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沾化区富源街道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擦亮高质量发展“六张名片”,重点打造高效益产业融合圈、高品质城乡发展圈、高颜值生态提质圈,聚焦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民生福祉等重点任务,积极作为,担当实干,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擦亮“产业稳”名片,释放发展新动能。实施“头雁领航带群雁”工程,打造“3+5+10”乡村振兴新模式。做实做精冬枣产业,全力推广“枣富园”智能大棚新技术模式、罗家冬枣融合示范园新管理模式,横向调优结构,纵向调长链条,2022年冬枣年产量达2262万斤,年产值1.5亿元,相关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等国家级媒体推广。做大做强畜禽养殖龙头企业,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获评“山东省畜禽和枣制品加工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强镇”。做优苗木发展产业,鲁北苗木交易市场6000平方米联动大棚、3000平方米观赏大厅建成投产,充分发挥“物联网+”作用,拓展苗木产业发展新动能。
擦亮“项目强”名片,实现经济新突破。坚持“项目为王”,把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托佩克、鲲鹏、傲农3个区级重点项目到位资金2.5亿元;以绿渤食品等6家规上工业企业为重点,全力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规上工业项目完成工业产值2.46亿元。扎实做好北能新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等7个签约立项项目推进工作,推动项目早投产、早见效。立足绿色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开展特色招商工作,充分挖掘龙工场跨境电商和环宇纺织潜力,招商引资市外到位资金3.74亿元,外贸项目出口完成1.22亿美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行科级干部“驻企联村”制度,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为60余家重点企业配备专属“店小二”。
擦亮“城乡优”名片,展现城乡新面貌。坚持全域统筹,强化规划管控,实施生态提质、城乡更新、双城同创、乡村建设“四大工程”,开展全域环境提升行动“回头看”,对辖区内国省道、县乡路进行提档升级,着力提升绿化水平,补植树木38000余棵,沾利路、滨海大道、老滨孤路等新安装路灯400余盏、加装LED灯箱120个,路域治理34.7公里,辖区实现“五化”全覆盖,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创新“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治理模式,将基层治理责任横向压实到边、纵向贯通到底,结合“百姓夜话”活动和“百姓管家”平安码推广,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00余项,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2个,解决群众质询问题165条,逐步建立起党政群共商共治乡村治理新格局。
擦亮“民生好”名片,增进群众新福祉。厚植“为民情怀”,深入开展“党建赋能·争做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致力于打造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辖区中小学全部配备高标准体育场,城北幼儿园启用准备工作现已基本完成。优化就业服务,创新零工市场,打造运营新模式,现已入驻用工单位236家,帮助187名求职人员成功就业。深入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创新中医理疗等特色工作,打通服务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扎实推动医保基层网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建设,关注“一老一小”群体,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导办代办制工作要求,实行服务到人制度,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擦亮“创新先”名片,打造振兴新样板。聚焦“3+5+10”乡村振兴新模式,围绕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零工市场、城乡公益岗、乡村振兴、品牌调解室等特色亮点工作,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优选一批试点、打造一批典型、推树一批经验,倾力建设“三大乡村振兴示范区、五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十大乡村振兴示范点”,以点带面、以面带全,辐射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创新园地共建,坚持协同发展“一盘棋”,探索园地“结对发展”新模式,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在项目迁占、要素保障、窗口服务、人才支撑等方面共建共享。鼓励软件、信息等创新领域企业入驻,积极推动多元化业态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现有工信部平台企业5个,软件营业收入3.1亿元。
擦亮“党建实”名片,提升组织新实力。实施“高质量全过程融入式”党建工程,推进城区、园区、社区“三区红色互动”。分级分类分层探索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在全区率先开展“三务三资”积分制管理阳光报告会,先后举办4次“头雁领航·打擂比武”现场观摩。深入推进政企、银企、校企、社企深度融合,全方位释放“红色生产力”。抓实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实施“一事e考”平时考核,倒逼139名机关干部、41名村党支部书记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探索开展农村监督对象积分制管理,加快构建“一村一码·一季一晒·一事一议”“全景式”监督体系,与村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谈话34人次,“清廉村居•码上监督”使用人数达5500余人。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倾力打造宜业新高地、宜居新空间,跑出富源发展‘加速度’,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加快建设‘更好的富源’”。富源街道党工委书记郭良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