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苏州范氏奉祀滨州长山范公祠始末
朱振波
  公元1051年,范仲淹于户部侍郎任上,调往青州主持政务。《范文正公年谱》载:“皇祐三年春,赴任青州,过长山,礼参故乡父老。三月,至青州任所,与前任富弼交政。时青州大饥,到任即赈济救灾。允百姓以钱代皇粮,除长途运输之苦。因病重难支,乞颍、亳间一郡就养。”
  “皇祐四年(1052),64岁,正月,扶病就道,移知颍州。行至徐州,己沉疴不起,仁宗遣使赐药存问,于五月二十日卒于徐州。死前上《遗表》,一言未及家事。卒,赠吏部尚书,谥文正。”十二月壬申,范仲淹葬于西京洛阳伊川万安山下,仁宗亲篆其碑额“褒贤之碑”。富弼撰墓志,欧阳修撰神道碑,名公显宦以祭文等方式表达对范仲淹的哀悼和崇敬之情。
  范仲淹去世后十三年,尚书虞部员外郎、上骑都尉韩泽知长山县事。上任伊始,与官员们到地方考察都保乡役。在走访过程中,韩泽来到长山城南关外河南村范仲淹同母异父的朱姓弟弟家,在了解到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长山县学习和生活的历史事实后,为劝勉当地官民以范公为榜样,倡议修建“范文正公祠”。随后,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纪念范仲淹的享堂“范文正公祠”正式建成。范公祠的建成恰是“赏一善而百善进”。
  苏州范氏奉旨奉祀范公祠
  范文正公祠建成后,韩泽依例上奏朝廷,循宋朝礼制,由朝廷恩命范仲淹原籍苏州吴县范氏族人赴山东负责祭祀事宜。于是,范仲淹的侄子、侍御史范师道长子来到长山,后其三弟范世文及范世文之子范直彤、范直贡均参与了奉祀。
  范师道(1005年—1063年),宋苏州吴县人,字贯之,范琪子。仁宗天圣九年进士,历起居舍人、同知谏院,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官终直龙图阁、知明州。
  南宋龚明之著《中吴纪闻》载:范师道出入台谏凡九载,朝廷之事,闻无不言,言必欲行。如择宗室以备问安之职,清士大夫终葬始得从仕,限民田以均民产,抑贪墨以清守令,止内降以杜渐,立私庙以广孝,择知典故近臣以任太常礼乐之官,减色役以恤民力之困,皆天下之急务,而众所愿行者。有奏议二十卷,文集五十卷。尝为唐史,著君臣治忽之迹,命藏秘阁,有诏褒美。子世京、世亮,皆举进士第。所居在承天寺前,号豸冠坊。葬天平山,赵清献公志其墓。
  范师道的儿子范世京与其兄范世亮皆为进士。嘉祐八年(1063年),范师道去世,范世京回乡扶丧,不梳洗不穿鞋袜,昼夜哀号不绝,路人无不悲痛。守丧三年后,范世京转任秀州海盐知县,名震浙右。后来,范世京调任为湖北广惠仓管勾,因与变法的王安石意见不合辞退此职位,回归海盐县。后因病辞官,退休前被封秘书丞,回乡后与乐圃先生朱长文私交甚笃,藏其文集若干卷。
  范仲淹去世四十余年内,苏州范氏家族先后有范琪、范师道、范纯仁、范世京、范世亮等五位族人进士及第,苏州范氏能够安排范世道长子范世京和三子范世文及后人来山东长山奉祀范公祠,足见家族对此事的高度重视。
  范世京到达长山后,在朱氏族亲的协助下,开始了长山范文正公祠奉祀的准备工作,由范氏主祭,朱氏从祭。长山和周边府县的官员及士农工商等纷纷前来观礼,从此开启了少有的朱、范两家共同奉祀范公的祭礼活动。
  忠宣公范纯仁长山置祭田
  1081年的一天,长山县来了一位不同寻常的人物,他就是范仲淹的二子,朝散大夫、直集贤院、权知齐州事范纯仁。此时距范仲淹去世已过去了二十九年,朱、范二氏兄弟将范纯仁迎入朱氏老宅,看着父亲当年生活过的地方,望着同姓和异姓家人们热情的面孔,听着父老乡亲讲述着父亲当年在长山的故事,范纯仁感慨万千。
