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打造全国“家校社共育与家长教育”新高地
本报评论员
  家庭教育已经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尤为重要。5月18日-1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教师家长代表、社会各界嘉宾等相聚滨州,隆重举办第六届中国家长大会。大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贯彻实施,是一次增进家庭幸福、助力社会和谐、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教育盛会。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本届大会聚焦“十四五”规划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研究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落实“五育并举”培养目标、构建新型家校关系等热点难点问题,总结创新家长学校专业化建设及城乡全覆盖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的经验和模式,推动创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促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的新生态,继而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大会的成功举办,必将成为积极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生动实践。
  滨州一直在争做全国“家校社共育”实践的倡导者、探索者和先行者。早在2014年,滨州就开始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被评为全国首批“家校社共育示范区”。2016年、2017年,滨州连续举办“中国家长节”。2018年起,“中国家长节”更名为“中国家长大会”,并在北京海淀、湖北五峰、四川成都等地举办五届。如今,家校社共育的“滨州模式”正在全国125个县市区的15000所学校、幼儿园及社区复制推广。在新征程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我们必须把打造全国“家校社共育与家长教育”新高地作为重要使命,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打造新高地,要突出滨州地方特色。滨州是孙子文化、黄河文化、齐文化发祥地之一,涌现了兵圣孙武、北宋名相范仲淹、咸丰帝师杜受田、金石学家吴式芬等历史名人,家风家教文化在滨州生生不息,倡树了不同时代的最美家风。我们要积极弘扬注重家教的优良传统,开展好实践,继续争做全国“家校社共育”实践的倡导者、探索者和先行者;营造好氛围,继续鼓励晒出“最美家风”,传播“最美家训”,争做“最美家庭”;搭建好平台,继续擦亮“全国职教名城”名片,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接代传承的好家风,支撑全社会的好风气。
  打造新高地,要用好家长大会平台。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中国家长大会,就是集聚各方智慧,健全育人新机制、建设教育新生态的大平台、好平台。我们要紧跟时代大势,大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我们既要顺势而为,认真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办好中国家长大会,让天南地北的教育人,在滨州交流有平台、研讨有成果;更要乘势而上,乘着中国家长大会的东风,以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为抓手,做好新时代家庭教育工作,真正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打造新高地,要创造良好育人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让他们健康成长。我们要全力打造社会化、多样化、定制化的精品家庭教育课程,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推动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持续创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滨州模式”。我们还要打造全国第一个“心安”城市,在促进孩子身体健康基础上,提供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更好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建设家庭教育机器人产学研基地、当代中国家长大数据中心等,打造全国一流的家庭教育产业高地。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