动建设生态博物馆,一县一域一特色的生态博物馆之城逐渐成型。2023年,稳步推进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和“两个一批”红色文化保护工程,“四化”保护经验入选全省《地方改革案例》,报中央改革办,在中国旅游报刊登推广经验。
  非遗保护亮点纷呈。2022年《公共文化服务(非遗)融入学校教育的探索实践》项目获第五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博兴县吕艺镇(吕剧)、惠民县胡集镇(胡集书会)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阳信县洋湖乡(鼓子秧歌)、惠民县皂户李镇(惠民泥塑)获评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3年,实施唱响吕剧“1+1+N”工程,建设吕剧博物馆和吕剧基因数据库,打造“滨州吕剧”品牌;承办黄河流域地方曲艺展演,在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塑造曲艺传承“滨州样板”。
  文旅产业提信心
  我市从谋划、项目、推介等方面提振文旅产业发展,2023年“五一”期间,12个抽样景区共接待游客11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824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22%、1904%。
  聚焦全域抓谋划。实行规划引领,先后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黄河南海湿地规划》《临海文旅规划》等,探索打造“东部红色、西部孙子、南部山水、北部临海、中部黄河”的全域旅游经济圈。惠民县、博兴县、无棣县成功创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滨城区创成全省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区、全省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试点区。强化政策引领作用,印发《滨州市关于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出台《滨州市地接旅游奖励办法》,集中推出4类14项优惠措施,盘活文旅市场。
  聚焦项目强招引。成立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工作专班,建立招商项目库,完善文化旅游产业“三图三库”。先后组织开展“滨州市文旅产业投融资大会”、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暨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开展招商推介。2023年,联系全国工商联两大直属商会,高标准筹办“滨州市旅游发展大会暨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知名企业滨州行活动”,制订《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招引,精准对接景域、季高等文旅集团,储备项目27个,入选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19个,投资完成率全省第三。
  聚焦推广塑品牌。制作《印象滨州》宣传片,推出滨州智慧景区VR云游平台;“滨州文化旅游”抖音号8次上榜全国市级文旅新媒体传播力指数前十榜单。参加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上海进博会、深圳文博会等展会,推出家纺、海瓷、草柳编等一批特色旅游商品,在2022年首届“振兴传统工艺·鲁班杯”大赛中获1金、2铜的优异成绩。2023年,策划“迎新春·闹元宵”“春风十里·我在滨州等你”“进淄迎客”等宣传活动218场;推出文旅局长变装推介视频,瞬时播放量1300余万,全国热搜第六。我市先后获评“中国最佳乡村旅游示范城市”“中国最美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市场监管重服务
  我市一手抓服务,一手抓监管,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服务阵地,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软环境。
  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深入推进“好客服务至诚滨州”——全市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通过举办全市旅游饭店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旅游安全及导游服务提升培训班、组织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等方式,不断树立服务品牌意识。2022年参加全省旅游饭店行业服务技能竞赛,获省团体三等奖、4个单项奖,奖项数量居全省前列,创历史最佳成绩。全市共获得山东省文明旅游先进单位17个,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4个、最美领队6个、最美导游32个,1人被文旅部评为金牌导游。
  专项治理夯实阵地。针对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保障行动、联合执法治理行动,中小学校校园周边整治行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整治行动,“黑广播”治理行动,积极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等,严厉查处各类文化旅游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经营秩序,保障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
  “扫黄打非”全国领先。持续开展“清源”“净网”“固边”“秋风”“护苗”五大专项行动,创建国家级进基层示范点4个、省级35个,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市文化和旅游局先后4年荣获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连续14年荣获全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3年,创新实施“扫黄打非”进基层“五个一”工程,国家版权局专题调研推广滨州经验。
  文旅融合涌新潮,乘势而上著华章。我市文旅系统正乘着新时代的发展东风,破题起势,全力以赴谱写文旅融合跨越发展新篇章。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