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丁春贵王健报道)7月27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深化产业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无棣县专场,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无棣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力建设“农业强县”总目标,围绕“做强农业、扮靓农村、创富农民”,组织实施五大攻坚行动,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国家级棉花制种大县、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全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示范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粮食稳产增收行动,实现保供能力新提升
无棣县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成高标准农田92.3万亩,占全县农田总面积的94.4%。今年实施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改良盐碱地2万亩,预计年内新增耕地3000亩以上。持续壮大“菜篮子”“肉案子”“米袋子”,肉牛存栏量5.45万头、生猪存栏量43.3万头;2022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49.56万吨;今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70.5万亩,小麦收获面积64万亩,单产472公斤、总产30.2万吨,粮食生产实现稳步提升。
实施产业振兴突破行动,实现农业发展新提升
聚力做优“一产”结构、做大“二产”规模、涵养“三产”活力,推动农业发展“接二连三”。创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7家、市级51家,培育市级以上农业合作社66家,202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亿元,增长5.8%。制定出台《关于持续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争创省级农业产业强镇、乡土特色产业名品示范村的指导意见》,每个镇街打造1至2个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链,实现乡村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其中,芝麻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中草药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牧草种植面积3.3万亩,“草棉轮作”模式破除盐碱制约,全国盐碱地优质牧草产业大会今年5月份在无棣召开。
实施乡村建设提档行动,实现农村面貌新提升
加快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村延伸、往户覆盖,农村厕所革命改造9.9万户,清洁取暖改造11.7万户,“四好农村路”通达提升2027公里。城乡环卫一体化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投资4000余万元新建车王镇、西小王镇和碣石山镇生活垃圾分类分拣收集转运站3处,6月底投入运行。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投资811万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成县级以上和美乡村示范村217个,12个镇街全部创成省级卫生乡镇,乡村环境更加宜居靓丽。
实施乡村共富攻坚行动,实现创富增收新提升
围绕强村、富民、增收,积极探索共富新模式、新路径。实施“联村共富”工程,全国首创“乡村振兴服务站”法人事业单位,构建“联合党委+乡村振兴服务站+平台公司”组织体系,推动组织联建、人才联育、产业联兴、治理联管,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无棣方案”的有力抓手。目前,建成乡村振兴服务站21个,成立联合党委21个,注册成立乡村振兴平台公司30家,覆盖辐射行政村161个,帮富带富促共富,实现村集体增收300万元。实施“党建微工厂”工程,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商活村”思路,整合农村闲置房屋、土地资源,规划建设1000平方米以上“党建微工厂”32处,由乡村振兴服务站协调、乡村振兴公司运维,将手工加工、仓储物流、直播电商等产业布局到乡村,实现集体、群众“双增收”。目前,已建成“党建微工厂”10处,吸纳就业群众近200人,平均带动村集体增收5万元以上。
实施乡村治理攻坚行动,实现治理效能新提升
按照“党建统领、职责统理、路径统用、流程统贯、机制统配”原则,深化“红色网格”建设,推动党建网络和综治网格“双网融合”,建立县、镇两级联系帮包网格机制,深入开展“百姓夜话”活动,大力推进小王庄“庄乡议事”全国试点,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刊发推广。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生命纪念园建成投用,形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殡仪服务体系,殡葬改革走在全市前列。积极开展“感动无棣”人物、“最美巾帼奋斗者”等评选活动,“幸福棣家”家庭教育沙龙志愿服务活动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报道。
坚持“做强农业、扮靓农村、创富农民”,全力打造无棣特色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记者获悉,下一步,无棣县坚持做强农业,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县上再突破。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充分发挥国家级棉花制种大县和省级小麦、芝麻育种示范基地作用,抓好抗盐碱良种繁育工作;坚持加强耕地保护,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推广“良种+良法”盐碱地粮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带动全县粮食生产整体实现新突破;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做优、做强、做长农业产业发展,把更多加工、商贸流通环节留在农村,让农民就近就业,多渠道增加农业收入。坚持扮靓农村,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上再突破。发挥“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优势,持续改造乡村道路,今年投资2.5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改造300公里,危桥改造10座;实施农村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投资3.1亿元,完成全县490个村的自来水管网改造;加强和美乡村建设,年内计划新建省级示范村5个、市级9个、县级24个,建成示范片区1个,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打造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和美乡村;进一步巩固农村改厕、改厨、清洁取暖、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清理成果,把乡村建设得更宜居、更靓丽。坚持创富农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再突破。抢抓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全国试点机遇,多渠道、全方位盘活集体资源,让资源变资产、变项目。全面推广“联村共富”工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服务站综合阵地建设,引导服务资源聚集,推进公共服务高效化、社会治理集约化;加快谋划发展路径,用好平台公司载体,结合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和资源禀赋谋划发展路径;建立“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乡村振兴服务公司+涉农企业”合作联盟和联席会议制度,将集体各类资源要素包装打造,谋划实施一批有特色的产业项目,推动资源统筹、产业统筹、项目统筹、品牌统筹,预计年内村集体增收可达600万元。加快实施“党建微工厂”项目,聚焦“党”的方向引领,强化镇街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发挥,党委书记靠上抓安排部署、抓推动落实;聚焦“工”的路径强化,充分抓好需求摸排,以产业为依托、以盈利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成熟一个建一个”,年底前,力争运营“党建微工厂”40处以上;聚焦“富”的目标实现,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根本目标,以有效增加村民收入作为底线要求,保证“建起来真运营”“租出去真增收”,预计今年吸纳就业群众1500人以上,集体收入过10万元以上村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