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淄角镇党员“保姆式”服务赋能蔬菜产业振兴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任宵通讯员王晓燕卢树斌
  近日,在惠民县淄角镇郑家蔬菜批发市场,两旁停靠着十几辆大箱货车,货舱门敞开着,等待前来送货的菜农。这些大车中,大多是外地牌照,但老党员郑修宝几乎能和每一个司机寒暄,显然早已相熟。旁边的市场管理处,是郑修宝和同事们的办公室,也是村党支部设在市场上的菜农和客商服务点。
  党员“红色堡垒”建在蔬菜批发市场,精心服务客商为淄角品牌“加分”
  外地大车司机以济南的居多,司机老王就是其中一个。他来自淄角镇紧挨着的济南商河,长年以从郑家收菜为生,每天一车,每车一万多斤,目的地是河北沧州、天津和北京。老王坦言,在北京天津蔬菜批发市场,不用说滨州,不用说惠民,一说“郑家”来的菜,由于货量大品质佳,几乎人尽皆知,全程免检。
  淄角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王健告诉记者,目前全镇共有蔬菜大棚近2000个,品类以黄瓜为主,三李村黄瓜种植面积约占全镇的75%;其中三李村的靠河郑、靠河桑、三李周3个自然村棚区面积约占全镇蔬菜大棚面积的67%,是全镇黄瓜产业的核心生产区。
  郑修宝是郑家蔬菜批发市场的管理员,也是靠河郑村的党支部委员,市场管理处的十几个服务人员大多都是党员。他们充分发挥党组织“红色堡垒”作用,从疫情防控到后勤保障,为南来北往的货车司机们提供“保姆式”服务,这也成了郑家蔬菜批发市场吸引更多外来客商的“加分项”。
  淄角镇的黄瓜种植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早年间这里的黄瓜、芹菜、芸豆长年就是十里八乡集市上的热销品。逐渐声名远播的淄角蔬菜开始有了自己的集散地,蔬菜批发市场在靠河郑村慢慢形成,有省内外的蔬菜批发商开始到这里收菜销往外地,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郑家蔬菜批发市场。“旺季的时候一天一户一万斤菜,只要拉到市场上,没有卖不了的。”郑修宝说。正是由于蔬菜的热销,靠河郑村260多户1000多口人,年轻人也几乎没有外出务工的,都在家种菜卖菜,即使有出门的这几年也开始慢慢回乡了。1990年出生的郑风进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在大棚里,郑风进正和母亲忙着摘黄瓜,他从藤上揪下一根递给记者,笑着说:“放心吃吧,一点农药没有。”这里的黄瓜不仅不打农药,就连肥料也是用的煮熟的黄豆。郑风进之前在济南一家金融公司工作,近年来公司业绩不好,收入也大不如前,2011年他毅然辞掉工作回到家里接过父母的接力棒,成了职业菜农,目前他种了4个大棚,一年收入20多万元,比在城里打工挣得多不少,一家人很满意。
  “第一书记”牵头引水疏浚,解决核心产区水源问题;党委整合资源修路,让蔬菜快速出货变现
  靠河郑靠着的是徒骇河,这是村名的由来,也是蔬菜种植的天然优势。靠河郑村有条郑家沟,沟里的水就是取自徒骇河,这是靠河郑以及附近的杨家、马店种植蔬菜的重要水源。打破季节的限制,一年四季灌溉用上徒骇河水,是菜农们多年的心愿,淄角镇党委政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盼,投资1000余万元在郑家沟与徒骇河之间建起扬水站。淄角镇党委副书记刘静介绍,靠河郑扬水站今年6月刚刚竣工,设计灌溉面积3万余亩。(下转第二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