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宣讲对象全覆盖 宣讲内容更精准
滨城区委党校“两化两全”宣讲模式确保党的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王敏通讯员陈丽红报道)近年来,滨城区委党校充分发挥党校讲师团职能优势,坚持“用学术讲政治”,采取“两化两全”宣讲模式,确保宣讲对象全面覆盖,确保宣讲内容更精准,助推党的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宣讲内容精品化
  滨城区委党校将每月第一周定为理论学习调研周,抽出专门时间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和调研,做到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并且根据理论学习需要,实时组织调研,做到理论与实践及时跟进。
  评课竞课,打造精品。强化精品意识,每一堂课都要经过全体教师点评,集思广益,同时校委会出具意见通过,方能进入课堂。从学术框架、讲授效果、语言表达等方面反复打磨,让课程在立意上站位更高、在内容上更有深度、在语言上更有温度、在教姿教态上更有亲和力,以此激发教师比学赶帮超的内在动力,在全校营造打造精品的浓厚氛围。
  据了解,2023年第一季度,滨城区委党校累计推出8堂优质课,既有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核心课”,又有突出农村发展需要和难点问题的“特色课”,更有突出用通俗易懂语言讲授的“大众课”,让理论教学更加贴合实际,增强宣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让基层党员能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宣讲形式多样化
  常态化宣讲与集中宣讲相结合。常态化宣讲主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集中宣讲主要围绕党的历次会议、区政府工作报告等内容开展集中宣讲。
  因材施教,分类宣讲。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讲课形式。对农村党员,偏重于短小精悍、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比如在大集上、在蔬菜大棚、在田间地头开展宣讲,采取短小精悍生动的小故事宣传党的理论政策;对城区党员干部,则偏重于理论素养的提升,在课程设置和授课形式上以课堂宣讲为主。2022年,滨城区委党校累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六进”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活动70余场次,培训党员10000多人。
  积极发挥数字媒体作用。利用滨城融媒、滨城先锋、滨城党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2022年发布由该校教师录制的微党课和“百年滨城”历史故事共计105篇,让群众随时随地接受党的理论教育。
  宣讲群体全覆盖
  围绕“六进”,深耕“送党课下基层”。滨城区委党校把党课与杨柳雪“不忘初心”红色党性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相结合,围绕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居、进学校,开展“送党课下基层”活动。将党校教师的授课专题以及联系方式在区政务网上公布,全区各部门各单位依据“课程菜单”直接联系教师本人进行“选课”。同时各单位可根据自己需求进行“点课”,党校老师“接单”,根据单位的不同需求,量身订制授课内容,实现党员教育宣讲的针对性。
  办好“素质能力提升”大讲堂。及时跟进社会热点,周五适时推出专题课堂,通过政务网推送,各部门各单位自愿报名到校听课。
  创新实施非公企业理论宣讲员派驻机制。从教师队伍中优选理论宣讲员,与滨城区非公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每月至少1次到所派驻非公企业,进行理论政策解读及宣讲指导,为企业解决思想、理论、党建等方面的难题和需求。
  宣讲机制全链条
  滨城区委党校通过阵地共用、开放运行的方式,现已形成了区委党校与街道办事处分校、社区教学点多阵地联动、覆盖广泛、资源共享、组织完备的宣讲培训新格局。滨城区13个乡镇(街道)都建立了自己的基层党校,同时各乡镇(街道)都在社区和50人以上的党总支设立基层党校教学点,并已全部挂牌。
  滨城区委党校强力推动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在《学习时报》等杂志刊发推广。目前,滨城区委党校已建立了一支由党校教师、党政领导干部、外聘专家、先模人物、乡土人才等组成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宣讲队伍,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常态化、规范化提供了师资保障,进一步建强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