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滨城区委办公室: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滨城实践
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滨州网通讯员杨倩刘新芳
   滨城区地处黄河下游,聚力新生态、建设新村居、发展新产业、挖掘新品牌,以改革思维做活“母亲河”文章,打造集生产生活、旅游、休闲、健身、观光、乡村振兴为一体的黄河风情带,全力建设中央生态公园,构建滨州拥河发展的空间意向,叫响“一条河、一座城、一处园”品牌,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全区人民的幸福河,初步探索出一条在生态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之路。
  聚力“新生态”,“一转两化”铁腕治理
  滨城区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中,改变过去那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发展思维,坚决用“两山”思想解决“大河”问题,坚持规划先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为主,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将产业发展与黄河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努力写好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大文章。
  探索以项目化建设推进黄河生态治理保护,滨城区确定了总投资20余亿元的黄河滩区迁建、粮林果蔬基地、十里荷塘景区等11项重点项目。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滨城区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挂帅、4名区级领导任副指挥的工作专班,顶格配备力量,层层压实责任。
  滨城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全力推进“清河行动”,去年处理涉黄河违法事项27处,拆除面积达33754万平方米,有效净化了沿黄片区环境。同时,对部分拆违区域进行保护性修复,利用原有的地形和植被,进一步美化黄河沿岸环境,建设了黄河之星生态园。同时,对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的南海湿地段区域进行重点设计和保护,浓缩黄河要素,着力打造展示黄河生态景观的集中体验区。
  建设“新村居”,“两合一路”安居乐业
  滨城区对靠近主城区的滩区7个村居,集中安置于滨州城区南部的黄河馨苑安置区,该安置区为全省唯一一个黄河滩区居民外迁至主城区的安置项目。
  始终坚持“民意至上”,滨城区广泛征集群众意见,成立滩区迁建指挥部,聘请第三方参与迁建,项目投资主要由财政配套解决,不增加群众经济负担。搬迁入住后,将享受与城市一样的取暖、出行、就医、就学等待遇,实现了农民“集中城市化”。结合乡村振兴,建设美丽新村居,滨城区坚持防洪安全、基础设施和美化靓化同步提升,投资2.1亿元,对涉及3478户、9948人的21个村居的旧村台进行了改造提升,努力将滩区村台打造成沿黄明珠、城市后花园。
  建设幸福路,打造沿黄金腰带。滨城区投资1.1亿元,高标准建设滩区路网,累计完成临时撤离道路40余公里,其中20.4公里的骑行绿道和20余公里的车行道形成沿黄道路闭环,恰似横亘在主城区南部、黄河北岸的金腰带,成为沿线景观和美丽乡村串点连线的主线和支撑。
  发展“新产业”,致富脱贫统筹推进
  滨城区制定产业培育规划,聚焦精准脱贫、产业培育、整体增收打出了系列“组合拳”。
  一手抓科学规划,培育“四个万亩”片区。滨城区辖区黄河滩区耕地共4.5万亩,广泛分布于滩区内外的7个街道39个村居,在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碎片化现象。滨城区立足沿黄土地布局和产业现状,将沿黄土地科学划分为数个特色区域,以“粮、林、果、蔬”为基准,发展“四个万亩”生态农业示范片区,种植粮食、林木、水果、蔬菜各1万亩。同时,采用企业化模式运作,科学推进沿黄片区10个村居共计5000余亩土地整体流转,在黄河岸边错位打造高科技农业产业园和高质量果蔬采摘园。目前,培育农业龙头企业8家,农业园区28家,流转土地1.1万多亩,涌现出了中裕、国昌等一大批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农业生态园,叫响了“滨城黄河岸,绿色农产品”品牌,被省科技厅命名为滨城(黄河滩区)省级农业科技园。目前,滨城区正在加快农事园、运动园规划建设,并系统规划中裕小麦产业集群融入沿黄高质量发展。
  一手抓精准脱贫,搭建“现代农业+旅游+扶贫”模式。有序推进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在改善硬件设施环境的同时,积极开展“造血”行动,搭建“现代农业+旅游+扶贫”模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特色鲜明的产业扶贫产业园工作模式,突出项目带动作用奠定基础,致力打造沿黄特色扶贫产业带。对沿黄扶贫产业带投入专项扶贫资金近2000万元,重点打造中裕黄河岸绿色生态农业扶贫项目和国昌黄河生态园有限公司优质蔬菜生产基地扶贫项目。沿黄扶贫产业带关联带动了全区5个重点乡镇1085户2100名贫困群众,每人每年获得项目收益500余元。
  铸造“新品牌”,多彩黄河风情怡人
  立足“以文为魂”的发展思路,滨城区积极挖掘宣传“黄河文化”集合体,打造黄河文化旅游新标杆。深挖沿黄传统的“乡土文化”,建设了西纸坊、狮子刘古村落等鲁北传统文化展示基地,打造了龙王崖农事体验、休闲采摘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开展以黄河为主题的文体活动,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乡村振兴“沿黄样板”。打造渤海革命烈士陵园、周总理骨灰撒放地和纪念碑等红色文化景区,集中体现“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老渤海精神。借助原有零散的荷塘,因势造形,打造十里荷塘景区,发掘莲(廉)文化,培育荷(和)品牌,周边打造千亩景观花海,形成了寓廉于景的“黄河廉文化”。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