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用“精明增长”推动“八大品质”持续提升
本报评论员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品质滨州的“总钥匙”。我们决胜下半年,必须摒弃过去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老路,坚定走集约化、内涵式、可持续的精明增长新路,深入实施制造强市三年攻坚行动,全力推动优势产业向高端化转型、新兴产业向规模化发展,推动“八大品质”持续提升。
  滨州是一座实业之城,拥有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和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有37项产品产量或市场份额位列全球或全国第一。近年来,我们坚持走好“精明之路”,不断加大转型发展力度,向“转型、科创、空间、集约、管理、招引”六个方面要效益,优势产业加速迈向产业链“关键环”、价值链“中高端”,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成为高端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轻量化铝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我们注重转型发展,立足主导产业,加快实施制造强市三年攻坚行动,向精深加工发力,向高附加值攀升,产业链条更加高端;注重科创引领,引导各类企业不断加大研发、转化、应用力度,推动技术改造、产品升级、设备更新、工艺优化,竞争能力更加突出;注重空间优化,坚持“亩均论英雄”,用有限空间创造更多价值,投入产出更加高效;注重集约节约,整合闲置资源、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对土地、厂房等集约高效利用,资源配置更加科学;注重现代管理,鼓励企业以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设备和手段,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生产制造更加智能;注重招大引强,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生命线,发挥本土骨干企业作用,牵线搭桥、以商招商,潜力后劲更加充沛。实践一再证明,“精明之路”是滨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发展导向和有效路径措施。建设品质滨州,必须全面推进“精明增长”。
  全面推进“精明增长”,要聚势发展。我们“大干2023”,第一位的就是围绕“发展品质更高”大干,发展增速要争、发展总量要进、发展质量要高。我们的发展,不仅要体现在高速增长的经济数据上,更要体现在推动产业升级、追求高质量发展上。各级要深化“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双千行动和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要深化工业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全力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培育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晨星工厂”;要坚持创新发展,加快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培育国家级水效、能效领跑者和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构建科技创新项目梯度培育体系,以工业新产品探路动能转换新赛道。
  全面推进“精明增长”,要聚焦短板。找到了发展的短板,也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前,我们发展中最大的压力,就是稳定增长的压力。压力源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源于我们产能转移、产业转型“双转”,也源于我们超前研判、主动作为不够。各级要进行沉浸式思考、有解式思考,瞄准“扩增量”,重点在激励现有工业企业产能充分释放、在建工业项目加快投产达产、加大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支持力度、精准服务工业企业五个方面攻坚,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千方百计把各类市场主体的投资积极性激发出来。
  全面推进“精明增长”,要聚力项目。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打造“制造强市”、建设“品质滨州”,离不开大项目、好项目的支撑。各级要找准方向谋好项目,围绕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产业图谱,紧盯产业方向、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加强研究,做好谋划,形成项目滚动接续发展格局;要持之以恒招好项目,招商引资不能等、不能靠,更不能冷一阵、热一阵,必须创新思路、主动出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要高效服务建好项目,项目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快,关键是服务保障要到位,必须在政策、土地、资金等方面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服务,形成闭环落实推进机制,用心用情成就企业家梦想。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