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滨州是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滨州市博物馆张卡




  目前滨州境内发现的宋元时期遗址数量不多,只有20多处,其中一些遗址很有特色,如无影山遗址、帝赐街遗址、车辋城遗址、城坨台遗址、烽火台遗址、酒店台遗址、敖山遗址等。这些遗址在当时可能是负责渔盐、瓷器、丝织品业务的重要港口或管理机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当地生产的海盐可以通过河流往南往西运往中原和江南,海盐及全国各地包括山东生产的精美瓷器、丝织品可通过这些遗址销往辽东、胶东、朝鲜,甚至日本一带,由此当地出现了城镇与集市繁荣发展、商贸云集的景象。
  数量众多的宋金元商贸遗址
  无影山遗址,位于无棣县埕口镇邢山子村东南2公里处,大济路东,鲁北化工厂区北。整个遗址较为平坦,长方形,呈北高南低趋势,东西长1350米,南北宽1500米。据民国版《无棣县志》记载:无影山在县城北100里,高阜叠起,俗称乱山子,产金顶艾,治病甚验。土中有折戟古剑人当掘得之。有铁钱模,垒垒在地。悉破碎,详其文为“大定”字样。其地泉洌而甘,挹之不竭。2005年10月和2006年4月,滨州市文物管理处与无棣县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次调查勘探,探明其文化堆积厚约2米,堆积遗物十分丰富,曾出土东周的瓮、罐、盂、豆、盘,汉代铜剑、古币,隋唐时期青瓷碗,宋元时期碗、盘、钱模等,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2009年1月,无影山遗址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酒店台遗址,位于沾化区冯家镇久山村西南约3公里处,紧邻徒骇河。遗址为不规则形台地,高出四周平地1米~2米,分南北两段,南段东西约80米、南北约60米,北段东西约30米、南北约30米,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遗址内布满了大量瓷器残片。采集标本有白瓷器残片、龙泉瓷片、钧窑瓷片和宋代“崇宁重宝”铜币。该遗址保护情况良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2004年6月,酒店台遗址被沾化县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敖山遗址,敖山俗称老山,位于沾化区冯家镇西山后村西北约2公里处,为一台形开阔地中突出一土丘,高约4米,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20米,面积约2.4万平方米。台下文化堆积暴露约2米厚,采集标本有双耳黄釉罐、灰陶盆、板瓦、白釉碗残片等,为一宋元时期遗址。2008年9月,敖山遗址被沾化县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角遗址,位于无棣县信阳镇城角村西南200米处,呈长方形,南北宽约500米,东西长约1000米。现遗址文化堆积厚约2米,曾出土过汉代陶豆、鼎,宋代石棺、钱币、陶球等物,遗址遍布宋元时期的陶瓷残片。根据田野调查和出土文物推测,它是集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于一体的重要遗址。2011年7月,城角遗址被无棣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7月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武城(车辋城)遗址,位于无棣县埕口镇埕口村北偏东25公里,高坨子河东岸。据《海丰县志》载,该城相传为西汉初广武君李佐车所筑,故又名车辋城,后周及唐曾驻兵于此,当时是海关要塞,水路交通要道。因受海潮冲刷,现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最高处高出地面约2米。出土的文物有汉代的青铜剑、簇、秦汉陶残片和冶铁残渣、铁石等。1992年9月,广武城遗址被无棣县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砣台遗址,位于无棣县埕口镇埕口盐场四道北30公里处。该遗址形状不规则,南北长约55米,东西宽约80米,台基高于地面约2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1990年,惠民地区文物考察组实地勘查,发现汉代铜箭头3支、残陶豆把1个,汉陶片若干及许多冶炼过的铁块,台北侧还有一车道,地下1米处有古灶膛遗址,每排20个,并有木灰状遗物,考证为汉代遗址。1992年9月,城砣台遗址被无棣县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烽火台遗址,位于无棣县埕口镇北25公里处。现遗址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约70米,面积约4900平方米,最高处高出地表约0.8米。1992年9月,烽火台遗址被无棣县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帝赐街遗址,位于马山子镇帝赐街村北100米处,遗址呈方形,东西长600米,南北宽350米,文化堆积厚3米左右,遗址高出周围平地1米。该遗址曾出土过宋代铜钱,在遗址周围有东西向的四个古井,遗址上有大殿。2012年7月,帝赐街遗址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丝绸之路的海陆交通要冲
