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中国农科院专家团队依据科学技术标准建设葡萄园,科研人员亲自操刀精细化管理
按农业专家设想种出来的葡萄有多好吃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董锋磊通讯员王冰

  
  “一亩地产葡萄1500公斤,55粒一穗,12-15克一粒;一支葡萄枝儿长125厘米,30片叶子左右(25-35片);葡萄园里按照羊的营养需求混合种植牧草种类,一亩地养3到4只羊……”在王忠跃管理的葡萄园里,精准的数字,精密的计算,无处不在。
  王忠跃,今年59岁,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民盟中国农科院委员会二支部原主委,是一位有着20余年葡萄种植与病虫害研究的专家。2019年,他来到博兴县曹王镇种植葡萄。今年9月1日,以王忠跃命名的山东省首个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室——“王忠跃工作室”落户博兴县。
  结缘小镇种葡萄
  2019年,一次偶然的见面,让王忠跃与博兴县曹王镇结缘。时任博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的王普(现任博兴县委副书记)等人到北京招引人才,两人谈起种植葡萄的事情。王忠跃说,他有一个理想,想找一个地方建一个葡萄园,要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最新研发的技术,最能体现生态原理的技术,种出中国最好吃的葡萄。最后,探索一套葡萄种植增收模式,让老百姓受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在王忠跃阐述其葡萄种植理念时,王普等人已经悄悄在心里盘算,如何让这样一个具有示范引导意义的葡萄园项目落地博兴。
  令王忠跃没有想到的是,之后一个月内,博兴县就安排专人与王忠跃团队对接,敲定选址、投资、建设等各种事项。王忠跃的同事和团队成员,博兴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永强,挂职曹王镇科技副镇长,具体对接项目落地。
  从此之后,作为国家葡萄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站,王忠跃脑海里的“葡萄地图”有了博兴曹王这一站,而且在这一站停得比其他地方时间长。
  “我们在全国各地都有供科研的葡萄种植园,曹王镇的葡萄种植园是我们最为看重的。”王忠跃说。每年王忠跃和团队成员都会来到曹王镇,少则几天,多则数十天。王忠跃团队在曹王镇建设的葡萄园是一个完全按照科研人员要求,依据科学技术标准建设,科研人员亲自“操刀”管理的葡萄园。
  “这里同时是我们的一块试验田,我们很多的想法和思路、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最新品种的试种,都在这里探索和经受实践的检验。”王忠跃说。
  打造生态试验田
  这处葡萄种植园种植过60多个品种,现有30多个品种在田,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叫“阳光玫瑰”。在王忠跃看来,农业最终是要赋能农民增收。由于市场认可度高、价格高,再加上曹王镇优越的水质条件、适宜的气候条件,“阳光玫瑰”就成了大面积种植的最优选择。
  为了保证葡萄品质,种植园建设伊始,王忠跃团队就做了精心设计。棚高、棚间距,每株葡萄的种植间距、占地面积、枝梢数量,甚至一株葡萄的结果数量、质量都做到精准控制。
  “建设标准化的实验田,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还在不断地调整,以达到完美状态。”王忠跃说,他们计划近期调整棚顶雨水灌溉系统,让种植园更加节水。
  “无生态,不产业。”这也是这处葡萄园核心建设理念之一。王忠跃团队在葡萄园里尝试种植牧草,形成“一亩园,八分牧场”的效果。牧草有了,绵羊也进了葡萄园。有果、有草、有羊,一幅立体的生态种植园图景展现在大家面前。下一步,葡萄园还要探索鸡羊鹅混养模式、“葡萄+中草药”生产模式、“葡萄+食用菌”生产模式、“葡萄+蔬菜”生产模式等技术模式,在生态优化、土壤优化基础上充分挖掘每一寸土地的潜能。
  “葡萄种植归根到底还是农业生产,做农业就是要扎实、要接地气,可复制,还要最终落实到让老百姓有收益。”王忠跃有着自己的体会。目前,葡萄园面积达70亩,按照一个人管理10亩地的设计,平时只需7人打理即可,忙时还可以雇临时工。
  王忠跃算了一笔账,葡萄园亩产葡萄1500公斤,按照1公斤最低收入20元计算,一亩地就能带来3万元收入,再加上复合种养每亩3000-5000元的收入,全园每年可以创收240万元。2021年的实践,证明了这种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我们团队还将完善葡萄种植模式,争取在全国更多地方落地,为农民增加就业,为国家创造财富,发挥农业科学家应有的价值。”王忠跃说道。
  王忠跃在曹王镇进行的葡萄园种植试点,为博兴推进乡村振兴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目前,一座占地240亩的优质葡萄智慧循环农业产业园已落户庞家镇,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博兴县葡萄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月底将在曹王镇挂牌成立。作为一名拥有专业知识的党外代表人士,王忠跃积极建言献策,他提出的关于建立全国葡萄特色产区的建议,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期待王忠跃团队一直遵循和探索的生态化葡萄种植模式尽快实现落地转化和推广复制,造福更多滨州百姓。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