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深化“五治”融合蹚出基层善治“市西样板”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田中岳任斐通讯员高小刚董高峰孙婷婷 报道)“下楼赶集去咯!”——每到周末,滨城区市西街道辖区各小区会轮流举办一场志愿服务大集市,居民下楼就能“赶大集”,享受磨剪子、戗菜刀、义诊义剪、测量血压、消防安全等知识咨询和政策解读等志愿服务。
  那边群众赶集赶得热闹,这边基层党员学习学得火热——同样是在周末,市西街道“周末党校”如期开课,资深专家、行业精英、业务骨干、劳模代表等走上讲台为村级网格“两委”干部等基层党员开讲,使基层党员理论素养、专业本领和履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理论素养提升了,积极实践解民忧才是硬道理——在市西街道22个社区,“流动板凳会”正悄然流行,社区党总支书记和小区居民群众、楼栋长围坐在一起说问题、谈意见、提建议,解决居民烦心事,解开居民“心疙瘩”。
  这一项项聚起基层共治合力,更赢得群众叫好,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工作创新,正是市西街道深化“五治”融合,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领域探求新模式的一个个缩影。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今年以来,市西街道聚焦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深化“政治、法治、共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志愿服务大集市、权益保障中心、“周末党校”、“流动板凳会”等创新举措多点开花。“通过深化‘五治’融合,我们致力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市西样本’,在汇聚各方治理合力中凝聚力量,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市西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永涛说。
  坚持党建引领一个中心,把准政治“指南针”提升基层治理凝聚力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质效和温度的‘末梢神经’,做好基层治理工作是基层政府组织的重要责任,也是提升广大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支撑。”王永涛介绍,当前市西街道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第三产业集中、在建项目众多,面临的基层治理难题集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尤为紧迫。结合辖区实际,市西街道探索出了“五治”融合的基层治理路径,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同时也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政治、法治、共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其中政治是根本,也是“指南针”。市西街道紧紧围绕“抓党建促治理”主线,以政治建设为引领,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围绕“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形成纵贯到底的组织格局,真正把基层组织的“根”扎进网格、融入群众,全力打通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同时,着力改变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开办“周末党校”21期,聘请行业精英、业务骨干等为基层党员讲业务、作报告、上党课,结合自身所长进行理论宣讲、政策分析、方法指引,激励基层党员汲取力量奋进前行;举行“三亮三比三看”村党组织书记擂台赛2次,检验培训效果,进一步加强村级网格“两委”干部队伍建设,大力营造争创一流的干事创业氛围。
  用好法治“稳定器”增强基层治理保障力,用好共治“金钥匙”激发基层治理源动力
  “五治”融合中,法治是“稳定器”,更是增强基层治理成效的保障力。依托矛盾调解中心和“有事您找我”社会治理品牌,市西街道树牢“依法有法办、有法依法办”理念,营造群众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法治氛围,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把群众的烦心事办成暖心事。今年以来,市西街道以劳动者权益保障为工作重点,高标准建设权益保障中心,坚持“为劳动者发声、为劳动者撑腰”,聚焦农民工“烦薪忧酬”,源头发力,早预防、早介入、早化解,截至目前已协调解决涉及劳动纠纷案件95起,为群众追回欠薪1760余万元。
  为激发基层治理源动力,市西街道用好共治“金钥匙”,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吸纳辖区内外契合社区发展治理理念的商企、社群、个人等成为“社区合伙人”,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建美好家园。今年以来,市西街道把“到群众中去”作为工作主线,举办“市西有礼”志愿服务大集市16次、“说事拉理”志愿服务34次、“流动板凳会”23期,联合“红色楼栋长”,充分发挥“熟人治理”“长者情感治理”优势,解决群众诉求186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01条,真正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下转第二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