  这些遗址都距海岸线很近,且分布在河流两岸地势较高的地方,遗址内遍布宋金元时期的各种陶瓷残片,有淄博窑、磁州窑、定窑、钧窑、临汝窑、景德镇窑等各地窑口的瓷片,大多没有使用痕迹,应是作为商品进行流通的。
  该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频繁交流,经济活动活跃,特别是当地依据海盐之利、河运之便,呈现出经济繁荣景象。特别是南宋建炎二年(1128)以来,黄河夺淮入海,开始了长达700余年的南流期,滨州沿海一带水患大减且河道纵横,交通发达,港口城镇迅速发展。河道与沿海码头,成为四方货物集散地。其商品以食盐、丝织品、地方农产品为大宗。同时,集市自发演变为城镇,内地农副产品交易也异常活跃。无棣便是当时重要的纺织业中心之一,其棣绫、信绸享誉全国,贡品中丝织品占很大比例。此时还出现了专门从事纺织生产的机户,标志着丝织业商品化已经产生。城角遗址、帝赐街遗址、无影山遗址、城坨台遗址、车辋城遗址也都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起来。遗址存在时间长,且遍布遗址的瓷器残片数量巨大,与当地盐碱严重、不宜农耕久居的现实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通过近几年对垦利海北遗址的发掘,初步可确定这些遗址在当时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点,当地也因渔盐商贸而获得充足发展。当地生产的海盐可以通过河流往西往南运往中原和江南,海盐及全国各地包括山东生产的精美瓷器又可通过这些遗址销往辽东、胶东、朝鲜,甚至日本一带,由此当地出现了城镇与集市繁荣发展、商贸云集的景象。
  宋金元时经济发达,商贸繁盛
  滨州沿海一带渔盐之利,自古已然。近年发现的杨家盐业遗址群、陈家遗址、郑家遗址、郑王遗址等,都是商周时期重要盐业生产基地。姜尚封齐之时,亦“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渔盐之业,传其子孙,其后管仲相齐,亦使渔盐之利致其富强”。“齐国的产盐区即位于黄河三角洲的渤海沿岸”。隋唐宋元时期,今滨州,包括黄河三角洲一带,以渔盐为主要产品的商业经济又得到了更进一步发展。《太平寰宇记》记载,“无棣沟……唐永徽元年薛大鼎为刺史,奏开之。引渔盐之利于海。”康熙《海丰县志》亦载:“唐高宗因无棣渠隋末填废,命薛大鼎开浚鬲津,河流通海,以通渔盐之利,商贾流行,民赖以富,民作歌颂之。”民谣为:“新河得通舟楫利,直达沧海渔盐至。昔日徒行今聘驷,美哉薛公得滂被。”这一时期,滨州比较大的盐场至少有渤海县、蒲台县、无棣县3处。而无棣的产盐量最高,年产达数十万斛。
  宋元时,该区的主要贸易仍集中在盐业,当时沧州司设盐场9处。据《太平寰宇记》载:“月明沽,在县(无棣县)东界,西连马谷山,东滨海,煮盐之所。”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判大名府贾昌朝称:“朝廷以朔方为根本之地,御备戎虏,取材用于馈军师者,惟沧、棣、滨、齐最厚。”据统计,“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山东商税年收入额超过5万贯的4个州中有棣州;年收入额超过2万贯的3个州县城中亦有棣州;年收入额超过1万贯的6个州、县城中还有无棣城。”此时棣州地区应是河北道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至金代,该区的盐业依旧繁盛。《金史·食货志》载:“益都,滨州旧置两盐司,大定十三年(1173年)四月,并为山东盐司。二十一年,沧州及山东各务增羡,冒禁鬻盐,朝论虑其久或隳法,遂并为海丰盐使司……是后惟置山东、沧、宝坻、莒、解、北京、西京七盐司。”金大定二十二年,沧州、山东两盐使司合并为海丰盐使司。由于食盐生产和贸易发达,大批河北、山东的食盐商贩聚集于此。他们用海船贩卖私盐,“每船少者买贩数百引,多着千余引”。虽然记载的是偷运私盐的行为,但也可见当时盐业的海上运输是十分兴盛的。
  明清以来,因政府一度施行海禁,滨海贸易锐减,又地多碱卤,不宜耕种,百姓贫困逾甚,所以便有官员主张开海通商。“隆庆壬申议行海运,胶之民因而造舟达淮安,淮商之舟亦因而入胶……今虽有防海之紧,而船之往来自若固也”;“如邑产渔盐而他邑列肆,邑出薪木而他邑立厂……欲使邑富,先抚贫民,欲抚贫民,先通贸易,贸易通则人有生气,一切利弊可徐议与革矣”。正因如此,“成弘间……数商贾各安其业,异物不迁,而国用以克,有种盐海北者,有市贸辽阳,贸易苏杭者,其诸开张市肆,及百工技巧皆极盛一时”。
  北通辽阳,南贸苏杭,可见当时贸易之盛。《海丰县志》载:“(海)在县东北一百五十里,为大沽河海口,东至登莱,西连天津,横渡山海关等处,可一帆而至,旧为运粮经商之道。”而《无棣县志》记载更为详细:“海,县东北一百五十里,古云东海之别,有渤澥大海之支也,为鬲津、马颊、钩盘、大沙诸河海口,东南至登莱,北抵天津,横渡山海关等处,可一帆而至,旧为运粮经商道,商舶辐辏,输船往来,沿海渔铺、舟以千百计,渔盐之利汎衍,饶溢民以滋殖焉。”由此可见当地当时经贸繁荣之情景。
地势较高的酒店台遗址。
酒店台遗址宋瓷残片。
帝赐街遗址断崖处密布陶瓷碎片。
帝赐街遗址发现的部分瓷片。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