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决堤水淹古城
至1976年汛期,正值河口初改清水沟,新河道泄洪不畅。1976年8月29日,黄河水位全面上涨,超过警戒水位,大堤偎水,生产堤全部冲垮,全面漫滩。9月1日,赵四勿护滩一号坝出险,为使洪水不在此处夺溜重归北镇前大清河故道,滨县防汛指挥部根据省、地防汛指挥部指示,成立临时抢险指挥部,组织滩内外民工300余人、北镇驻军一个连、油田工人100余人以及机驳船六套抢险,并让前来参战的地区京剧团、吕剧团的200余人在张肖堂卸车装船,支援工地料物。经过四个昼夜的奋勇抢护,避免了一场夺溜改道的新险发生。
1976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花园口先后出现两次洪峰,流量均超过9000立方米/秒。两个洪峰进入山东后合二为一,9月5日到洛口时,洪峰流量达8000立方米/秒。9月6日夜,洪峰进入滨州黄河段,水量大、水位高、来势猛。
由于蒲城县城自清咸丰五年黄河夺大清河河道以来从未进过水,城内群众因有依赖原护城堤的麻痹思想,导致不愿迁出。滨县指挥部根据洪峰预报推算,原护城堤不能防御这次洪水,于是下达了“限二小时全部撤出”的严令,同时组织大批干部挨家挨户动员,急令当时还住在城里的居民以及已经迁到护城堤外的老蒲城、北关等村庄居民搬出城外,1000余人于9月6日22时全部强制运出。9月7日2时30分,当有些城内居民还在为有些东西尚未来得及搬出而遗憾时,护城堤溢决,瞬时黄水灌满全城,水深6米以上。
果断的指挥、坚决的行动,使得这里避免了一场人死村亡的大灾难。有当年参加此次防汛的亲历者口述:9月7日晚,黄河水位猛涨,高杜防汛队负责高杜至六街共500米的大堤巡逻,往南约500米就是老蒲城。远远望去,一片漆黑,除轻微的浪花声外,一点声音也没有,似乎一切都在浪花声中凝固。突然,洪水沉雷般的咆哮声、房倒屋塌声、鸡的悲鸣声、猪的哀号声、狗的惊叫声远远传来,不绝于耳,远远地就听到有人在喊“蒲城的护城堤决口了”。天亮后往河里一看,到处漂浮着门板、屋梁檩条、猪羊,这都是老蒲城被水淹后漂出来的。所幸城中居民早已在政府领导下安全转移,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但这座存在了784年的古城从此消失于历史长河。直到20世纪80年代,蒲城的轮廓和城墙的残垣断壁依旧能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