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罗军通讯员周贝贝报道)为全面贯彻落实滨州市“大干2023”重点工作动员大会、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实施大会和“制造强市”大会精神,牢牢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目标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靠前保障高质量发展,秉承“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理念,护航成就企业家梦想,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近日,市公安局制定了《滨州市公安局护航成就企业家梦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
全力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建立涉企案件报案绿色通道。各办案单位及“110”报警服务平台要快速受理、转办涉企案件,公开报案接待地点、联系方式,制定报案指引,提供证据清单,主动上门提供法律咨询,指导收集固定证据,依法加快受案审查速度,不得随意延长受案审查期限。
建立健全涉企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针对企业和企业家的刑事案件,建立多警种同步上案研判、领导包案、专案专办、提级侦办、挂牌督办、进展告知、疑案会商等制度,快侦快破快处。定期开展积案清理,防止案件久拖不决。
涉企黑恶案件提级侦办。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侵害企业家人身及财产安全等违法犯罪,对涉企黑恶案件,一律由市级公安机关组织侦办。
规范涉企行政违法行为处理。针对企业行政违法行为,落实《行政处罚法》“轻微不罚”“首违不罚”规定,协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依法对企业以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
依法慎用涉企案件强制措施。对企业及相关人员适用人身及财产强制措施,要充分评估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社会稳定和企业职工生产生活的影响。对涉案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创新研发的资金设备等,原则上不予查封、扣押、冻结,不得超范围查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的财物。
常态化打击涉企经济犯罪。依法严厉打击金融领域犯罪,全力保障金融秩序安全稳定。严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加大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好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
全力创建企业安全健康发展环境
建立重点项目(企业)警务联络员。持续深化高级警长进企业帮包措施。在全市营收超10亿元企业、35个省重大项目设立警务联络员。属地公安机关主动与辖区重点项目(企业)对接,设立警务联络员,实行“一企一警”,靠前服务、主动问需,评估论证企业涉稳、安全风险,有针对性制订工作方案。搭建警企服务直通车。
加强重点项目(企业)周边治安管控。密切关注重点项目(企业)现场及周边社会治安动态,加强联动摸排、预警研判、分级处置,及时发现、积极化解、稳妥处置不安全、不稳定风险因素,深化“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企业)的巡防守护。
强化企业内部安全防范。指导企业完善安防设施,建立健全内部安全保卫制度,培训治安保卫人员,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强化对企业管理、财会等重点岗位人员的安全防范教育,加强安全防范预警,确保生产经营正常有序。
深化涉企交通安全服务。开展交通安全“送教上门”活动,定期组织安全宣讲团走进企业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筑牢企业安全防线。实施城区重点路口精细化提升改造,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规范道路交通违法处理,出台“两轻一免”措施,对轻微违法行为实行减轻、从轻处罚和“首违免罚”。
加强企业网络安全保护。严厉打击攻击破坏企业信息系统、窃取企业数据等违法犯罪活动。为企业提供网络安全威胁风险预警,指导帮助企业开展好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护工作。
持续精简特种行业审批流程。推行印章刻制企业管理审批、印章刻制备案服务等相关业务纸质与电子档案双备份。取消保安服务公司设立许可中的身份证明、工作经验证明、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实行保安培训事后备案。保安员证核发中的学历证明、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中的身份证明、娱乐场所备案中的身份证明实行告知承诺。提升市场主体办事便利度。
开展涉企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开展“反诈进企业进单位”活动,通过上门走访、信息点对点推送或联合有关行业协会发文等多种方式,强化对企业管理、财会等重点岗位人员的安全防范教育培训,有效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识骗防骗能力。推动企业主管部门、社区网格落实监管责任,构建警企反诈新格局,有效提升预防和应对涉企经济犯罪、网络诈骗犯罪等安全风险。持续推进“断卡”“断流”专项行动,梯次强化技术反制措施,建立健全身份核验、涉诈网址封堵、预警劝阻、止付冻结等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应对新型网络犯罪能力水平。
助力沿海企业安全生产。设立海防联勤工作站,联动海警、海关、边检和业务警种,精准打击走私、偷渡、非法捕捞和盗窃企业物资、破坏生产经营等涉海涉企违法犯罪。深化“智慧海岸”建设,将边境通行证办理和出海船舶信息报备等事项全部纳入“微警务”平台,为涉海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对沿海地区风险系数较高的易燃易爆、化学品危险企业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定期通报沿海治安形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助力辖区企业安全生产。
为企业和企业家提供贴心暖心服务
设立“助企户籍服务专员”。把户籍窗口“开”进企业,提供“您下单,我跑腿”服务。主动上门指导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办理居住登记,对人员集中、需求大的企业实行集中办证、上门送证。
提供涉外企业、外籍人才专项服务。为涉外企业提供24小时咨询、预约办证并安排专人、上门服务。对赴境外参加紧急商务活动的人员,提供快速办理服务。对高层次外籍人才申办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提供“点对点”“一对一”服务。
开放城市货车通行路权。实现货车进城通行证“网上办”“掌上办”,延长物流配送货车夜间进城免备案通行至8小时,取消冷藏厢式货车平峰时段通行限制,保障物流配送货车通行能力。
搭建滨州微警务“服务企业直通车”。在滨州“微警务”服务平台建设“服务企业直通车”板块,在现有办理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基础上,根据企业需求,充实办理事项,提供精准服务,提升网上服务企业水平。
创新监管方式。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进一步推进实施本部门联动监管、跨部门联合监管、非现场监管,最大限度减少检查频次,最大可能提升监管效能。
建立涉企投诉评价闭环机制。畅通涉企举报投诉渠道,依托“12345”等服务平台对企业服务事项开展全事项、全流程回访;每季度召开一次警企联席会议,听取企业意见建议;推进“好差评”和窗口单位评价系统建设,加强市场主体对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评议。对企业不满意事项,建立“受理—交办—承办—反馈—评价”闭环流程,及时整改、反馈,确保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