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诗意冬至
□张海鹰
  2022年12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至。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冬至不仅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亚岁”等。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所谓“冬至大如年”。在古代,冬至这天,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会穿上新衣服,互致祝贺,像过年一样,很是热闹。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身在异地他乡的游子,都不免勾起缕缕乡愁。杜甫的《小至》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诗人紧紧围绕冬至时令,通过绣女添线增昼、河柳即将泛绿、山梅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这首诗是杜甫于公元766年到重庆奉节不久时写的,当时杜甫生活比较安定,心情也比较舒畅。他说,虽然身处异乡,但是这里的景物与故乡没有什么不同之处,所以令儿斟酒,举杯畅饮。
  早在两年前的公元764年冬至佳节,本想着“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杜甫却远羁今四川成都。于是,诗人触景伤情,赋诗《至后》咏怀:“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诗人说,冬至之后,白天渐长而黑夜渐短,我在成都思念洛阳,本想写诗排遣愁闷,没想到越写越凄凉寂寞,抒发了诗人在朋友严武那里做幕僚有志不得伸、有乡不得归及对故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到了公元767年的冬至,杜甫的生活更加潦倒,甚至以船为家,“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冬节”的到来,引起了诗人对故都长安的怀念,饱蘸心血写下了这首《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心系苍生、胸怀国家的诗人说,这些年来一直漂泊在外,每一个冬至日都是客居他乡中度过。最后感叹道,忆起这伤心的往事真使人心碎,放眼雪野烟树,山重水复,回到长安的道路哪里还能寻得到啊?三年后,杜甫客死湘楚舟中,终究未能返回他魂牵梦绕的长安。
  三百多年后,宋代诗人黄公度在《至日戏题天福寺》中引用了杜甫的诗句:“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儿具酒对梅花。今年至日空奔走,岂止无花亦无酒。薄宦驱人无已时,客怀牢落强裁诗。君不见杜陵老诗伯,年年至日长为客。”他自叹道,有什么可以难过的呢?难道没听说过杜甫老人家年年冬至都“独在异乡为异客”吗?
  年龄较杜甫小了整整一个“甲子”的诗人白居易也有三首冬至思人思乡诗,其中《邯郸冬至夜思家》尤为感人,耐人寻味:“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冬至贺节,驿馆孤静,清灯只影,夜不能寐。诗人自言自语,在故乡,家人们可能和我一样无法入睡,他们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吧!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乡愁。
  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冬至日这一天,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传统习俗。
  冬至一到,“数九寒天”就开始了。在鲁北无棣,饲养牲畜者开始忙着铡草,备饲料;枣农们则为枣树整枝修剪,为枣园施肥清园,盼着来年“四野清香飘天外,万顷小枣射云红”的丰收年景。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