  范纯仁(1027年—1101年),人称“布衣宰相”,字尧夫,谥忠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次子,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尝从胡瑗、孙复学习。父殁始出仕知襄城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哲宗立,除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范纯仁于徽宗立后,复观文殿大学士,促入觏,以目疾乞归。著有《范忠宣公集》。
  范纯仁是一位被其父亲范仲淹光环遮挡住的真名士。
  其行一,范纯仁十七岁时就因为父亲的原因被任命为太常寺太祝。这是个正九品的官职,虽然官职不大,但在别人看来十分荣耀。范纯仁对此浑不在意,跟别人都不好意思提。他说:“赖恩泽而生,吾耻之。”其行二,中进士后,为了照顾生病的大哥范纯祐,范纯仁一直未出仕,直到父亲去世后方出仕,担负起了家族重任。哥哥范纯祐有心痛的疾病,范纯仁就像侍奉父亲一样,医药、饮食、居住、服饰都亲自按时安排。后范纯祐去世,葬于洛阳。韩琦、富弼写信给洛阳尹,让其帮助范纯仁完成安葬事宜。洛阳尹收到消息时葬礼已完成,他因为事先没听说此事而惊讶。范纯仁说:“我们自家的财力足以办此事,怎能打扰公家呢?”
  范纯仁这次到淄州长山,借助知齐州的便利,第一,看望父亲同母异父朱姓叔叔的家人们;第二,看望苏州范氏的家人们,范纯仁与族兄范师道交往颇深,曾为其作诗三篇;第三,瞻拜淄州长山范公祠,缅怀自己的父亲。
  奉祀,是中华民族纪念先祖的一种方式。历朝历代皆有官方奉祀和民间家族奉祀,长山范公祠便是由官方负责并指定奉祀官的正式奉祀场所。奏乐、鸣炮、献供撰、请神、读祭文、焚香、化表、送神等仪程按部就班进行着。范纯仁了解到因资金等方面问题,族人生活困难,奉祀牲礼有缺时,遂决定购置部分祭田。
  范仲淹知青州路过长山时,曾为朱氏族人购置过义田。据《长山县志》记载:“范仲淹性至孝,虽改姓还吴,仍念朱氏顾育有恩,乞以南郊封典赠朱氏父太常博士。朱氏子弟以荫得补官者三人,并于孝妇河南置义田四顷三十六亩,以赡朱族。帅青日,道经长山,父老迎拜郭西。下车相见,礼参甚恭。赋五言一律为别,后人因名其地曰‘礼参坡’。及忠宣公巡按山东,又置祭田一顷三十亩于孝妇河北云。”
  按宋时度量单位计算,一顷相当于一百亩,也就是说范仲淹置义田四百三十六亩,范纯仁置祭田一百三十亩,父子二人共为朱氏族人置田五百六十六亩,相当于一个中等村土地的规模。
  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个非宗教性民间慈善组织,是北宋时苏州成立的范氏义庄。北宋钱公辅《义田记》记载:“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也就是说,范仲淹创立了最早的非宗教民间慈善组织“义庄”,目的在于“养济族人”。
  范氏诸公以家族义田、义庄、义学为试点,从为范氏家族置办苏州义田,到为山东朱氏家族置办长山义田,影响了更多的家族加入家族慈善事业中来,在一定时期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至今依然有着积极意义。
  范氏返归吴县,范仲淹同母弟之子孙朱姓者代补承祀
  随着时局变化和范氏自身的原因,范氏奉祀官最终选择离开了长山。从此后,范氏未回归长山延续范公祠奉祀之职。
  第一个原因,范氏家中长者范世文去世,唐宋丧俗讲究叶落归根,故范世文的两个儿子范直彤和范直贡扶柩返归苏州吴县。清代长山县生员朱湘也指出了这个问题:“管庄人,范朱二氏子孙。凡范氏有丧亡事,仍归葬南方。”南北道路数千里之遥,为了亲人归葬,舟车劳顿,风餐露宿,劳心费神,需数十日奔波,其中辛苦可想而知。这恐令范氏心神交瘁、疲惫不堪,视山东为畏途,至望而却步。
  第二个原因,北方形势严峻。朝廷因战争需要,已开始从河南、山东和陕西一带强行招募士兵,并且为完成征兵任务已经到了强行刺配充军的地步。可见,在当时社会不安,强征壮丁令路途乏人。
  第三个原因,范直彤和范直贡于1114年回到苏州吴县后,要守孝三年。然第二年宋军便被西夏军打败,随后辽金亦展开了激战。1119年,北方宋江发动了农民起义,范围涉及山东大部。次年,南方方腊也发动了起义,占领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部分地区,致车旅不稳,道路不宁。后,仅十余年,宋金爆发战争,1127年3月金破宋都,掳徽钦二帝而去,史称“靖康之难”。不久,金人便于1128年占领了山东。从此,朱范两家南北相望,也进入了遥遥不能相见的日子。
  据长山范公祠内原《奉祀履历碑》记载:“管庄范朱二氏子孙、秘丞房正字号丽水府君六世孙、师道之长子居长山,公弟世京,字延祖,皇祐五年第三甲第五十,官至秘书秘丞,卒,葬天平山之侧。师道第四子世亮,字寅祖,秘丞之弟,从荫补太庙斋郎。熙宁二年第二甲,官至雄州推官。世亮无子,师道第三子世文,继字光世。嘉祐七年以父师道,任户部主事。政和四年二月二十九日,卒于长山县之东道义乡守节里豸冠坊。”
  康熙版《长山县志》亦记载了此事:范文正公祠在城南一里。宋治平二年邑人知县事韩泽建。宋有主祭博士官一名,太祝官二名,奉祀生四名,后历七世,范氏子孙归吴不返,文正公同母弟之子孙朱姓者缘以代补承祀。今现有奉祀生朱廷槐、朱廷栋、朱廷森、孔文、朱炘、朱复学等六名,共勷祀典。
  康熙二十五年八月,生员朱湘也在《冒袭范裔辩文》提到:“世文二子直彤、直贡,自彤、贡扶文柩归吴后,朱氏代奉祀长山文正公祠。朱有庆继代主祀太祝,朱有言太常寺太祝,朱锐代主祀,官至太常博士。元朝功德,代主奉朱守谦、朱守鑑、朱守政,明朝代主奉朱文用、朱文纲。”
  同时,朱湘在文中提到了另一件事,那就是明万历年间苏州范氏曾有人持公历履来到长山,欲寻地共居,后见地废遂回。因为留下履历一纸,朱氏立石为记。
  从宋治平二年(1065年)到政和四年(1114年),范氏在长山范公祠旁共计生活了近50年。范氏来到长山后,在长山朱氏的帮助下,于范公祠东北角依祠建房而居,随人口增长,规模逐渐扩大,当地人称“范公庄”。范世文去世后,范氏子弟扶柩归吴不还,庄内住宅复归朱氏负责打理。范氏人虽南去,但“范公庄”这个村名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划归于河南村。
  自20世纪80年代,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动弘扬范仲淹“先忧后乐”精神,大力发展当地文化旅游事业。2000年,在地方史专家朱洪林先生倡议下,经各级政协组织层层申报,并由上级有关部门批准,2003年,“河南村”正式更名为“范公村”。
  作者系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山东历史学会会员,滨州市作协会员,邹平市政协委员、文史馆馆员。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